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有唐代诗人吗

1.【唐诗和宋词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唐诗代表人物:唐代初期的代表人物是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在初唐的后期,出现了两位重要诗人:陈子昂和张若虚.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此时诗坛群星辉映.王维和孟浩然善于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盛唐有一些诗人,善于写边塞生活,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祖咏等.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他的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的表现技巧,把乐府诗的写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他是一位富于想像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又由于他性格开朗豪放,他的诗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他纯然是一位天才的诗人.当时另一位伟大诗人,是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唐代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像他那样深广地反映安史之乱的历史,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唐诗到杜甫是一大转变,题材转向写时事、写底层百姓的生活;写法上采用叙事和细节描写,在叙事和细节描写中抒情.唐代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韩愈、孟郊和李贺是一个流派;另一个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主.他们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之用.晚唐时出现了大量写得非常好的咏史诗,杜牧、许浑是代表.晚唐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李商隐.李商隐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惊人的才华,开拓出一个充满朦胧、幽约的美,让人咀嚼回味的诗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峰.宋词代表人物: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晏殊、欧阳修、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范仲淹、苏轼、辛弃疾、岳飞等.。

2.词语 唐代诗人和宋词各有哪些代表人物

唐诗:

浪漫主义代表--李白.(人称诗仙。特点大气 富有想象力.浪漫。比如望庐山瀑布..比如月下独酌..比如将进酒..)

现实主义--杜甫.(诗圣。他的诗称为"时史"因为一生关心民众疾苦嘛。比如三吏.三别。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山水田园派--王孟 (王维和孟浩然)

边塞派--王昌龄(他的诗也不错)、高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很有气势厄..)

晚唐--李商隐(呵呵..很喜欢他 喜欢这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还有这个..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农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哦.对了。他和杜牧并称"小李杜"..李白和杜甫是"大李杜"嘛。杜牧还是多不错的。)

宋词:

豪放派--苏辛(苏轼和辛弃疾)

(苏轼我很喜欢了。算作豪放派绝对够实力比如赤壁赋。..但是苏轼也是个很有性情的人。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的对亲人的思念 对未来的希冀..比如记承天寺夜游里被贬后的抑郁乐观相加杂的心情。.比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里的深情。比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淡淡的无奈与忧伤。..)

(辛弃疾也很不错啊。喜欢他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很壮阔的军营场面..写得豪气又不缺细致.也表达了作者的报国壮志。不仅是个好词人,也是个骁勇善战的好将军)

婉约派--李清照 .柳永

(李清照 .历史上都少见的才女..婉约自然比其他男词人更胜一筹..基本首首都是好词。所以我也就不介绍了 ..)

(柳永。本来是写词给青楼女子唱的..由于当时很流行..居然名垂千古了..真不错啊。)

另外提一个 .李煜.(南唐后主。只爱诗词美人..结果国破人亡.沦为阶下囚..但是他的相见欢..虞美人..都还是很有名呢.个人很喜欢这首 :

3.唐代有哪些诗人

唐代有名有姓的共有2536名诗人。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初唐“四杰”:王勃、洛宾王、卢照邻、杨炯。

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

中唐:柳宗元 ,孟郊 ,韩愈 ,白居易 ,卢纶, 李贺,李益 ,刘禹锡, 贾岛, 张继, 韦应物 ,李坤,元稹 ,张祜 ,杜秋娘 ,张籍 ,戴叔伦, 顾况 。

晚唐:李商隐,杜牧。

1、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出生于当时唐安西大都护府所在的碎叶城(今吉尔斯坦境内)。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2、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

3、王昌龄(约690-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

4、岑参(715-770),南阳人,一说湖北江陵人,少时隐居河南嵩阳。天宝三年进士,初为小官,后做过嘉州刺史等官,世称“岑嘉州”。诗以写边塞生活著称,与高适齐名,合称“高岑”。

5、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4.大家好,请问是不是只有唐代和宋代才有诗人

唐诗兴盛的原因

唐诗兴盛的原因

清代乾隆皇帝年间,曾经编纂《全唐诗》,收录唐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诗人约二千二百多人,由此可见唐诗兴盛的情况。唐诗兴盛的原因,可以约略归纳为下列四种:

