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述远 的诗句1、离愁渐远渐无穷 宋 欧阳修 《踏莎行·候馆梅残》 2、离魂暗逐郎行远 宋 姜夔 《踏莎行·自沔东来》 3、离离间远树 唐 陈子昂 《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 4、江山路远羁离日 唐 杜甫 《重赠郑钅柬绝句》 5、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宋 欧阳修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6、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画阁魂销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宋 晏殊 《踏莎行·祖席离歌》 7、望远增离忧 唐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2. 形容“距离”的诗句有哪些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徽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迢迢牵牛星》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唐·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 形容路远的诗句形容路远的古诗有: 1、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唐代: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译文: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2、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宋代: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译文: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从碧海般的晴空里飞出一轮金灿灿的明镜。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挂树的斜影。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嗓鸣。 思念京都路远,论路近唯有月宫仙境。 高卷水晶帘儿,展开云母屏风,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润了夜月的清冷。待我许多月色澄辉,倾入金樽,直到拂晓连同流霞全都倾尽。再携带一张胡床登上南楼,看白玉铺成的人间,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 3、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宋代: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译文:寒云笼罩,天色暗淡,我乘一叶小舟,兴致勃勃地离开江渚。越过千山万水,进入了若耶溪的深处。狂怒的波涛渐渐平息,山风突然间刮起,又听到商贾们相互打招呼。一片片风帆高高挂起,一条条画船轻快地驰过南浦。 看岸上酒旗随风飘舞,一座山村烟云迷蒙,村边还有几行经霜的树。夕阳下,打鱼人敲着木榔归去。残败的荷花零零落落,池边掩映一排排光秃的杨柳。岸边三三两两的,是一群浣纱的少女,她们躲避着行人,害羞地含笑相语。 行到此处,我勾起了思念,悔不该轻率地抛开闺中女子,像水中浮萍漂流难驻。唉,与她的约定不知何时才能兑现?别离的情怀凄凉,只空恨年终岁晚,归期受阻。泪水涟涟,凝望遥遥京城路,听那孤鸿声声回荡在悠远的暮天中。 4、早发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5、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4. 形容路途遥远的古诗有哪些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宋]晏殊《蝶恋花》下阙。 2、·李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唐·高 适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天又一年。 5、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唐·杜 甫 6、《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行人,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且未休兵。 7、唐·戴叔伦 《题稚川山水》 松下矛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8、唐·李 益 《行 舟》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杨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9、唐·李 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0、唐·张 籍 《秋 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5. 表示远处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 寒食非长非短夜,春风不熟不寒天. ——(唐)白居易《寒食夜有怀》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唐)白居易《长恨歌》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唐)杜甫《九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元日》 风雨端阳生晦冥,泊罗无处吊英灵. ——(明)贝琼《已酉端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6. 形容距离远的成语形容距离远的成语:天各一方、千里迢迢、不远万里、长途跋涉、路远迢迢、天涯海角、千山万水、山遥路远、跋山涉水等等。 1、天各一方【拼音】: tiān gè yī fāng。【解释】: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 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 【出自】:汉·苏武《古诗四首》:“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含义】:好朋友离开远走,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 【列句】:他们夫妻虽然天各一方,但是彼此却心心相印。 2、千里迢迢【拼音】: qiān lǐ tiáo tiáo【解释】:迢迢:遥远,形容路途遥远。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分句。【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 【含义】:告别亲朋好友来到山阳,在路途遥远的异乡梦见亲人难以入睡。【列句】:我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你却躲着不见我。 3、不远万里【拼音】: bù yuǎn wàn lǐ。【解释】:不以万里为远。 形容不怕路途遥远。【语法】:动宾式;作谓语。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远万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含义】:梁惠王说:“孟老,你不怕路途遥远来到这里,对我国有什么益处吗?”【列句】:受加拿大**和美国**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4、长途跋涉【拼音】: cháng tú bá shè。 【解释】:长途:形容词,路途远的;远距离。 跋:翻越。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路途遥远,翻山渡水。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出自】:余秋雨:“《信客》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列句】:我背痛腰酸,真像经过了长途跋涉似的。5、路远迢迢【拼音】: lù yuǎn tiáo tiáo。 【解释】:形容路途遥远。【语法】:补充式;作状语。 【出自】:鲁迅《彷徨·孤独者》:“十三大人从寒石山路远迢迢地上城来,问他可有存款,他一声也不响。【列句】:为了修房子,还得路远迢迢回老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各一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里迢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远万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途跋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远迢迢。 7. 形容两人离得很近,但是心很远 的诗句远和近(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 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 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顾 城 【鉴赏一】 《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审美理想的发展的方式,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 这首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矫饰。 【鉴赏二】 《远和近》一诗,是诗人对不正常生活的本质发现。此诗初发表时,被视为难懂的怪诗。按照当时僵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已被习惯钝化的思维模式,此诗确实难于解读。因为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许,正是这孤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可顾城应该知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梦的天国是不存在的。 【鉴赏三】 这首诗是朦胧诗里非常著名的诗篇,是被许多人传诵的诗歌。 在诗歌中顾城表达了人对于远近的哲理思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 这种关系充满了一种辨证的距离、一种美和对爱的得失的痛苦。近处的爱人却是远在天边,天上的云却在心灵近处。爱人可近却不可能真正地接近,自然被隔离在远方却在爱人的心旁。 诗歌里表现出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带有一种痛苦的思辩地忧伤。 顾城说他想“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向着人类。”可是“时间的马,累倒了。”即使在他最好的美丽诗篇里,他的悲伤和失望也淡淡地透露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