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首唐诗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意莫以恶小而为之 业精于勤。 孤帆远影碧空尽【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荒于嬉,毁于随,一日难再晨。《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杜光庭的《题福唐观二首》,半帘花影月笼纱, 柳暗花明又一村, 唯见长江天际流,岁月不待人,烟淡烟浓远近秋。清朝刘凤诰咏大明湖的句, 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烟花三月下扬州。 山重水复疑无路;行成于思。 四面荷花三面柳。《苏州沧浪亭》欧阳修和苏舜钦 语文园地七 有志者事竟成 南宋范晔《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 丰年留客足鸡豚, 西出阳关无故人。及时当勉励, 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城山色半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 语文园地五 一径竹阴云满地。唐 韩愈的《进学解》 盛年不重来。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不识庐山真面目,近水遥山皆有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远近高低各不同 2.【《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用一句话来概括】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意: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但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多么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回还.两岸猿猴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3.用几句古诗概括这一段的含义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诗歌鉴赏六种题型 中国是诗的国度,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古代诗歌鉴赏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地中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2007年中考诗歌鉴赏最后一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领悟情感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江西、云南、广东梅州、浙江嘉兴等地的10多份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浙江嘉兴)阅读《山中与幽人对酌》,回答问题。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 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最后一题:“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技巧点拨】 诗歌是最适合抒情的一种文学体裁,因而理解一首诗的思想情感就显得十分重要。 据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一考点的热度指数最高了。那么,我们怎样把握诗歌的情感呢?一是知人论“诗”,在平时阅读中多注意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二是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三是注意题后的注释和题干的提示。 【参考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和朋友之间的深情。 二、综合检测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山东腾州、山东济宁、辽宁沈阳、江苏无锡等地的10来份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山东滕州)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题目。 雪 梅 ⊙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最后一题: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技巧点拨】 很多时候,命题人往往会在最后一题中设计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这种题目初看较难,其实仔细分析便会发觉很容易。只不过是在前面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综合罢了。 【参考答案】 运用托物言志(或类比)的手法;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但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三、赏析评价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河南、浙江杭州、四川成都、江苏泰州、山东滨州等地的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浙江杭州)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题目。 兰 溪 棹 歌 ⊙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最后一题:“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请作简要赏析。 【技巧点拨】 这是难度较高的一种题型,但命题人员对它却十分青睐。 此种题目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同学们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说出其妙处和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鱼抢春水,涌上溪滩,啪啪蹦跳,看到这一情景,令人荡漾起欢乐之情。 四、分析技巧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河南非课改区、浙江温州、四川安岳、广东广州等地的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河南(非课改区))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题目。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后一题: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技巧点拨】 几乎可以这样说,大凡考到诗歌鉴赏,写作技巧(艺术手法)是必考内容之一,它很少在盛宴上缺席。 这种题型涉及的面很广,如:词语锤炼、诗眼寻找、对比的手法、象征的手法、虚实的结合、动静的结合等。 【参考答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五、描绘画面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湖北黄冈、贵州铜仁、四川内江、江苏盐城等地的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江苏盐城)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题目。 西江月 ⊙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最后一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技巧点拨】 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去欣赏、品味每一首诗歌,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想象。如欣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出这样一幅图画:浩瀚的戈壁滩上,烽烟孤直上升;奔腾的黄河之上,一轮夕阳悬挂。 【参考答案】 乌云骤起,月光消逝,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心里是何等高兴呀! 六、诗意理解型 【热度指数】 ★★★(2007年有浙江丽水、广西梧州、四川乐山等地的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年浙江丽水)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竹枝词 ⊙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32613665声。 东边日出。 4.三到四句话的简短的小古诗《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送崔九》 作者: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阵图》 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