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形容奸诈卑鄙的人的诗词1、宋·邵雍《小人吟》 小人无节,弃本逐末。喜思其与,怒思其夺。 白话释义:卑贱的人是不讲气节的,他们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喜欢想起给与别人的帮助或东西,厌恶想起对别人的强取。 2、《诗经·小雅·巧言》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既微且尰,尔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白话释义:夸夸其谈说大话,口中吐出力不费。巧言动听如鼓簧,厚颜无耻行为卑。究竟那是何等人?居住河岸水草边。没有武力与勇气,只为祸乱造机缘。腿上生疮脚浮肿,你的勇气哪里见?诡计总有那么多,你的同伙剩几员? 3、《诗经·国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白话释义:看那老鼠有张皮,却见有人没威仪。却见有人没威仪,为何还活不倒毙!看那老鼠有牙齿,却见有人无廉耻。却见有人无廉耻,活着不死等何时!看那老鼠有肢体,却见有人不懂礼。却见有人不懂礼,何不赶快就断气! 4、《论语·述而》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白话释义: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5、《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迎春的判词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白话释义:“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和迎春的苦难。 2. 形容“厚颜无耻”的词语有哪些形容“厚颜无耻”的词语有卑鄙龌龊、卑鄙无耻、出乖露丑、狗彘不如、厚颜无耻。 1、卑鄙龌龊[bēi bǐ wò chuò]:形容品质恶劣,导心不正,言行肮脏。 例句:、这种人卑鄙龌蹉到了极点,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 2、卑鄙无耻[bēi bǐ wú chǐ]: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例句:我卑鄙无耻、蛮横残忍,等等等等。 3、出乖露丑[chū guāi lù chǒu]:指在人前出丑。 例句:你这样数落我,想让我出乖露丑啊! 4、狗彘不如[gǒu zhì bù rú]: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 例句:你这狗彘不如的万恶败类,你在千秋的青史上是要永远受着万代的唾骂的呵! 5、厚颜无耻[hòu yán wú chǐ]: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例句:那个叛徒贪生怕死,厚颜无耻的嘴脸,令人厌恶。 3. 形容人厚颜无耻的成语卑鄙龌龊 形容品质恶劣,导心不正,言行肮脏。 出处: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他们里面的坏人,的确是天地间最坏的东西。背信弃义,杀人放火,横抢武夺,卑鄙龌龊,什么都干得出来。” 卑鄙无耻 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办你个‘胆大钻营,卑鄙无耻!’下去候着吧。” 卑陋龌龊 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亦作“卑鄙龌龊”。 不以为耻 不认为是可耻的。指不知羞耻。 出处:《邓析子·转辞》:“今墨劓不以为耻,斯民所以乱多治少也。” 出乖露丑 乖:荒谬的;丑:可耻的。指在人前出丑。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下:“已恁地出乖弄丑,泼水再难收。” 村夫俗子 指粗野鄙俗的人。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先〈赛四节记·踏雪寻梅〉》:“今朝乐事古应稀,数瓯满饮,休负明时,村夫俗子,枉营营岂知滋味。” 狗彘不如 彘:猪。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同“狗彘不若”。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君有难,臣当不顾其身而救之,岂言退耶!直狗彘不如也!” 狗彘不若 彘:猪。连猪狗都不如。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 出处:《荀子·荣辱》:“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狗彘不食 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狗走狐淫 比喻卑劣**。 寡廉鲜耻 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厚颜无耻 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荒淫无耻 荒唐**,不知羞耻。形容生活糜烂。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公荒淫无道,废贤失败,理宜诛戮。” 秽言污语 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出处:唐·宋若华、宋若昭《女语论·和柔章》:“莫学愚妇,不问根源,秽言污语,触突尊贤。” 腼颜人世 腼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形容丧气失节,厚颜无耻地活在世上。 出处:《晋书·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腼颜天壤邪!” 市井无赖 指城市中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出处: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 恬不知耻 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宋·吕祖谦《左氏博议·卫礼至为铭》:“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恬不知愧 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出处:清·阎尔梅《房琯论》:“军法,大将失律者,斩。琯失律,宜斩;不斩而罢,已属非法,尚恬不知愧,宾客盈门。” 恬不知羞 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出处:清·王韬《凇隐漫录·冯佩伯》:“特不解当时妇女,何以恬不知羞,岂真叔宝全无心肝者哉?” 靦颜人世 靦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形容丧气失节,厚颜无耻地活在世上。 出处:《晋书·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靦颜天壤邪!” 4. 形容无赖的句子描写无奈心情的诗句 1.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2.物是心非事事非,抬眼低眉。抬眼低眉,指上无声泪先垂。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5.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7.张潮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0.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1.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12.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3.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14.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15.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16.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17.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1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19.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2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2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22.秋心一字捻作灰,是何滋味?是何滋味,卧读琴谱却为谁? 23.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24.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