1.关于兰溪和金华的诗歌兰溪、金华县域广阔,诗歌种类繁多,其形式不一,有长达数百行之长歌,也有三四句之短歌。内容上则大致可分为劳动、时政、仪式、爱情、生活、历史传说、儿歌及其他等八个方面。流传区域甚广,两地诗歌均有其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兰溪市水亭乡的畲族山歌,成了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金华和兰溪诗歌地缘相近,皆以抒情兼叙事为主,大都生动、形象,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爱,因而经久传而不衰。据统计,上个世纪末金华市文化部门搜集整理出民间诗歌8428首,其中兰溪市990首。有代表性的诗歌有《青丝鸟》(兰溪市)、《长年歌》(金华)、《猜谜歌》(畲族)、《童养媳》(金华)。 2.谁会写赞美兰溪家乡特色的诗歌小时候,总是怀疑, 这曲折蜿蜒的道路啊, 怎么会如此的漫长, 让小小的我,永远也走不到路的尽头。 小时候,总是埋怨, 这封闭拥挤的城镇啊, 怎么会如此的狭小, 让小小的我,永远也看不到天的尽头。 小时候的我,很想飞, 总是觉得亲情束缚住自己的翅膀, 总是觉得梦想在关爱中封存, 总是很不耐烦。 长大后,家乡的路,家乡的水 只能在梦中仔细回味。 城市的灯光很明亮, 却独缺了属于我的那一盏。 城市的天空很广阔, 却独缺了替我遮蔽风雨的那一双翅膀。 家乡漫长的路,现在想来, 如丝如线, 系住游子在外飘泊的心。 家乡的城, 若盖若棚, 是游子永远的心灵避难所 岁月已寒, 故乡正农闲。 寒夜中, 这思念, 到林间, 到农田。 手持玉米秸, 捉迷藏, 戏童顽。 北风吹, 雪花飘, 乐悠然。 琅琊山下, 是我的故乡, 我的摇篮。 十里金沙滩, 十里桃花园。 风雨相伴, 多少年? 最难忘记, 暑假里: 树荫下, 捕鸣蝉。 池塘内: 互戏水, 摘蓬莲。 大海边: 迎惊涛骇浪, 扬风帆, 荡渔船。 渔歌中: 到夜晚, 不思还。 梦中多少企盼? 望故乡, 情意绵绵。 故乡风光好, 故乡水亦甜。 何日凯旋? 家乡美 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水 清晨太阳照莲花水中睡 金珠银珠一串串哎 月儿向湖坠 家乡美,最爱是那家乡的水 阿哥水边坐琴声柳树醉 阿姐阿妹洗衣忙哎 笑声多清脆 家乡美,家乡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 水边的风儿轻轻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 远方的游子请你快快回 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人 天天都唱歌年年都欣慰 一方水土一方情哎 生在心里的根 家乡美,家乡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 水边的风儿轻轻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 远方的游子请你快快回 家乡美,家乡美 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 水边的风儿轻轻吹 天空的燕子悠悠的飞。 3.古诗中的兰溪太美了鸟石耕耘 唐·舒元舆 (一) 万事无心雪漫头,一蓑一笠向东流。 荷锄书图烟中雨,秉耒时耕陇上秋。 (二) 老妇蒸梨朝出盂,小童吹笛倒骑牛。 自来事业传千古,早晚征书出帝州。 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 唐·滕珦 太学时观礼,东方晓色分。 威仪何棣棣,环佩又纷纷。 古乐从空尽,清歌几处闻。 六和成远吹,九奏动行云。 圣德尊儒学,春秋奠茂熏。 幸因陪齿列,聊以颂斯文。 自桐庐如兰溪 唐·权德舆 东南江路旧知名,惆怅春深又独行。 新妇山头云半敛,女儿滩上月初明。 风前荡飏双飞蝶,花里间关百转莺。 极目归心何处说,欹眠搔首不胜情。 兰溪棹歌 唐·戴淑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书殿侍宴应制 唐·徐安贞 校文常近日,侍宴忽升天。 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 玉偕鸣溜水,清阁引归烟。 共昔云香暮,春风度几年。 兰溪灵瑞观 唐·舒道纪 澄心坐清境,虚白生林端。 夜静笑声出,月明松影寒。 绛霞封药灶,碧窦溅斋坛。 海树几回老,先生棋未残。 题赤松宫 唐·舒道纪 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 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 双鹤冲天去,群羊化石眠; 至今丹井水,香满北山田。 送客归兰溪 唐·许浑 花下送归客,路长应过秋。 暮随江鸟宿,寒共岭云愁。 众水喧严濑,群山抱沈楼。 因君凭南望,曾向此中游。 送严绅游兰溪 唐·武元衡 剡岭穷边海,君游别岭西。 暮云秋水阔,寒雨夜猿啼。 地僻秦人少,山多越路迷。 萧萧驱马过,何处是兰溪。 江秋居作 唐·贯休 无事相关性自摅,庭前拾叶等闲书。 青山万里意不足,好竹数竿凉有馀。 近看老经加澹泊,欲归少室复何如。 面前小沼清如镜,终养琴高赤鲤鱼。 献钱尚父 唐·贯休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谢公篇咏绮霞羞。 他年名上凌烟阁,谁羡当时万户侯。 题某公宅 唐·贯休 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平生眼力悭。 地占百湾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 春晚即事 宋·邱一中 冷曹十日九常闲,却与红尘隔一天。 