一、帝王的提倡:

唐代很多帝王极力提倡唐诗的写作,对诗人非常礼遇,使诗人的地位大大的提高,无形之中也鼓励了文人从事诗歌的创作,促进唐诗的兴盛。

二、科举的影响:

唐代以科举取士,诗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使天下的读书人把写诗当作参加考试,求取功名的途径,诗人不断提升写诗的技巧,使唐代的诗歌的成就比前几代进步很多。

三、诗的写作范围扩大:

唐代以前的诗歌,大多数是描写贵族生活,作者大都是贵族,或是围绕在贵族身边的读书人,所以写作的范围比较狭窄,题材比较单调贫乏。但是到了唐代,写诗几乎是全民运动,作者来自各个不同的阶层,描写的内容丰富多变,使唐诗的作者由贵族普及到民间,唐诗的内容从描写少数的贵族生活,扩充到反映多数人的生活,唐诗与人民的距离更接近,更多人喜欢读诗、写诗。

四、诗歌本身的发展:

诗歌的发展,从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因为声律之说的兴起,在唐代有了平仄与押韵更严格的绝句、律诗,加上原来的古诗,形成唐诗三种主要的体裁。唐代的诗人大量写作这三种体裁的诗,使唐诗兴盛。

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继唐诗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尽管历来毁誉不一,但普遍的看法是:宋诗的成就远在元、明、清各代诗歌之上,自唐以后,能够与唐诗对垒的只有宋诗堪与,唐以后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没有超出唐宋两大派别以外的。到宋诗,由於理学的沉潜、宋文化的深静,而益使诗作更趋向意境与理趣之高妙方向发展

宋词兴盛的原因

词到了宋代,继承著晚唐、五代词体初兴的机运,在那三百年中

经过许多天才作家的努力创作,发扬光大,终获得光辉灿烂的成绩

当时各阶层的人,都有作品流布,可见创作是旺盛的。由於在当时

士大夫眼里,存在道统文学观念,轻视词,所以流传和保存下来的作

品远不及唐诗之多。这可以想见宋词散失的定然不少。

宋词像唐诗一样,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艺术花朵之

一。唐是诗的黄金时代,而宋则是词的全盛时代。宋词兴盛的原因,

言其大者,约有几点:

一、城市的繁华,歌舞的宴乐 词是一种合乐的给人歌唱的曲辞

词在宋代既是诗歌,又有积极的音乐实用功能。那时,词有广泛的

用处,朝廷盛典,士大夫筵宴,离人送别,娼楼妓女卖唱,和鼓子词

及诸宫词的歌唱部分,都使用了词,白话小说话本中,也杂用不少唱

词。由於特殊的音乐功能,使宋词能普及於民间。北宋的汴京,南宋

的杭州,是极度繁荣的大都市,工商业发达,君臣上下,生活奢侈,

在各种歌舞娱乐艺术蓬勃生长中,词的用处越广泛,词的发展便越增

快。

二、词体本身的历史发展 词由晚唐、五代而入宋,恰好是青春

的少年时代。它的幼小生命正待发展,它的前进,正待创造。小令虽

在五代开了花,词运还在初期。抒情写恨的内容,虽在西蜀、南唐词

人笔下,成就了许多名篇,但那些伤时、吊古、说理、抒情、写景、

咏物以及感伤国事、歌咏田园各个方面,都有待词人去开拓、创造。

三、君主贵族的偍倡 词是最流行的新诗体。君主贵族,竞趋风

向,或能妙解音律,自制新篇;或是提倡奖励,拔识词人。因此士子

以此干禄,奸佞以此献媚。在此种名利诱惑下,上下从风,自然作者

日众,促进宋词的发展。

元代兴盛的是散曲。

5.宋词都是宋代诗人写的吗

不是。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6.唐朝的诗人有哪些

1)李白:把浪漫主义诗歌推向最高峰,诗仙。

(2)杜甫:把现实主义诗歌推向最高峰,诗圣。 (3)白居易:现实主义大诗人,深入浅出,看以寻常最奇倔,成如容易却艰辛。

(4)王维:诗佛。以画入诗。

达到了另一种不可企及的高度。 (5)张若虚:一首《春江花月夜》笑傲一生,“以孤篇压倒全唐”。

(6)韦应物(737-791?),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末年曾在宫廷担任过玄宗的侍卫官,早年为人任侠,狂放不羁,后来发奋读书考中进士。因做过苏州刺史。

