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李贽的诗“相访过山寺,题诗欲满山。 野人惊瘦病,仙客喜开颜。 落笔天将暮,举头叶可攀。 行吟出树下,云在意俱闲。 ——卓吾李载贽 (三) “途中怀寺上诸友 世事何纷纷,教予不欲闻。 出郊聊纵目,双塔在孤云。 雨过山头见,天晴日未曛。 骑驴觅短策,对酒好论文。 至山寺惟子中在,又与予偕病,勉强下棋。 虽得水送酒,不敢进也。须臾,君宣从南来,我二人渐亦精彩,则用短述遣心云。” (四) “思君复自陟崔嵬,君独思君不顾回。 一雨半犁堪种谷,三人两病懒登台。 棋声忽应空山去,酒味欢从得水来。 可是君宣寻到我,须臾为报洞门开。 时嘉靖丙寅,予偕诸友避暑山中,赵永亨字子吉,陈荩字予进,张士允字子中,张世乐字子善,既获嘉傅坤为六人之友。予为谁?即卓吾。” (五) “五岳探奇兴有余,白云南卧即吾庐。 泉中欲洗巢由耳,门外何劳长者车? 是处青山应入梦,他年缘野可忘居。 僧家莫道闲游览,安石苍生意未虚。” (六) “楼阁依山寺,烟霞傍翠微。 天清吟望阔,树密野人稀。 欲跨乘风鹤,还怜钓月矶。 况逢年契侣,潇洒共忘归。 2.谁有李贽的诗“相访过 山寺 ,题诗欲满山。 野人 惊瘦病, 仙客 喜开颜。 落笔天将暮,举头叶可攀。 行吟出树下,云在意俱闲。 ——卓吾李载贽(三) “途中怀寺上诸友 世事何纷纷,教予不欲闻。 出郊聊纵目, 双塔 在孤云。 雨过山头见,天晴日未曛。 骑驴觅短策,对酒好论文。 至山寺惟子中在,又与予偕病,勉强下棋。 虽得水送酒,不敢进也。 须臾 ,君宣从南来,我二人渐亦精彩,则用短述遣 心云 。” (四) “思君复自陟 崔嵬 ,君独思君不顾回。 一雨半犁堪种谷,三人两病懒登台。 棋声忽应空山去,酒味欢从得水来。 可是君宣寻到我,须臾为报洞门开。 时 嘉靖 丙寅 ,予偕诸友避暑山中,赵永亨字子吉,陈荩字予进,张士允字子中, 张世 乐字子善,既 获嘉 傅坤为六人之友。予为谁?即卓吾。” (五) “五岳探奇兴有余,白 云南 卧即吾庐。 泉中欲洗巢由耳,门外何劳长者车? 是处青山应入梦,他年缘野可忘居。 僧家莫道闲游览, 安石 苍生意未虚。” (六) “楼阁依山寺, 烟霞 傍 翠微 。 天清吟望阔,树密野人稀。 欲跨乘风鹤,还怜钓月矶。 况逢年契侣, 潇洒 共忘归。 3.李贽的诗《咏古》咏古五首 卧薪尝胆为吞吴,铁面枪牙是丈夫。嗟彼力能扛鼎者,拔山气盖竟迷途! 其二 断臂燃身未足夸,何当垂老问年华。须知一箭双雕落,始是封侯拜将家。 其三 牧豕高歌沧海边,?川屡荐不称贤。孰知真主虚怀日,即是公孙拜相年。 其四 李杜文章日月高,有身如许厌糠糟。由来造物难多取,但得时名气自豪。 其五 白头老子不求名,《道德》千言万古称。今日若论真得失,此身曾是一流萍。 参考资料http://www.zgwww.org/guoxue/zhoubian/fengshu/test458.htm 4.有哪些关于李贽文言文李贽在《明史》无传,仅于《明史·卷221·列传第109·耿定向》中简短地带了一下。文曰: “(耿定向)尝招晋江·李贽于黄安,后渐恶之,贽亦屡短定向。士大夫好禅者往往从贽游。贽小有才,机辨,定向不能胜也。贽为姚安知府,一旦自去其发,冠服坐堂皇,上官勒令解任。居黄安,日引士人讲学, 杂以妇女,专崇释氏,卑侮孔、孟。后北游通州,为给事中张问达所劾,逮死狱中。” 李贽《焚书》卷五《读史》《贾谊》 【原文】 班固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尽(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及欲改定制度,以汉为土德,色上黄,数用五,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固以疏矣。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要于事者著于《传》云。”