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些撰写凄凉的断肠诗词找点送来看看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溢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颦(刘禹锡《忆江南》)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温庭筠《菩萨蛮》)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 语已多,情未了。 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敦煌词)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敦煌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 骑象背人先过水(李旬《南乡子》)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李景《摊破浣溪沙》)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李煜《临江仙》)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玉楼春》) 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钱惟演《玉楼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张先《天仙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欧阳修《踏莎行》) 笙歌散进游人去,始觉春空(欧阳修《采桑子》) 聚散若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王观《卜算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今宵剩把颍钢照,有恐相逢似梦中(晏几道《鹧鸪天》) 残睡觉来人又晚,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晏几道《南乡子》)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安国《清平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 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李之仪《踏莎行》)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黄庭坚《望江东》) 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晁元礼《绿头鸭》) 人强健,青尊素影,长愿相随(晁元礼《绿头鸭》) 叹好梦,一一无凭,怅掩金花坐凝目(晁元礼《雨霖铃》) 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晁元礼《雨霖铃》)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秦观《望海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秦观《满庭芳》)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秦观《满庭芳》) 无奈云沉雨散。 凭阑干,东风泪眼(王诜《忆故人》)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峙《清平乐》)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原上草,露初唏,旧楼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栏桡(柳永《少年游》) 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柳永《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 。 2.求所有带 “断肠、愁”字的诗词1、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2.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 3.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5.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6.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7.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9.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10.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11.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1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3.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14.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15.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关于《断肠词》的赏析生若只如初见:断肠词(一)-- 古典诗词赏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一个女子在上元灯节时等待意中人赴约。 他没来,花市依然灯如昼,可是那份亮烈却照得女人心灰意冷。想起去年这个时候,黄昏后,月到柳梢头时,两个人已经倩影双双,一起观灯赏月,现在形单影只,她忍不住哭湿了春衫袖。 自唐以来,上元灯节就是民间最盛大、最富有人情味的节日。唐朝皇帝在这一天甚至会登上城楼,让百姓们一睹圣颜,以示自己亲民。 这一天,上至天子,下到平民,都要尽心尽力的欢乐。尤其是女子,在这一天可以打扮得齐齐整整,名正言顺地出门逛街,稍微晚归,玩的过火点儿,都不会被骂。 因为女子的加入,上元灯节也就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浪漫的节日,多少爱情故事在此时上演,多少异性间的倾慕在此时发生。《金瓶梅》里就写了西门大院的妾室们一起出门逛街,引得路人围观赞叹,把个风骚放荡的潘金莲得意得不行。 ——不过这是题外话了,赶紧拽回来接着说。 《生查子·元夕》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词,一直以为是北宋欧阳修所写,但是这两天看书,发现有人说,这是南宋朱淑真所做。 (此词一说欧阳修作,但《六一词》与其他词集互杂极多,不足为凭。力辩此词非朱淑真所作者如《四库提要》,乃出于保全淑真“名节”,卫道士心态,何足道哉!)并举例,淑真另有一首《元夜诗》,可与此词互看—— 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吹鼓斗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待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都是写元宵佳节过得索然无味,思想起旧事黯然心惊的情绪。 这样对比着看,一诗一词感伤怀人的情绪一脉相承,情绪相连。细品《生查子·元夕》,的确不像六一居士手笔,更像是朱淑真的断肠之声。 朱淑真,南宋女词人,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初年时在世。 事迹不见于正史。