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7)高适(702-765),字达夫,德州莜(今河北景县)人,少潦倒落拓,四十岁后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县尉,不久即辞去,后来在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幕中掌书记,接触了大漠神奇风光和戍边士卒的艰苦生活。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与岑参齐名,也称“高岑”。

(8)岑参(715-770),南阳人,一说湖北江陵人,少时隐居河南嵩阳。天宝三年进士,初为小官,后做过嘉州刺史等官,世称“岑嘉州”。

诗以写边塞生活著称,与高适齐名,合称“高岑”。 (9)李贺(790-816)唐诗人。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 。

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韩愈曾为之作《讳辩》。和沈亚之友善。

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

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但也有房间雕琢之病。

有《昌谷集》。 /s?tn=baidu&ct=0&ie=gb2312&bs=%C0%EE%BA%D8%BC%F2%BD%E9&sr=&z=&cl=3&f=8&wd=%C0%EE%BA%D8 (10)顾况(约725-约814),字逋翁。

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肃宗至德二年进士。

曾官著作郎,因讽刺权贵,被贬为饶州司户。后携家隐居润州延陵茅山,自号华阳真逸。

善画山水,诗平易流畅,比较注意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严羽称其有盛唐风骨。

7.唐朝的诗人和宋代的诗人有哪些

唐朝诗人有:杜甫,杜牧,杜审言,杜秋娘,杜荀鹤,李白,李商隐,李颀,李益,李频,李端,王维,王昌龄,王建,张九龄,张藉,张乔,张祜,张泌,刘长卿,刘禹锡,刘脊虚,刘方平,柳宗元,柳中庸,孟浩然,孟郊,崔颢,崔曙,沈期,沈全期,邱为,綦毋潜,常建,岑参,元结,韦应物,陈子昂,韩愈,白居易,高适,唐玄宗,骆宾王,宋之问,钱起,韩翃,戴叔伦,卢伦,司空曙,许浑,温庭筠,马戴,崔涂,韦庄,僧皎然,祖咏,皇甫冉,元稹,薛逢,秦韬玉,裴迪,权德舆,贾岛,金昌绪,西鄙人,贺知章,顾况,朱庆余,等等 宋朝诗词人有:李清照,李玉,李之仪,李邴,李甲,李重元,李元膺,苏轼(苏东坡),苏洵,苏辙,晏殊,晏几道,黄庭坚,黄孝迈,黄公绍,陆游,陆淞,陆睿,刘一止,刘过,刘辰翁,刘克庄,柳永,王沂孙,王观,汪藻,秦观,张孝祥,张先,张抡,张元干,张镃,张炎,章良能,陈克,陈亮,陈与义,晁补之,晁端礼,周密,周邦彦,周紫芝,赵佶,赵令畤,朱服,朱嗣发,韩缜,韩疁,韩元吉,潘牥,潘希白,钱惟演,范仲淹,舒亶,毛滂,时彦,宋祁,欧阳修,贺铸,叶梦得,蔡伸,万俟咏,徐伸,田为,曹组,廖世美,吕滨老,鲁逸仲,岳飞,程垓,袁去华,范成大,辛弃疾,姜夔,严仁,俞国宝,史达祖,卢祖皋,吴文英,蒋捷,彭元逊,姚云文,等等。

8.唐朝诗人有哪些,要有简介

骆宾王(约638—约684) 今浙江义乌人。

唐初文学家。从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曾经当过侍御史,这在当时算是很大的官了,可当了没多久就得罪了很多人,进了监狱。

