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李煜在宋词的地位

1.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如何

由于晚唐五代以来一些词人在艺术上的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才使得李煜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所以,李煜首先是继承了前人词的优良传统,然后才发展创造,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第一,李煜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人通过一个妇女的不幸遭遇,无意流露或曲折表达自己心情的手法,而直接倾泻自己的深哀与剧痛。 这就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尊前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而成为词人们可以多方面言志述怀的新词体,对后来婉约派及豪放派在艺术手法上都有影响。

第二,李煜改变了以前词人刻画人物形象时浓笔复勾的写法,而是直截了当地抓住特点,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 还善于运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语言更加明净优美,接近口语,完全摆脱了花间词人镂金刻翠的作风。 第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特定的人生际遇,使他词的写作范围由前人的闺情而扩展到家国之恨,用悲哀感伤的语言来写他凄凉的身世,为后代词人开创了一个新的意境。 他写眼中景、耳中声、意中人、家国事,拓宽了词的表现功能。

正由于他的开创性贡献,才有了北宋以秦观为代表的文人词的成熟。词有了广度,也就有了深度,有了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

2.请简谈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

李煜前期生活无忧,写的都是富贵生活。亡国后,人生丰富了,后来词的题材也比较广泛。

李煜在词史的地位当然很高。

可以算作是婉约派的开山之人。婉约愁宗——李煜。李煜是婉约派四大代表之一的。柳永,李清照,还有一个不记得了。

豪放派是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

说对豪放派的影响,肯定有的。

因为词的巅峰是宋。李煜在宋之前。宋代受他影响的人太多了。

李煜后期的词,凄绝婉约、悲壮。所以说带有一丝豪放色彩。

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就好像是股票要大涨前的一个节点,一个信号,一个涨停。

历史上对他词的评价很高,绝对是顶尖人物,千古词帝。

我是随想派,没有拷贝派条理清晰。

拙见。

3.李煜在中国词史上有什么地位

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

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亦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4.关于李煜的的词的地位

李煜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治理国家可谓一无所能,以至亡国被俘,受尽屈辱,最终客死他乡;但在中国词的发展史上,李煜却是一位无可争议的大家。

正如沈谦所说:“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南面王”(沈雄《古今词话》卷上引语)。李煜的词感情真挚细腻,语言清新自然,在题材与意境上均突破了传统“艳词”的窠臼,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李煜词的出现扭转了晚唐五代“花间派”无病呻吟、雕章镂句的形式主义词风,把词从浅斟低唱的无聊空虚和雕章镂句的形式主义泥坑里推向社会人生,使它成为抒发真挚情感的载体,令这种一直被人们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诗余”“艳科”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与传统诗文同样的功能,为词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词史上,李煜词上承晚唐,下开两宋,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5.李煜的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李煜即帝位后,特别看重词人,冯延已就因词作佳而官至宰相。

冯延已的词多写男女间的离情别恨,表现了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语言清丽,善于以景见情。南唐后主李煜是历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

前期主要写宫廷生活,或写嬉笑欢乐、密约私情,有脂粉气。后期从皇帝宝座跌人囚徒深渊,词作主要是南唐亡国之作,抒发国破家亡的愁苦悲愤,对景物描写使人身临其境,对人物心理描摹刻画丝丝人扣。

他突破了曲子词和花间派的框框,使词增添了表现生活和抒发感情的能力,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6.查阅资料谈谈李煜对宋词发展的影响

