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西塘的诗句

1. 描写西塘的诗句

七绝 雨里西塘——梅玉荣

白墙灰瓦雨如烟,古意石桥月半弯。

碧柳丝丝垂旧事,为谁摇落为谁眠?

其二

桥头酒家唤钱塘,几代风雨亦寻常。

纵有灰鸭三白嫩,还输一脉水菱香。

其三

青石桥傍木廊旧,细柳阶边水阳楼。

小院真情休莫问,岂与花事竞风流?

西塘忆,最忆是长廊。千盏灯笼脂粉色,八方舟楫杜康香。依水看斜阳。

西塘忆,其次弄堂中。花雪斜飞青石板,跫音长送阁楼风。回首雨蒙蒙。

西塘忆,再次酒旗风。水色波光黄布旆,楼台庭榭小乌篷。何处不相逢。

答案来自网络~~

2. 描写西塘古镇风景的诗句

七绝 雨里西塘白墙灰瓦雨如烟,古意石桥月半弯。

碧柳丝丝垂旧事,为谁摇落为谁眠? 首波主打《唐宋元明清》,曲如其名,让听者瞬间犹如置身与书香的历史画卷中,不断翻开人们在脑海中留下的一篇篇怀古情结。在曲风上,更是极尽弦式RnC曲风之精华,不但有成名曲《西厢》、《昆明湖》的古韵意境,更是具备了“听两遍即会吟唱”的流行张力。

十足体现了后弦对这张专辑“高度流行”的定位。 专辑中的一半歌曲将会“非常上口”。

一改之前后弦歌曲好听难学的特点。可以预见,K歌市场中必又增添一首抢麦热播的怀古流行曲。

酷爱“驴”的后弦,喜欢在旅行中享受创作,往往会得到很多创作上的惊喜。 去年游历浙江古镇西塘,夜晚在河边欣赏对岸戏台的戏曲声色时,旋律灵感顿时油然而生,当场写下这首《唐宋元明清》。

《唐宋元明清》 词曲:后弦 (三百首偶尔路人念,谁把地上霜劝归我床前 ) 寒窗苦读瘦了谁的脸 兰亭有摘落在你案前 一卷空白 心照的人不宣 砚剩泪思念 二十四桥终别明月浅 藏头的诗不忍吐再见 抖下枕边灰 尾音还留回荡耳边 朦胧的月与你翻起 唐宋元明清的夜 瞒着谁滴的几册伤 我们轻轻唱 我颂七言你数六弦 唐宋元明情已别 回首灯火不见阑珊 只有寂寞在嘹亮 念藏头诗: 棠叶心事重 送行诗无用 远去故人容 明夜雨不懂 轻逝花落空 已隔几朝梦 别泪掩妆浓 去年剪春风 文章孤独借纸续断篇 残梦重温拓不回从前 一曲告别 丝竹废很多年 灰尘四五钱 笔锋眷恋我填《西江月》 琴心流连你叹《春去也》 惊醒诗中美 韵脚不倦哪怕遥远 朦胧的月与你翻起 唐宋元明清的夜 瞒着谁滴的几册伤 我们轻轻唱 我颂七言你数六弦 唐宋元明情已别 回首灯火不见阑珊 只有寂寞在嘹亮 茉莉花唱段:书中的茉莉花 ,凋谢后,只丢下这淡雅 朦胧的月与你翻起 唐宋元明清的夜 瞒着谁滴的几册伤 我们轻轻唱 我颂七言你数六弦 唐宋元明情已别 回首灯火不见阑珊 只有寂寞在嘹亮 (我,此生,不想再错过) 朦胧的月与你翻起 唐宋元明清的夜 瞒着谁滴的几册伤 我们轻轻唱 我颂七言你数六弦 唐宋元明清终须别 回首灯火不见阑珊 只有寂寞在嘹亮其一 长廊隐住廊桥梦,漫曲轻歌忘念归。 夜枕清流思若水,晓听软语满檐飞。

