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词牌有哪些各怎样格式

1.【宋词词牌名格式】

1、《十六字令》,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词牌格式: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2、《捣练子》,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词牌格式: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4、《忆王孙》,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5、《如梦令》,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6、《乌夜啼》,此调原为唐教坊曲,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词牌格式:[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7、《长相思》,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词牌格式: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8、《点绛唇》,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 (韵),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9、《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10、《卜算子》,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11、《菩萨蛮》,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12、《采桑子》,亦称《罗敷媚》、《丑奴儿》.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13、《谒金门》,上下阕共三十五字.一韵到底.词牌格式: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14、《忆秦娥》,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词牌格式: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15、《阮郎归》,亦称《醉桃源》《宴桃源》.双调四十七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后阕起首两句要对仗.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16、《画堂春》,本调四十七字.一韵到底.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17、《西江月》,亦称《步虚词》《白苹香》《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仄韵,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阕起首两句例用对仗.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18、《南歌子》,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

2.宋词的词牌名有哪些

常见的词牌名有: 卜算子、采桑子、蝶恋花、浣溪沙、浪淘沙、满江红、减字木兰花、念奴娇、沁园春、清平乐、水调歌头、西江月、忆江南、永遇乐等。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词句、句子。

特点:格律不一样。举例如下: 忆王孙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如梦令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7623538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乌夜啼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中平中仄平。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生查子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点绛唇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

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曾允元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浣溪沙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菩萨蛮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

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卜算子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采桑子 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减字木兰花 亦称《减兰》。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3.写词有什么格式

词的格式也称牌。由于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所以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人们也将其称为词调。词与调,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

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

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宋词按照词谱写,每个词牌有其相应的词谱,而词谱规定了整首词的句子结构组成。

因此,词牌通常也决定词的平仄。除此之外,整首词的段数,句数,字数,是否押韵,在哪押韵,平声仄声的选择等等,都由其决定。

扩展资料

词的特征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

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牌与题目用“·”隔开,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

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分片是由于乐谱的规定,是因为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

片与片之间的关系,在音乐上是暂时休止而非全曲终了。一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上下阕(片)像对联一样相对。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句也是词的别称。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6.词有时会不符合上述规律,因为早期是和着曲子写的,因此它最注重的还是与曲的配合。

7.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8.字声配合更严密。词的字声组织基本上和近体诗相近似,但变化很多,而且有些词调还须分辨四声和阴阳。

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在音乐吃紧的地方更须严辨字声,以求协律和美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词牌格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词(文学体裁)

4.宋词词牌格式究竟有多少种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

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概有下面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

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

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

《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因为白居易的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

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由于

苏轼一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

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

》咏抛球,等等。这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

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在词牌

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

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

代号罢了。

词牌名的来历

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潇湘神:又名《潇湘曲》。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

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谒金门: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辞有“得谒金门朝帝廷”句,疑为此词调本意。

苍梧谣:通称《十六字令》。

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词中有“如梦,如梦”而定名。

青玉案:调名出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念奴娇: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水调歌头:唐大曲有《水调歌》,是隋炀帝开凿汴河时所作,此调是截取其开头一段另制的新曲。

菩萨蛮: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

钗头凤:取无名氏《撷芳词》“可怜孤似钗头凤”为调名。

西江月: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

一剪梅:因周邦彦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而定名。

水龙吟:调名取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

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破阵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阵乐》。

5.宋词常见词牌名,及各自的格式和要求

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 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词牌名有《长相思》、《浣溪沙》、《卜算子》、《乌夜啼》、《如梦令》等 。 《长相思》《长相思》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词牌要求: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例子: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2.《浣溪沙》 词牌要求: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子: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3.《卜算子》 词牌要求: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例子: 陆游: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4.《如梦令》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 词牌要求: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例子: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乌夜啼》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

词牌要求: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例子: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扩展资料: 词牌的来源 词牌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 。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或者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 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 《秦楼月》。

词牌名也有可能本来就是词的题目。如《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 》咏抛球,等等。

这是最普遍的。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 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一般在词牌 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

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 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

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 代号罢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牌。

6.求宋词各种词牌的句式格式

(一)概述

本文的目的,是为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人,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快速的途径。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世世代代的人们热爱它,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的熏陶和历史的启迪。可以说,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延和民族特性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的。