生于仕宦家庭,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 能画,通音律,也能诗。词多幽怨,流于感伤。 明朝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里记载:淑真钱塘人,幼警惠,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早年,父母无识,嫁市井民家。 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父母复以佛法并其平生著作荼毗之。 临安王唐佐为之立传。宛陵魏端礼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 其实我知道朱淑真是在李清照之后。普遍说朱淑真是宋代成就仅次于李清照的杰出女词人。 易安身为婉约派的宗主,免不了有拿出去与人比对的时候,有和男的比,人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也有和女人比,与同时代的朱淑真、魏夫人比。说长道短。 真应了那句话,“人怕出名猪怕壮”。 然而朱淑真的评价真不低。 陈廷焯说:“朱淑真词才力不逮易安,然规模唐、五代,不失分寸。”(《白雨斋词话》卷二)魏仲恭说朱词,“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者所能及。” (《断肠诗集序》) 要知道,她不是和一个寻常“才女”相比,与她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是几千年来女子才情第一人,风华高妙的李清照。 这份才华的惊艳甚至都不是苏小小、鱼玄机、薛涛之流以姿色可以获得的。 朱淑真有非常可爱、娇憨的地方。这也是她绝不同于易安的地方。 她在《清平乐·夏日游湖》里写道:“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我看了总是忍不住笑。 李易安的青春年少,是“眼波才动被人猜”,那样的怕,那样的羞怯娇矜。 而她,是那样的欢喜活泼,大胆放诞。 某日,她和喜欢的男孩游西湖。 杨柳依依,荷花盛开。突然细雨菲菲,游人四散离去。 她和他滞留在某处避雨。这一刻真是千载难逢!她撒娇弄痴,趁机倒在他怀里,呵呵。 读《断肠词》,会知道她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愉悦甜蜜,让人觉得金玉良缘合当匹配。她自己深闺刺绣,春日凝眸,恐怕也认为这是一段无可撼动的感情了。 可是,红线偏偏就短了一截,手指上紧紧缠绕,脚上却忍不住各散东西。 曾经见过天花乱坠的美,所以后来的满纸浓愁,一片惨淡,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朱淑真到底不如李易安啊,家境际遇,让她的词作每多幽怨,流于感伤,意境、境界都不如易安开朗轩旷。 “赌书消得泼茶香。” 李清照有赵明诚的爱托着,再颠沛流离,人生的底色是明黄的,亮丽的,她心里的热情未灭;而朱淑真遇人不淑,即使她的丈夫也为官入仕,并非一介平民。所嫁非所爱,这份哀苦也足够一个多情痴心的女子幽怨一生了。 那么离别应该就是那一次的上元灯节,她约他做最后的商量。因为再迟,父母就要将她许给别人了,但是他没来。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终于和你——在爱里,失散了。 不兜不转,兜兜转转,都还是失散了。 我们再来看她后来写的词: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谒金门》 春光浓艳如血,我将满纸思念尽付词章,怄断愁肠。 再明媚的天气,也不可能回复当年和你一起陌上游春的碧绿心境。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减字木兰花》 我的日常生活里,怎样。 4.古来多少离别苦,多付断肠诗词中古来多少离别苦 多付断肠诗词中 (2006-12-31 08:45:43) 转载▼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关于离别的滋味,江淹已在《别斌》中将其定格了。翻开先人留下的文字,古来多少离别苦,多付断肠诗词中。 “白衣卿相”柳永在即将南下不得不与情人分别时千般不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道别匆匆,千言万语从何说起呢?还是什么都不说了,仔细地看着对方,把彼此的样子印在心底吧。 无论多么不情愿,离别还是不疾不徐地来了。遥想今后的孤独岁月,柳永又情深意苦地唱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别了!从此以后所有的良辰美景都形同虚设了,纵然有千种风情,我要对谁诉说呢? 柳永与恋人的分别至多不过生离,已让人如此销魂。那么死别呢?苏轼的悼亡之作《江城子》中,开头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就催人泪下。 十年是一个不算短时间,而此时的苏轼也是四十岁的人了。少年时的感情已经随着十年前爱妻的亡故封存于心底了。 然而,心底的声音却忽然在睡梦中悄悄地透了出来。梦里还乡,惊见朝思暮想的妻子正在窗下梳妆。 乍相见,两人相对无言,泪水却决堤而出。十年了,封存了十年的思念,蓄积了十年的相思终于可以向妻子倾诉了。 然而好梦永远都那么容易醒来。还没来得及一叙别离之情,老天就收回了这个似幻似真的梦。 那么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呢?有诗人对亡妻念念不忘的深情。那明月映照下的“千里孤坟”想必就是诗人每年的断肠之处了。 生离、死别,这两者遇其一就够让人痛断肝肠了。然而陆游却何其不幸,非但与爱妻不能相守到老,还要经历生离死别的折磨。 传说中的陆游与唐婉应该是一对知音伴侣了,然而一切美好的事物似乎都会很快的消失。陆游也在享受了短短几年神仙伴侣的生活后被迫与唐婉分离了。 虽然同生于世,但按时当时的情况看应该是相见无期。世事弄人,陆游三十一岁时再游沈园却意外的与唐婉相逢了。 不过此时唐婉早已奉家命嫁作了他人之妇。一别八九年,相思从未绝,但此番相见却什么都不能说,封建礼法已经在他们中间竖起了千重屏障。 虽然唐婉遣人送来了和当年一样香醇的黄滕美酒,但当年奉酒的红酥手今在何处?“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是呀,今日的唐婉已经不是昔日的爱妻了。 无情的东风已经斩断了夫妻的恩爱,如今剩下的只有“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美丽的春光还和当初一般,可是分手的人儿却再也不能相聚了。 人已憔悴,模糊的泪眼里,这些草木池阁和当年一般无二,当年的海誓山盟、夫妻的依依深情,都还在呀!可是礼法也在,人言更在,锦书怕是难托了。诉离愁,写别绪,两首《钗头凤》,千古悲音。 唐婉是幸运的,随着不久之后她的死去,生离加之于她的一切痛苦都和她一起归于尘土了。然而她的死,却让陆游在忍受生离之苦后又独自品尝了一回死别的断肠。 沈园,这个曾经见证他们爱与痛的小园几乎参与了陆游所有的断肠诗句。在唐婉离世四十年后,七十五岁的陆游独行于沈园,桥下的春波勾起了他的无限伤心事:“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八十岁时陆游还念着:“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直到陆游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念念不忘吟诵着:“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莫道不销魂,在经历了生离与死别的试炼之后,陆游的爱情已经跨越了离合生死的界限。 说离情,道别意,几代别离诗各异,伤心断肠古今同!附:与本文相关诗词。 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1333335346133发。执手相看泪眼,意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岗。 陆游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婉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