注:西塘乃吴根越角之地,吴歌越语总温柔。夜宿酒家名曰廊桥梦,临河木窗清风隔,雕花床上拢碧纱。

十分的古朴,甚喜之。 其二 桥头酒家唤钱塘,几代风雨亦寻常。

纵有灰鸭三白嫩,还输一脉水菱香。 注:三白泛指白水鱼、白米虾和银鱼。

嫩角指菱角。 其三 青石桥傍木廊旧,细柳阶边水阳楼。

小院真情休莫问,岂与花事竞风流? 注:水阳楼,西塘古旧。主人好金石竹刻、小女儿一心求画。

看主人家如今的恬适,不禁想起水阳楼的过去。存先人的旧物易,存先人的风骨难! 其四 桐村古渡沉桥影,烟拢长廊墨绛灯。

不是夜来非月色,清河与我共孤声。 其五 胥塘寂静如秋水,几盏花灯轻浅洄。

料得游人应记取,清流枕上梦同魂。 注:西塘古称胥塘。

永夜思绪亦如水,此时魂梦与谁同? 其六 淡我前生孤寂梦,行云逝水纵吴歌。 依依垂柳缠丝絮,绊入残塘又橹波。

3. “西塘古镇”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西塘古镇”的诗句有:1、画船愁过石塘西2、复近西塘曲3、明朝归路下塘西4、画船愁过石塘西5、君过西塘与问人6、柳塘烟起日西斜7、门在荻塘西8、雨涨西塘金堤斜9、莲塘馆西行人10、回塘绕郭西西塘古镇:西塘古镇属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捷,东距上海90公里,西距杭州110公里,北距苏州85公里。西塘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亦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获世界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西塘历史悠久,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017年2月25日,新晋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关于西塘古镇的诗句赏析画船愁过石塘西出自《浣溪沙》诗人:姜夔赏析:这首词写还家过年之情。过年是中国家庭天伦之乐的重要体现。

家往往是中国人人生理想的起点和躲风避雨的港湾。特别是对多年飘泊在外的游子,家的感觉异常温馨。

白石一生布衣,以清客身份依人篱下,辗转飘泊,除夕不能回家过年,已是常事。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除夕前五日,白石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当时白石移家杭州,依张鉴门下),途中经过吴松,遂作此词。

“雁怯重云不肯啼。”起笔写向空中。

大雁无声,穿过重云,飞向南方。南方温暖,对大雁来说,是一温馨的家。

长空彤云重重密布,雁儿心情紧张,故说“怯”字。但雁儿急于回家,一个劲往南飞,故不肯啼。

此一画面,恰成词人归心似箭的写照。妙。

“画船愁过石塘西”,次句写出自己。石塘,苏州之小长桥所在。

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又妙。

既是归家,又有何愁?原来是:“打头风浪恶禁持。”歇拍展开水面。

头指船头。恶者,甚辞,猛也、厉害也。

禁持,摆布也,禁,念阴平。都是宋人口语。

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人间有风浪猛打船头。

天上,有重云遮拦鸟道。又怎得令人不愁!然而,南飞之雁,岂是重云所可遮拦?归家之人,又岂是风浪所能阻挡?“春浦渐生迎棹绿”。

过片仍写水面,意境却已焕然一新。浦者水滨,此指河水。

河水涨绿,渐生春意,轻拍桨橹。虽云渐生,可是春之一字,冠于句首,便觉已是春波骀荡,春意盎然。

歇拍与过片,对照极其鲜明。从狂风恶浪过变而为春波荡漾,从风浪打头紧接便是春波迎桨,画境转变之大,笔力几于回天。

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诗)的突兀感和欣悦感。笔峰骤转,却不显得生硬,两相对照,只觉笔意轻灵,意境超逸。

时犹腊月,词人眼中之河水已俨然是一片春色,则此时词人之心中,自是一片温暖。“小梅应长亚门枝。”