获释后,被贬到浙江临海当县丞。擅长写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笔调高昂,风格雄放。

与当时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合称“初唐四杰”。 李峤(约645—约714) 今河北赵州赞皇人,唐朝诗人。

唐高宗时考中进士,先后见过高宗、武后、中宗三朝皇帝,当过中书令。他的诗多数以风、月、雨、露为题材,语言清新,讲究声律,当时很有名气。

贺知章(659-约744) 今浙江萧山人,唐朝诗人。他性格狂放,喜欢喝酒,自称“四明狂客”,是李白的好友。

武则天女皇期间考中进士,当过太子宾客、秘书监等官,晚年退休还乡后当了道士。少年时就以写诗而闻名,特别擅长写景诗和咏物诗。

他的诗清新通俗、意境优美。他的书法也很有名,草书和隶书写得特别好。

王之涣(688-742) 字季淩,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

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他的诗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风格也相似,内容大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热情进取的人生观。

孟浩然(689-740) 今湖北襄阳人。比李白大十二岁,是李白所敬仰的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读书做诗。四十岁时到京城长安考进士,没有考中,非常失意,回家后仍然过隐居生活。

他的诗以写田园隐逸生活为主,诗风恬静淡远。著有《孟浩然集》。

王翰 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唐朝诗人。

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

王昌龄(约698-约756) 今陕西西安人。唐朝诗人。

当过几任小官,但屡次被贬官。他以写边塞诗闻名,抒情诗也同样脍炙人口。

他的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著有《王昌龄集》。

王维(约701-761) 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著名诗人。

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

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在今甘肃静宁,出生于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青年时期曾经游历各地,结识了许多朋友。

李白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精通剑术,一心想为国家建功立业。他一生曾两次做官,结果不是遭宦官排挤,就是被皇帝流放,很不得志。

他写的诗,风格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很有艺术感染力。后人称李白为“诗仙”。

高适(约700-765) 字达夫,今河北景县人。唐朝诗人。

他早年过着流浪的生活,很不得志。他比较熟悉边塞风光和军队生活,他的诗多反映当时的边疆形势和士兵疾苦。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今河南巩义人。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早年漫游南北各地,途中结识了李白等许多朋友。曾两次去京城长安赶考,都没有考中。

杜甫一生有很大的抱负,可惜没有机会实现。他曾经当过左拾遗,在皇帝身边工作,不久便因为仗义直言,触怒了皇帝,被免除了官职。

安史之乱时,他到处颠沛流离,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四川成都西郊建了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当时镇守剑南的节度使严武见杜甫很有才能,就请他担任参谋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

严武死后,杜甫生活失去了依靠,又开始四处漂泊,五十九岁时死在长沙去岳阳的船上。杜甫的诗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全面反映了唐朝社会从繁荣走向衰败的过程,赢得了“史诗”的称誉。

他的诗题材多样,富于变化,风格深沉抑郁,语言抑扬顿挫,耐人寻味,到达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著有《杜工部集》。 孟郊(751-814) 字东野,今浙江德清人。

唐朝诗人。年青时隐居嵩山,性情耿直,很少与人来往。

年近五十才中进士,做过小官。他是韩愈最赏识的诗人,但一生穷困潦倒,被成为“穷酸孟夫子”。

他的诗大多抒写胸中不平,倾诉穷愁孤苦的心情,也反映了一些民间疾苦。他善于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诗风朴实深沉,语言精练。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今山西运城人。二十五岁中进士。

当时唐顺宗希望依靠翰林学士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革新损害到宦官的利益,握有兵权的宦官迫使顺宗让位于宪宗,王叔文被杀。

参与革新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先后贬至邵州、永州、柳州。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尤其有名。他的诗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贾岛(779-843) 字浪仙,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

早年屡试进士不中,曾出家当和尚,所以他的诗多数描写荒凉、孤寂的意境。他写诗注重炼字炼句,以苦吟诗人著称。

传说,贾岛骑着毛驴进京赶考,一边行路,一边吟诗。当时他想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其中的“敲。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