虫引游丝花片落,鱼穿书卷纸痕斑。 有泉稍近堪供茗,无客相过可看山。 忆煞东园行乐处,莱苹何日再跻攀。 赠杜幼高 宋·叶适 杜子五兄弟,词林俱上头。 规模古乐府,接续后春秋。 奇崛令谁赏,羁栖浪自愁。 故园如镜水,日日抱村流。 (兄弟五人,博学能诗文,时称“杜氏五高”: 伯高、仲高、叔高、季高、幼高) 从辛稼轩游月岩 宋·杜旃 雾霭朦胧晓色新,半空依约认冰轮。 婆娑弄影寒山露,中有钗横鬓乱人。 贫女吟 宋·杜旃 有女颜如花,生长在篷屋; 虽云绝世态,身命无装束; 年过二十未许人,含羞背立东风春。 年年养蚕空纺织,寸缕那能上妾身。 妾身自惜蛾眉好,常恐婚姻成草草。 若教嫁与轻薄儿,不如贫贱家中老。 君不见,西邻女儿衣满箱,自从嫁去减容光 4.兰溪的历史文化有哪些旅游资源 兰溪山清水秀,风光秀丽, 人文荟萃,名胜众多,堪称历史文化名城,且旅游资源丰富,是浙江省南线的重要旅游城市 。境内有“三江两山双洲八大景”。载入《中国名胜大词典》的有六洞山、白露山、兰荫山,其中六洞山因具涌雪、紫霞、白云、呵呵、无底、漏斗六洞而为江南一绝, 是浙江省级旅游风景区, 洞巅有栖真古刹, 藏有明代永乐刻本《北藏经》6367卷。兰溪是五代前蜀画家贯林、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晋代黄初平(黄大仙)、当代世界摄影大师郎静山、张学良将军夫人赵一荻 (赵四小姐)的故乡。陆游、杨万里、萨都刺、刘伯温、王守仁、朱 尊、郁达夫、周三畏、戴叔伦、秋瑾等在兰溪兰溪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篇。浙江省级风景旅游度假区——兰溪旅游度假区已开始启动,在不久的将来,兰溪将成为浙江省风景旅游胜地。 兰溪山灵水秀,风光旖旎,既具文物古董,又多风景名胜,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兰溪是黄大仙故里;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诸葛八卦村被誉为“世界旅游极品”,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六洞山、白露山、兰荫山被载入《中国名胜大字典》,其中六洞山因具涌雪、紫霞、白云、呵呵、无底、漏斗六洞为江南一绝,现为浙江省旅游风景区;当代名媛赵四小姐故里的“地下长河”为全国洞府泉流航游之冠。兰溪名人辈出,载入《中国名人大辞典》的就有50余人,五代高僧贯休、宋代名儒金履祥、明代文字家胡应麟、清代戏剧大师李渔、现代文字家曹聚仁、当代世界摄影大师郎静山等名噪海内外,当代名媛赵绮霞、世界女子铅球冠军黄志红也是耳濡目睹的人物。 5.有关传统文化的诗句传统文化:古诗词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传统文化:节日类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 4. 《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5.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关于兰花的诗句1、春兰兮秋菊, 常务绝兮终古。 (屈原《离骚》) 2、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 3.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5. 山中兰叶径, 城外李桃园。 (王勃《春庄》) 6. 亭树霜散满, 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 楚老徒悲歌。 (马戴《秋思》) 7.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 复非高秋月。 (李白《孤兰》) 8. 兰溪春尽碧泱泱, 映水兰花雨发香。 (杜牧《兰溪》) 9. 兰之猗猗, 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 于兰何伤。 (韩愈《幽兰操》) 10. 西北秋风凋蕙兰, 洞庭波上碧云寒。 (刘禹锡《重送鸿举师赴江陵唐》) 7.古诗《兰溪悼歌》诗和诗意兰溪棹歌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意 诗歌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景色和渔民捕鱼的心态。 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一个“凉”字,令人觉得春寒犹在,一个“镜”字,使人感到月夜的静寂。 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出自文人笔下。三、四两句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物候语,朗朗上口,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述一个事实:春雨一下,兰溪江的鱼就多起来了。 上下两联诗句文笔虽然不同,却也协调地组合了一幅春夜江边休闲式的捕鱼图。 清爽的凉月,雨后的山色,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跃然纸上。 全诗空灵明快,情景交融,加之民歌的韵致,读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宛若一幅佳画,一支妙曲。结句最为生动传神,是画龙点睛的精彩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