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佛像的诗句描写有佛像的诗句,有很多,举一例如下: 《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 年代: 唐 作者: 唐扶 道林岳麓仲与昆,卓荦请从先后论。松根踏云二千步, 始见大屋开三门。泉清或戏蛟龙窟,殿豁数尽高帆掀。 即今异鸟声不断,闻道看花春更繁。从容一衲分若有, 萧瑟两鬓吾能髡。逢迎侯伯转觉贵,膜拜佛像心加尊。 稍揖皇英颒浓泪,试与屈贾招清魂。荒唐大树悉楠桂, 细碎枯草多兰荪,沙弥去学五印字,静女来悬千尺幡。 主人念我尘眼昏,半夜号令期至暾。迟回虽得上白舫, 羁泄不敢言绿尊。两祠物色采拾尽,壁间杜甫真少恩。 晚来光彩更腾射,笔锋正健如可吞。 2.描写佛像的诗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山石(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两朱阁(白居易)两朱阁,南北相对起。 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摇飞上天。 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妆阁妓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 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罄。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余。 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平人几家地?仙去双双作梵宫。 渐恐人间尽为寺。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白居易)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 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 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 龛间长丈余,门户无扃关。俯窥不见人,石发垂若鬟。 惊出白蝙蝠,双飞如雪翻。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 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入门无平地,地窄虚空宽。 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岩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松桂乱无行,四时郁芊芊。 枝梢袅清吹,韵若风中弦。日月光不透,绿阴相交延。 幽鸟时一声,闻之似寒蝉。首憩宾位亭,就坐未及安。 须臾开北户,万里明豁然。拂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 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 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栏。 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 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云昔迦叶佛,此地坐涅槃。 至今铁钵在,当底手迹穿。西开玉像殿,白佛森比肩。 抖擞尘埃衣,礼拜冰雪颜。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 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次登观音堂,未到闻栴檀。 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筵。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钿。 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燃。众宝互低昂,碧佩珊瑚幡。 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 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祗园。 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仙。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 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 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 林幽不逢人,寒蝶飞翾翾。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 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 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苹蘩。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 危石叠四五,磊嵬欹且刓。造物者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白居易)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贞元中,与微之同登科第,俱授秘书省校书郎,始相识也。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秋风拂琴匣,夜雪卷书帷。 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唐昌观玉蕊,崇敬寺牡丹,花时多与微之有期。]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 [辛大丘度,性迂嗜酒;李二十绅,形短能诗。故当时有迂辛短李之号。 ]儒风爱敦质,佛理尚玄师。[刘三十二敦质,雅有儒风;庾七玄师,谈佛理有可赏者。 ]度日曾无闷,通宵靡不为。双声联律句,八面对宫棋。 [双声联句,八面宫棋,皆当时事。]往往游三省,腾腾出九逵。 寒销直城路,春到曲江池。树暖枝条弱,山晴彩翠奇。 峰攒石绿点,柳宛曲尘丝。岸草烟铺地,园花雪压枝。 早光红照耀,新溜碧逶迤。幄幕侵堤布,盘筵占地施。 征伶皆绝艺,选伎悉名姬。铅粉凝春态,金钿耀水嬉。 风流夸堕髻,时世斗啼眉。[贞元末,城中复为堕马髻、啼眉妆也。 ]密坐随欢促,华樽逐胜移。香飘歌袂动,翠落衫钗遗。 筹插红螺碗,觥飞白玉卮。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 [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残席喧哗散,归鞍酩酊骑。 酡颜乌帽侧,醉袖玉鞭垂。紫陌传钟鼓,红尘塞路歧。 几时曾暂别?何处不相随?茌苒星霜换,回还节候催。两衙多请假,三考欲成资。 运启千年圣,天成万物宜。皆当少壮日,同惜盛明时。 光景嗟虚掷,云霄窃暗窥。攻文朝矻矻,讲学夜孜孜。 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时与微之结集策略之目,其数至百十。 ][时与微之各有纤锋细管笔,携以就试,相顾辄笑,目为毫锥。]繁张获鸟网,坚守钓鱼坻。 [谓自冬至夏,频改试期,竟与微之坚持制试也。]并受夔龙荐,齐陈晁董词。 万言经济略,三策太平基。中第争无敌,专场战不疲。 辅车排胜阵,掎味道(白居易。 3.关于乐山大佛的诗句陆游《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道 《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内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嘉定州守曾容介《次岑韵》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4.关于蒙山大佛的诗句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头部早在元代就已经崩落,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山坡泥石里,仅现胸颈部分。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剩下的还需清理发掘,无怪乎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峨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附近,主峰高1325米。蒙山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故有“蒙山晓月”之称。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至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北史》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据有关部门测量,晋阳西山大佛现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一说66米,一说70多米,比乐山大佛略高),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Bamiyan)大佛”(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3至7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时值6世纪。如按“巴”佛凿于“7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年)早162年。据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曾参拜蒙山大佛,当晚就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于显庆五年(660年)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以“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晚唐晋王李克用再建大阁,五年用工三十万。五代后晋时,北平王北京留守刘知远,重修庄严阁,共五层一百三十间。北汉刘继元在蒙山顶造避暑宫,开化峪内设御驾桥。宋时又在蒙山开化前寺建连理二塔。元末(1368年),寺毁阁倾,大佛头部脱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晋恭王朱??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从此便埋没六百余年。 大佛往下不远,就是开化寺,遗址在一片桃花林中,除连理二塔外,只剩一堆残砖败瓦。可谁又曾想到这很不起眼的寺院就是东魏高僧昙鸾弘修的净土法门,东魏孝静帝“勒令住并州大寺”,日本净土真宗经籍载为“并州大岩寺”,北齐高洋赐额“开化”寺,曾是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仰望着大佛,大佛头颅毁损崩落,不知踪迹,腹上岩石大部分早已风化崩落,胸下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一幅惨败不堪的情形,实属千古遗憾。站在大佛臂上,古晋阳城尽收眼底,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觉往事越千年,倏忽间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5.描写关于“佛像”的句子有哪些1) 《再经胡城县》 (杜荀鹤) 去岁曾经此县城, 县民无口不冤声。 新来县宰加朱绂, 便是生灵血染成。 2) 《春宫怨》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3)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4)《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5) 《春闺怨》 (杜荀鹤) 朝喜花艳春,暮悲花委尘。 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 6.描写玉佛的诗词《峨眉高一首奉蜀王令旨题峨眉山图》 年代: 明 作者: 梦观法师 峨眉高,高插天,百二十里烟云连。 盘空鸟道千万折,奇峰朵朵开青莲。 黄金狮座耸岌岌,白银象驾来翩翩。 晨钟暮鼓何喧阗,风林水鸟皆谈玄。 牛崖阴雾见玉佛,六时天乐朝金仙。 月轮挂树光团团,平羌影落秋波寒。 目前胜景不可状,画图仿佛移岩峦。 吾王此地受封国,大法付嘱从灵山。 愿忆灵山当日语,五十四州均化雨。 化雨慈云满锦城,佛刹王宫同安堵。 峨眉高,高万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