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失眠的诗句描写失眠的诗句 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4、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白居易 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6、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 8、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9、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0、窗前明月光,疑士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12、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 1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1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1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以为在心头。 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17、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2. 关于失眠的古诗词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亚 形容失眠的古诗词【篇一:形容失眠的古诗词】失眠了,有人听风落叶满天声似雨,关卿何事不成眠。 有人听雨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有人听风雨,思故国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有人想家了聒醉乡心梦不成。 有人想儿子了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有人想老友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有人想前夫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有人想良人胡不归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有人想佳人魂已逝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欢愉嫌夜短,寂寞恨更长。快乐的人,夜晚总是短暂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 失眠之人,多是有心事之人,数着更声,一声比一声漫长,时间变慢了呢。【篇三:形容失眠的古诗词】失眠许久之后,还是觉得想你。 身体又开始抽痛的时候,我忍耐,强迫自己,你已没有了。 3. 描写失眠的诗句有哪些1.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2.《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5.《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6.《杂诗》 (东晋)陶渊明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中夜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4. 形容失眠的古诗词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出自北宋诗人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 提到范仲淹,人们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因为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这首词,可以弥补这种认识的不足。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将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当时延州为西北边地,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作者用一个“异”字概括南北季节变换之不同,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词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了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下边续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四面边声连角起”。起谓“边声”,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上句写延州周围环境,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斗争。“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上片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边塞,虽然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人的笔触下,却依然留着相同的印迹。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发的是凄切之声,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总之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5. 关于失眠的诗句有哪些1.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释义: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2.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宋 柳永 释义:深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想要重温旧梦,却难以继续。 3.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宋 苏轼 释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4.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苏幕遮·怀旧》 宋 范仲淹 释义: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5.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南乡子·冬夜》 宋 黄升 释义:孤寂寒冷夜,想着那迎风绽放的梅花也是烦恼的无法入眠的。 6.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宋 晏几道 释义:半窗斜月微明,我还是缺少睡意,彩画屏风空展出吴山碧翠。 7.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三月晦日送春》 唐 贾岛 释义:我和你今夜不用睡觉了,在晨钟响动之前,总算还是春天吧。 8.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生查子·侍女动妆奁》唐 韩偓 释义:侍女翻动着梳妆匣,故意惊动她不要再睡。哪知她本就彻夜未眠,正背转身偷偷地落泪。 9.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九日和韩魏公》 宋 苏洵 释义:此番风雨之夜辗转无眠,起来把新诗一遍一遍地写下。 10.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宴散》 唐 白居易 释义:拿什么东西来催眠?那就是在临睡时把剩下的酒喝完。 6. 有关失眠的古诗句1、寒犹在,衾偏薄。 肠欲断,愁难著。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 出自宋代张元干的《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翻译:夜间春寒未退,偏又被薄人无寐。 悲肠欲摧,沉甸甸的忧愁担不起。一个人靠着蓬窗,拿来酒杯独酌,将不眠的愁思浇患。 寒食清明都过了,轻易错过了从前约定的日期,料想闺中佳人,整天登楼凝望盼船回,人瘦如削凭栏立。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出自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 翻译: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3、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翻译: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4、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出自李煜的《捣练子令·深院静》。 翻译:很无奈因为睡不着,感到黑夜漫长,只好数着数,看着窗外的月亮。 扩展资料 明蒋氏《九宫谱目》入中吕引子。 按此调如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如杜安世词三声叶韵,蔡伸词添字者,皆变体也。 外有十二个月鼓子词,其十一月、十二月起句多一字。欧阳修词云,“十一月,新阳排寿宴”,“十二月,严凝天地闭”。 此皆因月令故多一字,非添字体也。 渔家傲,作为曲调,原是用于佛曲、道曲。 《能改斋漫录》卷二:“南方释子作“渔父”“拨棹子”“渔家傲”“千秋岁”唱道之辞。”渔家傲词牌创调者当为北宋的范仲淹。 《乐府纪闻》:“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作‘渔歌子’。”按张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亦名“渔父词”,其调之曲拍,不传于后世。 而唐宋词人,又多有“渔家乐”之作,其为描写渔人生活之词则同。至范希文乃有本调之创,题义盖与“渔家乐”无二致也。 《东轩笔录》云:“范文正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曲,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王’之词。 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亦作‘渔家傲’一首以送之。” 是此调之创自希文,已可证明;惟所咏则渐涉于泛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渔家傲。 7. 关于失眠的古诗有哪些原发布者:**亚 形容失眠的古诗词【篇一:形容失眠的古诗词】失眠了,有人听风落叶满天声似雨,关卿何事不成眠。有人听雨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有人听风雨,思故国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有人想家了聒醉乡心梦不成。有人想儿子了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有人想老友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有人想前夫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有人想良人胡不归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有人想佳人魂已逝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欢愉嫌夜短,寂寞恨更长。快乐的人,夜晚总是短暂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失眠之人,多是有心事之人,数着更声,一声比一声漫长,时间变慢了呢。【篇三:形容失眠的古诗词】失眠许久之后,还是觉得想你。身体又开始抽痛的时候,我忍耐,强迫自己,你已没有了 8. 描写失眠的诗句有哪些1.蝶恋花(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2.《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3.《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4.《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5.《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6.《杂诗》(东晋)陶渊明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中夜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