李卓吾曰:班氏文儒耳,只宜依司马氏例以成一代之史,不宜自立论也。立论则不免搀杂别项经史闻见,反成秽物矣。班氏文才甚美,其于孝武以前人物,尽依司马氏之旧,又甚有见,但不宜更添论赞于后也。何也?论赞须具旷古双眼,非区区有文才者所能措也。刘向亦文儒也,然筋骨胜,肝肠胜,人品不同,故见识亦不同,是儒而自文者也。虽不能超于文之外,然与固远矣。 汉之儒者咸以董仲舒为称首,今观仲舒不计功谋之云,似矣。而以明灾异下狱论死,何也?夫欲明灾异,是欲计利而避害也。今既不肯计功谋利矣,而欲明灾异者何也?既欲明灾异以求免于害,而又谓仁人不计利,谓越无一仁又何也?所言自相矛盾矣。且夫天下曷尝有不计功谋利之人哉!若不是真实知其有利益于我,可以成吾之大功,则乌用正义明道为耶?其视贾谊之通达国体,真实切用何如耶? 班氏何知,知有旧时所闻耳,而欲以贬谊,岂不可笑!董氏章句之儒也,其腐固宜。虽然,董氏特腐耳,非诈也,直至今日,则为穿窬之盗矣。其未得富贵也,养吾之声名以要朝廷之富贵,凡可以欺世盗名者,无所不至。其既得富贵也,复以朝廷之富贵养吾之声名,凡所以临难苟免者,无所不为。岂非真穿窬之人哉!是又仲舒之罪人,班固之罪人,而亦敢于随声雷同以议贾生,故余因读贾、晁二子经世论策,痛班氏之溺于闻见,敢于沦议,遂为歌曰:驷不及舌,慎莫作孽!通达国体,刘向自别。三表五饵,非疏匪拙。彼何人斯?千里之绝。汉廷诸子,谊实度越。利不可谋,何其迂阔!何以用之?皤须鹤发。从容庙廊,冠冕佩玦。世儒拱手,不知何说。 5.李贽的作品诗歌《诗画》原文是什么诗 画东坡先生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升奄曰:“此言画贵神,诗贵韵也。 然其言偏,未是至者。”晁以道和之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其论始定。卓吾子谓:改形不成画,得意非画外!因复和之曰:“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 杜子美云:“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此诗中画也,可以作画本矣。 唐人画《桃园图》,舒元兴为之记云:“烟岚草木,舅带香气。熟视详玩,自觉骨戛青玉,身入镜中。” 此画中诗也,绝艺入神矣。吴道子始见张僧繇画曰:“浪得名耳。” 已而坐卧其下,三日不能去。庾翼初不服逸少,有家鸡野鹜之论,后乃以为伯英再生。 然则入眼便称好者,决非好也,决非物色之人也,况未必是吴之与庾,而何可以易识。噫!千百世之人物,其不易识,总若此矣。 6.李贽的作品诗歌《诗画》原文是什么诗 画 东坡先生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升奄曰:“此言画贵神,诗贵韵也。然其言偏,未是至者。”晁以道和之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其论始定。卓吾子谓:改形不成画,得意非画外!因复和之曰:“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杜子美云:“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此诗中画也,可以作画本矣。唐人画《桃园图》,舒元兴为之记云:“烟岚草木,舅带香气。熟视详玩,自觉骨戛青玉,身入镜中。”此画中诗也,绝艺入神矣。吴道子始见张僧繇画曰:“浪得名耳。”已而坐卧其下,三日不能去。庾翼初不服逸少,有家鸡野鹜之论,后乃以为伯英再生。然则入眼便称好者,决非好也,决非物色之人也,况未必是吴之与庾,而何可以易识。噫!千百世之人物,其不易识,总若此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