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意境插花

1.有意境的关于花的诗句

40首关于花的古诗词

1.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

3.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贺之章《望人家桃李花》)

4.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5.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杜甫《十二月一日》)

6.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性》)

7.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

8.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9.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欧阳修《舞春风》)

10.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

11.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12.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13.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杜牧《杏园》)

14.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

15.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徐陵《侍宴》)

16.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17.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18.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19.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

20.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21.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洛宾王《晚泊》)

2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王维《临湖亭》)

2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4.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姜夔《湖上偶居杂咏》)

25.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杜甫《为农》)

26.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刘长卿《留题李明府溪水塘》)

27.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28.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壮(杜甫《暮春》)

29.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至剡中》 =

30.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郑喑《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31.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32.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岑参《送杨子》)

33.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陈克《豆叶黄》)

34.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35.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36.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37.玉容寂寞泪栏杆,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38.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39.寂寂空庭春欲晓,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40.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

2.什么是插花意境,给些插花意境的句子,各位大神帮下忙额

插花作为一种艺术。

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千百年来历久不衰。深为人们群爱,除了它的色彩和造型的装饰趣味给人以美感之外,还取决于它非常广泛的题材内容,以及深含其间的思想。

具有思想内容的插花作品,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景物插花的意境表现 这类题材主要是表现大自然的景物和园林景色,就像是—幅风景图画,对美景作夸张的描写。

例如,在观水乡风情的插花《牧牛图》图中一枝老柳依着山石临水倾斜,丝丝缕缕迎风摆动,似溪畔野树,古朴自然。溪中牧童、水牛的摆件.更进一步渲染了小溪人家的田园气息。

它的意境显而易见。 又如《荷塘即景》,是表现荷花池—隅的插花,摹拟池内荷花和其它植物生长的自然姿态,高低错落,又有菖蒲参插其间。

这种作品具有仿真效果,能够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憧憬。景物插花的表现手法多样,内容活泼,吸取园林设汁和盆景装饰的精华,与山石和人物、动物、建筑等摆件为伍,生动感人,内涵丰富。

自然形体插花的意境表现 自然形体插花,可以从具体和抽象两个方面来表现: 具体表现,就是用摹拟的手法来表现植物自然生长的形态。当然在摹拟中要去粗存精,有选择地取舍。

如《秋菊傲霜》,所表现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自然物体,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而意境却很明显。 抽象表现,就是运用夸张和虚拟的手法来表现客观事物。

表现的对象没有明确的限制,可以拟物,也可以拟人,但不要塑造模型,不可照搬照套。例如《舞》,就是用插花来表现人的优美舞姿,意境也从舞字开始产生,中间长长的竹制花器代表人体,几枝三角花枝条左右横斜,好似古代仕女舞动的长袖,情趣甚浓。

抽象表现的插花意境,主要是在似像与非像之间。 传统插花的寓意表现 传统插花,往往根据花卉的生物特性,赋予象征意义。

例如,把松、竹、梅合插在一起,誉为“岁寒三友”。用竹子和菊花合插,称为“竹菊傲霜”。

将梅、兰、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还有一些插花非常注重口彩,如用玉兰和海棠、牡丹合插。

称作“玉堂富贵”。用爵杯插鸡冠花,称为“加官进爵”。

这种插花的意境,是由花材的名称和花材生长特性所决定的,其造创并无严格要求。 出处: 插花艺术从其特点和艺术形式上通常分为东方插花艺术和西方插花艺术两种。

西方插花侧重于以大量的鲜花插成装饰效果好的图案式,突出人为的理性的整齐的造型,东方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其风格主要以体现花材的自然美、线条美和意境美为主要目的,而意境的创作是中国插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根源于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儒、道、佛文化所追求的自然境界,融入了中国诗、画的文化内涵,因此,意境的美是中国插花艺术对世界插花艺术的贡献,也是中国插花设计创作中的难点。意境的深浅又是衡量中国插花艺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因此,中国的插花艺术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离开这一基本的根基,理解和掌握好这一点对插花创作者是至关重要的。

意境的诠释 中国插花艺术根据用途可以分成商用插花和艺术插花两种,商用插花大多讲究外型整齐,花色丰富数量多,以装饰为主要目的,外型侧重于西方插花风格,不能作为中国插花的代表,而艺术插花则突出了中国插花的特点,是中国插花艺术的典型代表。 中国艺术插花的重点就是意境的创作,“意境”原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性范畴,也是中国古典艺术极力追求的一种境界,它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

对意境理解,古代文人、艺术家各有不同的理解,如宋代诗人苏轼之“意与境会”,《二十四诗品》中提及的“思与境谐”、中国画所追求的“形似”之上的“神似”及书法艺术追求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等,说的都是“意境”。尽管从不同的角度其说法有所差别,但可以统一到一点,那就是要求主体感情世界与客体物质世界的相通、契合,按照现代《辞海》的解释,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两者是相符合的。花好月圆鲜花,或借鉴以上各种艺术的理论或借鉴创作手法作为基础,因此可以将艺术插花中的意境理解为:插花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与按照主题所插出的插花造型共同构成艺术插花的意境,二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插花人人可为,而作品的效果却千差万别。在我们所能欣赏到的插花作品中,有的作品让人看了印象深刻,流连忘返;而有的作品却不能给人留下印象。

有的作品自然朴实,简单、素雅,却能让人有美的感受;而有的作品虽然五彩缤纷,却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也即意境的差别所为。一件优秀的插花作品,必须有创新的造型。

正如香港著名插花艺术家钟玉冰所说的“插一盆好看的花并不难,因花朵本身已很美,但要将一些没有艳丽色彩或特殊形态的花材,插出特色,令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则须花更多心思。”做到这一点还只能算插花造型的优秀设计,更深层次的的美是在作品的主题引导下让人产生与作者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甚至受到启迪,产生“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较。

3.带意字的古诗词,最好是婉约派的,感情要悲戚,意境要优美.

浣溪沙 李清照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 意 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菩萨蛮 李清照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 意 看花难,西风留旧寒.玉楼春 红梅 李清照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 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小重山李清照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 意 过今春.临江仙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悦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 意 思,踏雪没心情.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李清照永夜恹恹欢 意 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 意 ,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不够我再找、希望可以帮到你。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