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白鹭的诗句有哪些1. 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千秋节宴》李隆基 唐 2. 连沙飞白鹭,孤屿啸玄猿。---《三月曲水宴得尊字》卢照邻 唐 3. 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初夏日幽庄》卢照邻 唐 4. 迸水惊愁鹭,腾沙起狎鸥。---《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卢照邻 唐 5. 白鹭亦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白鸠辞》李白 唐 6.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秋浦歌十七首》李白 唐 7. 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李白 唐 8. 白鹭行时散飞去,又如雪点青山云。---《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李白 唐 2.描写“白鹭”的诗句有哪些1、唐·张志和 《渔歌子》 原文选段: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释义: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 2、唐·杜甫 《绝句》 原文选段: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释义: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唐·刘禹锡《白鹭儿》 原文选段: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释义: 白鹭儿,品格最高尚。新长出的洁白羽毛雪都比不上,许多禽鸟大声喧嚷它却独自凝眸沉寂。它孤独地睡在荒僻茂盛的野草中,久久地卓然特立于潺潺泉水里的石上。当前山烟云消散的时候,它就展翅迅飞于辽阔的碧空。 4、唐·白居易 《白鹭》 原文选段: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释义: 为什么水边的两只白鹭,不用为变老而发愁呢。 5、唐·李白 《白鹭鸶》 原文选段: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释义: 白鹭飞到秋天的水中,独自飞翔就像下坠的白霜。 3.形容白露的诗句有哪些1.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 《南湖晚秋 》 唐五代·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但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3. 《杂诗 》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4. 《情诗 》魏晋·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5.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4.描写“白鹭”的诗句都有哪些1. 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 2.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4.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5.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 箬岘东池 白居易 箬岘亭东有小池,早荷新荇绿参差。 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 翻译: 横玉山附近有个小池塘,荷花参差不齐的开在里面。晚上有人拿着火把经过,把在里面七夕的白露惊吓飞起。 2.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迎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3. 白鹭 白居易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翻译: 还没到40岁就很衰老了,我有太多的愁事而白了头发, 为什么水边上两只白鹭,没有愁事也白了头呢? 4.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翻译: 黄莺在开满红花的树上乱啼叫,水平如镜的湖边长着青青的小草,白鹭在湖面上翻飞。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游人心情舒畅。几只画船吹着箫,打着鼓踏上了归途。 5.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 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 一行白鸳飞上了高高的蓝天。 窗口正对着岷山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来自江苏的万里航船。 5.关于白露的诗句有哪些1、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杜审言《七夕》 2、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3、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颜粲《白露为霜》 4、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团。——白居易《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 5、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羊士谔《寄裴校书》 6、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7、凭栏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8、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李白《秋夕旅怀》 9、看取庭芜白露新,劝君不用久风尘。 ——郎士元《送张光归吴》 6.描写“白露”的诗句有哪些《南湖晚秋》 唐五代·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7.关于“白露”的诗句有哪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李白《玉阶怨》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马戴《灞上秋居》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李白《长相思三首》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玉阶怨》 唐代: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的这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表现出人的仪态、身份,有人有神。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的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作品没有声嘶力竭之弊,却有幽邃深远之美,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漫天的诗思充满全诗,却又在字句间捉摸不到,含思婉转,余韵如缕。 《灞上秋居》 唐代: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此诗纯写闭门寥落之感。整首诗篇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而诗人孤独凄苦的心情也随之更进了一层。“寒”与“独”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最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8.有关“白露”的诗句有哪些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出处:《蒹葭 》 释义: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 2.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出处:《南湖晚秋》白居易 释义:描绘了白露秋风夜,天气逐渐转凉的风景。初秋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茎叶或花瓣上,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得名“白露”。 3.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出处:《杂诗》左思 释义: 秋风为什么这么凛冽寒冷, 洁白的露水都化作了清晨的霜 4.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出处:《白露》杜甫 释义:白露在甘子上一团团的,清晨骑马散心。 5. 登临何事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出处:《郡中即事三首》羊士谔 释义:出了什么事见到了琼枝,白露在黄花上绕着篱笆。 6. 皇天无一雨,白露只明朝。 出处:《白露》章甫 释义:天空没有雨,白露只有明天早上才有。 7. 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 出处:《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钱起 释义:向着背离青山的地方出发,在白露时节吟诗。 8. 茅屋空山暮,荷衣白露浓。 出处:《药堂秋暮》钱起 释义:日暮,在空山的茅屋,周边的荷叶上起了露水。 9. 白露蚕已丝,空林日凄清。 出处:《卧疾,答刘道士》钱起 释义:白露时节蚕已经吐丝,空旷的林子里阳光暗淡。 10. 坐惜牛羊径,芳荪白露滋。 出处:《赠邻居齐六司仓》钱起 释义:停下来观赏牛羊踩出来的小路,白露滋润着芳荪。 9.形容白露的诗句有哪些《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南湖晚秋 》 唐五代·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但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杂诗 》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情诗 》魏晋·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