下句更翻出想象。离家已久之词人,揣想此时之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

此一意境,何其馨逸,又何其温柔。小梅之句,颇似有一番喻意,暗示儿女之生长。

经年飘泊在外之人,每一还家,乍见儿女又长高如许,其心情之喜慰,可想而知。小梅应长亚门枝,正是这种人生体验之一呈现。

“一年灯火要人归。”结笔化浓情为淡语。

除夕守岁之灯火,一年一度而已矣。灯火催人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

一笔写出家人盼归之殷切,亦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此是全幅词情发展之必然结穴,于淡语中见深情。

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欢乐,以淡笔写浓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下片的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淡语写想法的浓情。

4. 关于”西塘夜色“的诗有哪些

1、细雨绵绵,那是江南的固有的梳妆剂,绵绵细雨,那是水乡独特的呢喃私语。在这阴雨连绵的日子,我带着一片湿露露的心境,去探访千年古镇--西塘。

2、西塘,古称胥塘、斜塘,又名平川。在春秋战国时代,西塘是吴越两国相争的交界地。妄想着美人西施曾在这里摇曳而过,悠悠地带着满腔思絮嫁到吴国的时候,会不会也是这般细雨霏霏、洒落着如此半明半暗的心境?想着想着,想得心底一片深幽……

3、雨季的西塘,象极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水粉画。雨滴石板路处处青麓色,吱呀乌篷船点点摇撸声。班驳古老而完整的明清建筑群落,一色的黑瓦盖顶,灰白石墙,沿河而建,依河而立,连为一体,弯延不断,幽远绵长。河道旁那古色古香的民居,延着长长廊棚,黑灰间重重叠叠,小船儿悠悠荡荡,俨然是一派古风犹然的情调。

4、千年间,这依旧的石桥拱弯如新月,依旧的桨声破水起细流,依旧的青瓦衬映灰墙居。依旧的依旧,走过千年,就象这脚下凸出的鹅卵石盈出的袅袅余音,映证着千年余留下的温柔、美丽还有纯净!

5、或许,不经意间,小巷中会偶遇一位西塘女子,穿着蓝花白底的蜡染小袄,头缠方格花巾,撑起油布伞,娉娉婷婷走来。那种韵味,正是江南女子所特有的温温的、柔柔的,让你心生些许情柔,丝丝入扣,不绵不断…… 象是戴望舒《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女子吧?在这古朴的街道、废残的墙垣中,带着丝丝幽怨,在细靡的纷雨中闪进充满浪漫与戚怀的弄塘里,那是怎样的一种别样情怀啊。

6、西塘人家的后院里没有花儿也没有草儿,沿河而建的民居后多是蓝染花布遮盖住的小舟,躲躲隐隐的藏着一舟深深水韵。许多古宅的屋檐上却有草儿,长长的飘着。据说,那是西塘先人灵魂附着的地方。草儿随雨摇摆着,被各式刻着美丽花纹的瓦当映着、盖着。风雨吹过,起起伏伏,那是西塘先人的灵魂在起舞吗?洒落下丝丝雨棉,是不是她们曾经的嫁衣?轻轻地舞裙,软罗地袖摆,给西塘多生一丝灵秀,让人们眼里如梦似幻的充浴着足足的似水柔情……

7、戴着斗笠的船夫吱吱呦呦地执起浆儿,划过两旁的黑瓦木制民居,洒着一身暮色雨霏,冲破水声泂泂,惊起袅袅炊烟。

阴阴的雨中丝丝不觉,恍然,天竟渐黑了。

8、阿婆开始在桥边的木雕食桌上摆起软软地水豆腐;阿公馄饨的香气淘淘地躲过精致的古梳妆台似的食台架子溜了出来;宅子里会忽然出来一位秀色依然的江南嫂嫂,向那孔方古钱似的千年镂空下水石板倒污水;狗儿们全然不顾行人是如何闯进他们的千年古韵中,在不到一米宽的弄塘中穿行嬉戏;偶尔有几只家猫在自家的门前倦尾盖头而睡……