看这篇论文 后主李煜在政治上为亡国之君.然而,在文学方面却写出了沁人心脾的词章,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由他对词的开拓之功决定的.本文探讨李煜对词的开拓之功及其原因,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李煜在文学史的地位.李煜对词的开拓之功,大致有三方面:首先恰似一江春水般的真切抒情.词初起于民间,最早的敦煌曲子词多反映了当时民间生活的真情实感,但其自如宫廷和贵族大家后,便被引上了歧途,成为皇家贵族和士大夫在花间樽前娱宾遣兴的工具.其中,最突出的是以华糜的文辞来描摹妇女的体态和风情.由于内容贫乏空虚,文人们便千方百计在形式上下工夫,以绚丽精致的外表来掩盖其空虚庸俗的内容.而正是李煜,把词从浅斟低唱和形式主义的泥坑里推向社会人生,使它成为抒发真情的工具.看他的《虞美人》便体现了这一特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俞平伯评此词开端曾云:奇语劈空而下.的确,这两句气魄博大,概括力极强,寓意鲜明,远非花间词的吟风弄月所能比拟.作为臣虏的李煜,每对纯花秋月,自然想到故国既已覆亡,何处是当年嫔娥鱼贯列的春殿?何处是当年吹断水云间的笙歌?何处能再重温当年醉拍阑杆的一份情味?凡此种种.都已成为永不复返的往事,故又曰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联想到,雕阑玉砌无知、不解亡国之痛,想必景况依然;但是当年赏花阑边,砌下留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如今已是朱颜改--不是当年的神韵风采了.想到这些,自是肝肠寸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全诗写的自然、真切,感情像喷泉般地迸发,不可遏止.李煜词不但写哀愁任纵奔放,表现欢乐亦是极任纵放浪的.例如所作的《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等,他的词虽分为前后两期,风格亦不同,前期香艳,后期悲哀.然而这两种风格却同是出自任纵与纯真一源的.王国维《人间词话》谓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作为李煜的评语,其意大概是说诗人的情感象滔滔滚滚的汛期的江水,一任其奔腾倾泻而下,没有拘束与限制,缓急回环完全顺应自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是李煜最大的特点.《人间词话》尝云: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认血书者.后主之词,其所谓认血书者所谓血书既是说后主词所表现的情感,其哀伤真挚,有如血泪浇铸而成.其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本色语言.李煜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运用了白描手法.白描原是来自民歌而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广泛运用的一种艺术技法.其特点在于不假雕饰,以朴素的文笔对事物进行勾画,其特点表现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词的发展史上,第一个在这方面有突出成就并产生深远影响的当推李煜.李煜的词不论是前期还是后期,不论是写艳情还是抒哀怨,都是用白描手法直接抒发埃及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捕捉人物具有特征的活动和心理,摄取最能激发人物某种情感的景物.如李煜前期所作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这首词描写一位女子为爱神所驱使,乘着雾笼月暗之夜,与情人幽会的情景,表现人物在这一特定时刻所具有的微妙的心理状态.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两句就摄取了少女赴约时因害怕惊动旁人而乖巧地脱下丝鞋,蹑手蹑脚急步香阶这一特殊举动来表现她当时那种既提心吊胆的惊慌神色又掩抑不住的喜悦之情.一晌偎人颤,同样是在描写人物活动的同时表现私会时激动与惊惧交织这一心理状态的.通过对这几个极有特色的行动的白描;在读者面前就清晰地站立了一个极有个性的、大胆而多情的少女形象,确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李煜运用白描手法不仅塑造了传神的人物形象,而且还能创造一种与抒情形象相结合的自然环境.如《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首词主要写由于季节的交替变化所引起的对人生的一种感叹.在上半阕里,将人就林花造受寒雨无情摧残这一景象,用落花寒雨这些典型事物来引发人物对人生间美好事物匆匆凋零的怅惘.将人描绘了一幅狼籍残红的暮春图景,创造了一种令人沉闷的环境.它对诗人发出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一深沉的慨叹,起到了叹景衬情的作用,同时又使得诗人在词中描写的情与景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白描手法杂塑造形象方面要求以简练的笔墨来勾勒鲜明可感的艺术形象,这就注定了用来表现这些形象的语言也必须是明净、单纯、精练的.如《浪淘沙》: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的作品,词中抒发了他从一国之君跌为阶下囚后所感受的辛酸和痛楚.诗人运用了大量常见又接近口语的词句来直抒胸臆:一晌别时容易见时难都是妇孺皆知的家常语.特别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两句,看上去语无惊人之处,但它表现的艺术形象寓意无穷.流水落花常常见,可在李煜笔下却迸发出不可 止的感情洪流,它以真实生动的。

7.李煜词的特色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李煜(937年-978年),是南唐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帝。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莲峰居士等。

生平

李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1],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太子时,其为事实上的第二子。李弘冀为人“为人猜忌严刻”[2],时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参与政事,每天只是读书为乐。

959年李弘冀在毒死李景遂后不久也死了。李璟打算立李煜为太子,钟谟说“从嘉德轻志懦,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从善果敢凝重,宜为嗣。”李璟怒,找了个借口把钟谟贬为国子司业,流放到饶州。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令其住在东宫。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南昌并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3]。

971年宋军灭南汉后,李煜为了表示他不对抗宋,对宋称臣,将自己的称呼改为江南国主。

973年,宋太祖命令李煜去开封时他托病不去。宋太祖就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

974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

975年,李煜被俘后,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

据宋代王铚的《默记》记载,因其“故国不堪回首”之词而被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

[编辑] 艺术成就

李煜在艺术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编辑] 书画

他能书善画,对其书法:陶谷《清异录》曾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对其的画,宋代郭若虚的《图书见闻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惜无书画传世于后。

[编辑] 词

李煜的词的风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

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根据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如《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刬袜下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还有一类是在宋朝的压力下感受到无力摆脱的命运时所流露的沉重哀愁,如《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人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说:“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周济认为李煜在词句修饰方面不如温庭筠、韦庄。但王国维认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4]。而且还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5]。

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

李煜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四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8.李煜的文学地位

李煜留给我们不少温婉、柔情、哀伤、苍凉的词作。在后人对他的评价中,除了作为曾经的国君,更多的,是被誉为“词中之帝”。

他曾与周后重订《霓裳羽衣曲》。

周后病故,后来小周后(周后的妹妹)成为李煜创作的动力。才有了《菩萨蛮》。而李煜毕竟有情有义,他对周后的离世伤心欲绝,写了不少追悼亡妻的诗词。

随着宋朝政权的稳固强大,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又创作了一些悲情思乡的词作,其中包括《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

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相见欢》《浪淘沙令》等,与其父词合为《南唐二主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