当代人也普遍喜欢诗词,不少人想从事诗词创作。但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诗貌似律诗,或五言或七言,内容、意境也不错,却不合格律。这是因为不少人对诗词格律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律诗是要讲平仄的。开国领袖、也是伟大诗人的毛丶泽东就说过:“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讲平仄、论格律,这对写诗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束缚。但如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它也会带给你乐趣,一种创造性的乐趣。正如复杂的象棋规则,对喜欢下棋的人来说,既是约束也是乐趣。如果车、马、炮任意走,那就不成其为象棋了。又如,喜欢踢足球的人,自然也都以遵守它的规则为乐。随便踢就没有意思了,没有规则就没有球艺。我们不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待格律对诗词创作的约束,掌握诗词格律并不难,只要有兴趣学,只要学习得法。本文试图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尽可能少的文字、方便记忆的表达方式,来讲清诗词格律的全部主要内容。掌握诗词格律,需要了解的东西固然很多,但应着重弄懂的主要是两点:一是平仄,一是用韵。这两点又是互相联系着的。

(二)平仄

诗、词都要讲平仄,现在我们先讲诗律的平仄。

(01)关于近体待

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基础是绝句,明白了绝句,其他就好懂了。

(02)平仄的基本格式

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

所以要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学习中,一定要先把这个“基本格式”背熟,记住。从基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是学习的一个窍门。如果把全部16种格式都开列出来,机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记住的。

这个“基本格式”中所说的“平”,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字和“阳平”字;“仄”,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里的“上声”字和“去声”字。这里所以只能说“大体上”,是因为并不完全如此。对这个问题,后文还要专门讲述。

7.宋词有什么格式吗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

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①。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一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②(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④,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

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

它很象一首诗,只不过是长短句罢了。例如: 渔歌子⑤[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

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⑥。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

这样,字数相等的就象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⑦。

双调词中最常见的形式。例如:踏莎行 郴州旅舍[宋]秦观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鹧鸪天(元溪不见梅)[宋]辛弃疾 千丈冰溪百步雷。

柴门都向水边开。 乱云剩带炊烟去, 野水闲将日影来。

穿窈窕, 过崔嵬, 东林试问几时栽? 动摇意态虽多竹, 点缀风流却欠梅。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赴新州)[宋]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 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 况人情易老悲难诉。 更南浦, 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 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 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 听金缕。 ("雁不到书成谁与?"依词律应作一句读。)

象《踏莎行》、《渔家傲》,前后两阕字数完全相等。其他各词,前后各词,前后阕字数基本上相同。

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叠。三叠、四叠的词很少见,这里就不举例了。

①这是根据《类编草堂诗余》所分小令、中调、长调而得出的结论。 ②万树《词律》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体"。

徐本立《词律拾遗》增加四百九十五个"体"。清代的《钦定词谱》共有二千三百零六个"体"。

③大中,是唐宣宗年号(公元847-859年)。 ④这是依照一般的说法。

⑤原名《渔父》。

8.宋词都有哪些格式

词牌名有好几百呢

现列举一些:望江南、长相思、菩萨蛮、鹊踏枝 (蝶恋花)

浪淘沙、生查子、捣练子、南乡子、诉衷情、

临江仙、巫山一段云、河传、春光好、浣溪沙、

渔歌子、谒金门、风流子、采桑子、长命女、

清平乐、摊破浣溪沙、虞美人、子夜歌、乌夜啼(相见欢)、

捣练子令、望江梅、破阵子、点绛唇、踏莎行、

山亭柳、玉楼春、南歌子、阮郎归、浪淘沙令、

鹧鸪天、思远人 、卜算子、卖花声、醉落魄、

少年游、江城子、水调歌头、西江月、满江红、

定风波、洞仙歌、念奴娇、满庭芳、水龙吟、

青门引、望海潮、八六子、鹊桥仙、如梦令、

青玉案、六州歌头、石州引、摸鱼儿、瑞龙吟、

解连环、瑞鹤仙、苏幕遮、花犯、六丑、兰陵王、

西河、夜飞鹊、关河令、惜分飞、贺新郎、好事近、

减字木兰花、燕山亭、喜迁莺、渔家傲、凤凰台上忆吹箫、

苏武令、一剪梅、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

满江红、秦楼月、苍梧谣、忆王孙、小重山、

霜天晓角、安公子、钗头凤、汉宫春、夜游宫、

谢池春、昭君怨、太常引、祝英台近、木兰花慢、

减字浣溪沙、沁园春、唐多令、齐天乐、八归、

扬州慢、淡黄柳、长亭怨慢、暗香、疏影、

风入松、柳梢青、绮罗香、双双燕、忆秦娥、

湘春夜月、后庭花、莺啼序、八声甘州、金缕歌、

渔父词、宝鼎现、曲游春、一萼红、高阳台、

眉妩、长亭怨、一剪梅、女冠子、甘州、月下笛、御街行。

以上全是我打出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