9、夜色,携带着寂静悄然地临来西塘,古镇里偶有一两声悄悄地狗吠、鸭喘。沿河民居点燃了河道边上的红灯笼,似在招唤远方迷途的家人。那沃野古镇里的声声点缀、那流水暮色里的闪闪暗红,那种闲适情怀、那种遣绻宁静,那种平和摸样,那种异地风尘,那份淡然搅拌着丰富,感动着我痴迷的眸子,晃动我无欲无求的心灵,溶入江南的古风,我竟然和那氤氲的氛围无法区别……

10、西塘!就又一次怀着千年的古韵水声,静静睡去。

5. 形容西塘夜景美的句子有哪些

1) 乌镇内的古宅石板路由于常年雨水的冲洗,夹缝中长出绿色的苔藓,显示出岁月的留痕,但在这春意盎然气氛中,肃穆的古宅和冰凉的石板也被映衬出柔和的绿色来,与自然浑然一体。

2) 走在西塘的路上,踢着路边的石子静静的看着四周的安宁,绿水萦绕着白墙,红花洒落于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浅吟低唱。

3) 西塘的夜,端重而宁静,迷离的灯笼,会将浪游者的影子牢牢地拴在水边的廊柱上长椅上,就像拴住一张倦航的归帆,一只心底柔软的猫。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4) 几条幽深的巷弄,就像一页页古老的志书,述说着西塘古镇的沧桑。其中的石皮弄最值得玩味:粉墙黛瓦挤压出的一条又细又长的巷子,框出一片又细又长的天。

5) 西塘那小小的木褐色的船只在岸边,仿佛一个个小娃在床上睡觉,空空的烟雨长廊,如同一条条寂寞的小巷,给古雅的西塘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6) 江南因西塘而妩媚,西塘因水而灵秀。西塘之水源自春秋,裹着唐风宋韵,戴着明清星月,浩浩荡荡穿越千年红尘,沉淀在岁月流年里散发出迷人的风雅。

7) 西塘临街搭建的廊棚象一条乌龙与河道平行延伸,形成了独特景观;五光十色的现代商品与古街旧巷和谐相处,彰显了古韵今风。

8) 西塘乌蓬小船荡漾在碧波潾潾的河面,穿梭于各式桥洞,船上的游人与桥上行人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上下影接波底月,往来人渡水中天”的醉人画图。

9) 走进石皮弄,踏上那窄窄的幽深而神秘的石板路,屐声倥侗,如同穿越时空探寻红尘的久远。八珍糕,木捶酥,荷叶粉蒸肉,凸现特色饮食文化。西塘,一幅江南水乡水墨画,让人回味无穷。

10) 西塘有着古朴的建筑白色的墙壁青色的瓦片,瓦片上最好还长着一层毛绒绒的苔藓,一座座韵味十足的小阁傍水而建,水中摇曳着一艘艘灵巧的乌篷船。

11) 西塘的夜色更美,一盏盏一串串红灯笼将被点亮,融融的红光照亮了白墙青瓦,也在水里倒进了鲜亮的颜色,站在石桥顶俯瞰这两岸如梦似幻的街景,仿佛置身于梵高笔下流动的油画中。

