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东山的读后感

1.求一篇诗经中东山的读后感

《东山》是一首征人在解甲回家途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写主人公在回家途中悲喜交加的心情。写出了解甲归田之喜,反映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说明战争带给人民深重的灾难。

每章的开头,都是“我徂东山”等四句。这虽是音乐叠章的惯例,但就本篇各章的意义看,这种写法,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层层推进,反覆咏叹如一幅特写镜头,又如游丝窜起了诗中断断续续的想象,形成浑圆完美的艺术整体。

这篇抒情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来体现具体环境经历中的思想感情的。这篇诗不只形象地写了感官(所经、所见、所闻)接触到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写了人物的意识活动(所感、所想)。而意识活动,正是精神面貌的依据,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

2.求诗经中《东山行》赏析,急、拜托

〖诗经·国风〗

东 山

我徂东山 ,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蒙 。我东曰归 ,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 ,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

烝在桑野 。敦彼独宿 ,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 ,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蒙 。果臝之实 ,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 ,蟏蛸在户 。町畽鹿场

熠耀宵行 。不可畏也 ,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 ,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蒙 。鹳鸣于垤 ,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 ,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

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 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 ,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蒙 。仓庚于飞 ,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 ,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

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品评】

这首诗是远征士兵在解甲回来的途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表现了古代人民对长期征战的厌恶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旧说《东山》是周公东征归来为慰问战士而作的,这与诗的内容、情调不相符,但与周公东征的事有关或许可能。旧注根据《尚书大传》: “ 周公摄政,二年东征,三年践奄 ” 和《孟子》: “( 周公 ) 伐奄三年讨其君 ” 的记载,认为这首诗涉及的是周公镇压奄国叛乱的战争。未知是否。

这是国风中最出色的抒情诗之一。写征人思前想后,内心活动很复杂。他既为自己生还,今后能过上和平生活而欣喜,又为自己走后,家园残破而万分担忧;然而对故乡深厚的爱,又给予他重建家园的勇气和信心。再者,诗中写征人对妻子的怀念,无论是从妻子方面设想,还是从自己方面着笔,都不是泛泛写来,而是借助一些看来是琐屑的,实则是细腻的描述,来抒发自己对妻子那种朴实而深厚的情意,非常真实。

3.翻译并赏析《东山》

这是译文了,后面是赏析:)~

我从征去东山,很久未回家。现在我从东方返回,细雨弥漫。我在东方说要回,我的心向往西方好伤悲。缝制一身新衣,不用再衔木棒。蠕动的毛虫,长期在桑林野外。卷缩成团独自睡,钻在兵车下。

我从征去东山,很久未回家。现在我从东方返回,细雨弥漫。瓜蒌的果实,挂在房檐上。土憋虫在屋里跑,喜蛛在门上结网。田舍旁的空地变成野鹿的活动场所,还有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这并不可怕呀,倒使人更加思念呀!

我从征去东山,很久未回家。现在我从东方返回,细雨弥漫。鹳鸟鸣叫在小土堆上,妻子唉叹在屋里。清除走障碍物,我家征人要到了。圆圆的苦瓜,长久放在柴堆上。自从我们不相见,到今天已经三年。

我从征去东山,很久未回家。现在我从东方返回,细雨弥漫。黄莺正在飞翔,闪闪发光的羽毛。这人女子出嫁时,黄白色花马去迎娶。她的母亲为她系佩巾,繁多的仪式一个个。她新婚时非常美好,现在时间久了会怎样呢?

赏析:

《东山》是周公东征归来为慰问战士而作的,《东山》描写一人新婚不久就出外远征,多年未归的士兵回家途中思念家人的情景,表现了对战事的厌倦,对和平的生活的渴望。 相传本诗和周公东征奄国有关。征人随军东征已经很久了, 在这个阴雨蒙蒙的日子, 他终于踏上了回乡的路。“慆慆不归”一语透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限感慨,而“零雨其蒙”的景色则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愁惨气氛。诗歌的第一章写征人欣喜自己能够生还。他一听说要离开东方,心儿就飞到了西方的家乡,兴奋地想象自己不再从事征战。第二章写征人想象家园已经荒芜了,无人修剪的瓜篓爬到房檐上结子,土鳖在屋里跑来跑去,蜘蛛在墙角结网,场院上印着鹿迹,磷火飞来飞去。但这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这是他日夜思念的地方。第三章写他想象自己的妻子正在为思念他而叹息。第四章回忆三年前新婚时的情景,设想着重逢的欢乐。诗歌以十分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征人在回乡途中复杂的内心活动和对和平生活的热切渴望。 诗人回忆了战争生活的艰辛,却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他在途中想象家中的心理活动。想象着他出征以后家园的荒凉,想象妻子在家的盼望。种种悬想最后在接近家乡时,更联想到当年新婚的美好,而设问如今会怎么样呢?“其旧如之何?”这种担心,既表现敢他的渴望,又反映了对战争造成的阻隔的担心,因此,《东山》在表现征夫对家人的思念之外,又表达了对战争的看法。这是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特点之一。

