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吕谓唐诗

1.古诗 山坡羊的全部古诗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①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②。

望西都③,意踌蹰④,伤心秦汉经行处⑤,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解】

①潼关:关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

②山河表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晋楚之战前,子犯劝晋文公决战,说即使打了败仗,晋国“山河表里,必无害也。”这里用此成语,说潼关形势异常险要。

③西都:长安。

④意踌蹰:心里犹豫不定。

⑤伤心秦汉经行处:伤心的是一路上经过秦汉的历史遗迹。

⑥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万间宫室都变成了废墟。

【评析】

《山坡羊》是一首怀古小令,抒发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起笔一“聚”一“怒”两字,不但写尽了潼关地势的险峻,而且在“聚”和“怒”的动态意象中,暗含着一幅千军聚集、万马怒吼的朝代争斗的历史画卷。因此开头三句可视为一种历史“空间”的制造和历史“意象”的再现。于是“望西都”,引起怀古之兴;“意踌躇”,陷入历史的沉湎之中。群雄逐鹿,朝代迭替,霸秦强汉,转眼焦土。接下来笔峰一转:“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给全文定下了基调,说出了作者要说的话。结句斩截有力。

诗人站在潼关要塞的山道上,眼前是华山群峰,脚下是黄河急流河水在峡谷中奔腾着,咆哮着,就像暴怒疯狂的兽群。群峰高低参差地簇扔着,攒动着,仿佛集合到这里来接受检阅。潼关,雄伟险要的潼关,古来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啊!

想起古代,诗人不禁向西方望去。潼关以西三百里,便是西京长字,从秦汉到隋唐,好几个朝代在那一带建过都。落日苍茫之中,诗人一无所见,却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座座巍峨壮观的古都,一簇簇富丽堂皇的宫殿,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曾在那里龙争虎半,威震一时,然而如今踪影全消,剩下来的只有黄土一片。西望长安,真叫人彷徨不止啊!

诗人只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不他最屿的是历代人民。无论秦汉,无论隋唐,尽管改朝换代,人民的苦难却从来没有消除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对几千年历史一针见血的总评。

这首散曲,从潼关要塞想到古都长安,又从古都长安想到历代兴亡,地域远近数百里,时间上下千余年,思绪驰骋纵横,最后归结为“百姓苦”一句,反复咏叹,兼有山水诗的意境和历史家的眼光。

2.李白的诗《知谓》

唐代大诗人李白“仙风道骨”,除了被尊称为“诗仙”外,还有不少有趣的称谓。根据有关史料辑录,考究其来历,以壮思飞。

太白——相传李白出生时其母梦见长庚星(即太白金星),故取名为“白”,字“太白”。后人因之称李白为太白金星之精。如:宋人欧阳修在《太白戏圣俞》诗中说:“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

谪仙人、李谪仙人、谪神仙——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极力推崇李白的才行高迈,称之为“谪仙人”。后人因而称李白为“李谪仙人”,或“谪仙”、“谪神仙”。如:宋人朱淑真在《掬水月在手》诗中说:“不知李谪仙人在,曾向江头捉得么?”唐人白居易在《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中说:“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元人庚天锡在《商角调·黄莺儿》套曲中说:“烟波暮,堪凝竚,谪仙诗句。”明人李东阳在《李太白》诗中说:“醉别蓬莱定几年?被人呼为谪神仙。”

诗仙——宋代诗人宋祁十分推崇李白,他评唐人诗说:“太白仙才,长吉(李贺)鬼才”。所以后人又称李白为“诗仙”。如:明人王嗣奭在《梦杜少陵》诗中说:“青莲(李白)号诗仙,我翁(杜甫)号诗圣”。

李十二——唐人习以排行称人,李白在族兄弟中排行第十二,所以时人又称之为“李十二”。如:杜甫即有题名为《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的诗。

青莲——李白祖籍陇西,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故自称为“青莲居士”。他在《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序中说:“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后人因以“青莲”称之。如:清人王士祯在《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之三中说:“青莲方笔九州横,六代浮哇总废声”。

酒中仙、酒仙——李白一生纵情诗酒,自称为“酒中仙”,有杜甫《饮中八仙歌》为证:“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后人因以“酒中仙”、“酒仙”指称李白。如:元人马志远在《中吕.喜春来》曲中说:“蛮书写毕动君颜,酒中仙,一凭醉长安。”明人王淑承在《采石矶吊李太白》诗中说:“天子将袍覆酒仙,沉香亭下百花前”。

酒星、酒星魂——据“酒仙”的称谓,有人将李白称之为“酒星”、“酒星魂”。如:明人宗臣在《过采石怀李白》诗中说:“阊阖天门旋夜不关,酒星何事谪人间?”唐人皮日休在《七爱诗》之一中说:“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魂。”

澹荡人——李白在《古风》诗之十中说:“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世人因之称李白为澹荡人。如:宋人陆游在《读李杜诗》中说:“濯锦沧浪客,青莲澹荡人。”

山东李白——李白曾寓居山东,亦称“山东人”,所以人们又称他“山东李白”。如:明人华爱在《题李白送别杜子美发鲁郡图》诗中说:“杜陵有客才名早,却与山东李白好。”

李翰林、李供奉——李白于天宝初年曾任翰林院供奉,所以时人称之为“李翰林”、“李供奉”。如:唐人白居易在《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中说:“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明人高启在《夜闻访谢太史读李杜诗》诗中说:“李供奉,杜拾遗,当年流落俱堪悲。”

李侯——“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也是对尊敬者的一种称谒。李白即被世人尊称为“李侯”。如:杜甫在《赠李白》诗中说:“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中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3.枫桥夜泊 古诗

《枫桥夜泊》——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扩展资料 1、《枫桥夜泊》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2、《枫桥夜泊》鉴赏 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