12) 走进西塘,窄窄的弄堂,长长的廊棚,红红的灯笼,与紧挨的河道那一串串载满客人的木船,相映成为一幅古朴的画卷。

13) 融入到西塘的夜色中。两岸垂柳依依,残塘橹波荡漾,小桥流水人家,长廊蜿蜒曲折,此情此景比书上的“桐村古渡沉桥影,烟拢长廊墨绛灯”更令人陶醉。

14) 西塘的夜景,最美的应该就是墨色下沿河蔓延的红灯笼,悄悄为河道换上了这片红色的霓裳,伴来一阵微风,摇曳了水中的灯笼,也朦胧了游人的梦境。

15) 踏上西塘的拱桥,眺望来时的路,河水荡漾的红色,缠绕了长廊的石柱,为墨香十足的画卷系上了回忆的印记。

6. 描写西塘的好词好句,跪求

1、“乐国酒家”在烧香港与塘东街口,当年南社盟主柳亚子曾三宿于此,会友流连:“酒店当垆靓女妍,诗人于此醉三天。

唱和文友多清兴,乐国吟成刊一编。”2、杨可意是这样写西塘石皮弄的,“下雨时,雨水顺着巷子两边的墙,滴溜溜地滑过墨绿的青苔,躲进了古老青石板的缝隙中……”光这一句,就把石皮弄的特点写了出来;石皮弄也因此活了起来。

这样的细节,只有对石皮弄非常熟悉并且有一定感悟能力的人,才能写得如此灵动。 又比如,水是西塘的另一特点,杨可意在写摇船的时候,说“有时,两船并行,水波与水波之间就会相互打起架来,可爱得让人不禁想伸手掐它一下。

伸手一抚,咝——透心凉!”这种拟人化写法,把水波赋予人的性格,读来有趣可人。3、“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夕看多时。”

这就是形容最具代表性的送子来凤桥。始建于清康熙48年,1997年重建,其造型及结构别致,适于旅游观赏,为西塘重要景点之一。

在送子来凤桥西不远,是历史最悠久的环秀桥。这座拱桥建于明万历九年,距今近500年,跨当年的小桐、北翠两圩,是西塘镇上最早的高桥。

桥上有幅对联:“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描写了过桥的两种方式。乘船是从碧玉环中过,步行则是人步彩虹带上行了。

桥南建有小亭,名曰“环秀亭”。亭上由副对联:“环秀桥畔水增色,断虹廊前月多辉”。

7. 描写绍兴、乌镇东栅、西塘夜景诗句

1、《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宋代: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2、《山寺夜起》

清代: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3、《夜景》唐代:韦庄

满庭松桂雨馀天,宋玉秋声韵蜀弦。乌兔不知多事世,

星辰长似太平年。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捣暮烟。

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4、《夜景又作》

唐代:郑畋

铃绦无响闭珠宫,小阁凉添玉蕊风。

枕簟满床明月到,自疑身在五云中。

5、《菩萨蛮(夜景)》

宋代:史达祖

梨花不碍东城月。月明照见空兰雪。雪底夜香微。褰帘拜月归。

锦衾幽梦短。明日南堂宴。宴罢小楼台。春风来不来。

6、《北窗竹石》

唐代:白居易

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况临北窗下,复近西塘曲。筠风散馀清,苔雨含微绿。

有妻亦衰老,无子方茕独。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7、《送陆畅》

唐代:张籍

共踏长安街里尘,吴州独作未归身。

昔年旧宅今谁住,君过西塘与问人。

8、《荻塘西庄赠房元垂》唐代:张光朝

门在荻塘西,塘高何联联。往昔分地利,远近无闲田。

水国信污下,霖霪即成川。苗稼尽淹没,兹乡独丰年。

家肥待亲懿,人乐思管弦。日晏始能起,盥漱看厨烟。

酝酒寒正熟,养鱼长食鲜。黄昏钟未鸣,偃息早已眠。

何意久城市,寂寥丘中缘。俯仰在颜色,区区人事间。

忆昔炎汉时,乃知绮季贤。静默不能仕,养老终南山。

9、春日野行

唐代:温庭筠

雨涨西塘金堤斜,碧草芊芊晴吐芽。野岸明媚山芍药,

水田叫噪官虾蟆。镜中有浪动菱蔓,陌上无风飘柳花。

何事轻桡句溪客,绿萍方好不归家。

10、《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宋代: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