4.“仓央嘉措诗经”读后感

东山顶上,一轮皎洁的明月冉冉升起,诗人心头,伊人娇媚的脸庞亦随之泛起。月华如练,白皙如恋人的面容;月色如水,妩媚温柔,恰似离人的眼眸。

自古以来,明月相思,一直是诗人们笔下永恒的主题。不必说晏殊“明月不谙离恨苦”的故作嗔怨,亦不必说欧阳修“此恨不关风与月”的欲说还休,又或者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嗟叹和哀愁,单说仓央嘉措同时代人纳兰容若那首《蝶恋花》吧。“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寥寥数语,便将月亮和相思息息相关的滋味道尽。纳兰这首词本是悼念亡妻之作,同样是悼亡,千年以前的苏东坡亦有“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样的断肠词。可见,对爱人的思恋,总是很容易在月夜里泛滥成灾。相思与明月,总有那么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仓央嘉措写下此诗时,虽然可能他心上的人儿并未去世,但定然是不在他身边的。且作为必须禁欲的“活佛”,能再见到“她”的希望,想必亦是渺茫的很。诗人的心是相通的,虽然语言不同,时代不同,但情圣们的感受却完全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曹雪芹亦曾将自己的泣血巨著《红楼梦》命名为《情僧录》,由此看来,由情圣到情僧,距离并不遥远。

有理由相信,此诗中的女主人公,可能就是仓央嘉措初恋的人儿。初恋是唯美的,初恋的人儿那娇羞而幽怨的面容,也如那温柔的明月,时时萦绕在诗人的心头。

“活佛”的心和凡人的心也是相通的。不难想像,面对天上的一轮明月,失意的单身男子,心头不由自主的浮现起初恋情人那楚楚动人的眼眸,该是何等的自然和富有诗意。

5.求诗经中《东山行》赏析,急、拜托

〖诗经·国风〗

东 山

我徂东山 ,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蒙 。我东曰归 ,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 ,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

烝在桑野 。敦彼独宿 ,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 ,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蒙 。果臝之实 ,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 ,蟏蛸在户 。町畽鹿场

熠耀宵行 。不可畏也 ,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 ,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蒙 。鹳鸣于垤 ,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 ,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

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 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 ,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蒙 。仓庚于飞 ,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 ,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

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品评】

这首诗是远征士兵在解甲回来的途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表现了古代人民对长期征战的厌恶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旧说《东山》是周公东征归来为慰问战士而作的,这与诗的内容、情调不相符,但与周公东征的事有关或许可能。旧注根据《尚书大传》: “ 周公摄政,二年东征,三年践奄 ” 和《孟子》: “( 周公 ) 伐奄三年讨其君 ” 的记载,认为这首诗涉及的是周公镇压奄国叛乱的战争。未知是否。

这是国风中最出色的抒情诗之一。写征人思前想后,内心活动很复杂。他既为自己生还,今后能过上和平生活而欣喜,又为自己走后,家园残破而万分担忧;然而对故乡深厚的爱,又给予他重建家园的勇气和信心。再者,诗中写征人对妻子的怀念,无论是从妻子方面设想,还是从自己方面着笔,都不是泛泛写来,而是借助一些看来是琐屑的,实则是细腻的描述,来抒发自己对妻子那种朴实而深厚的情意,非常真实。

6.】《诗经·豳风·东山》主要讲了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东征的故事

《诗经·豳风·东山》主要讲了(周公)东征的故事 《国风·豳风·东山》是《诗经》中的一首诗。

是一首先秦时代的华夏族诗歌。这是一篇表现战争题材的,抒情真致细腻的作品。

它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复杂真致的内心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第一章是对过往艰辛危险生活的回忆;第二章就是对家乡的变化与前途的猜测;第三章是主人公遥想家中的妻子,通过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更加突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怀念;第四章是男主人公继续沉湎于对往事的甜蜜回忆当中。

此诗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是丰富的联想,而每章首四句叠咏,构成了全诗的主旋律,回环往复地吟诵,不仅仅是音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情节与情感的推进。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