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红楼梦的诗句

1. 描写红楼梦人物的诗句

薛宝钗

寄意豪门待春晖,

玲珑娴淑众望归。

良缘残就终化梦,

流水无情逐芳菲。

林黛玉

因酬重恩凝泪痕,

才高气雅卓芳尘。

痴心终为前盟误,

樽洒空对月夜魂。

贾迎春

遥嫁他乡夜苍茫,

舛命又遭中山狼。

闺门重重凭谁诉,

清目无言对灯黄。

贾元春

残霞凄凄弥六宫,

终岁难闻天伦声。

恨水东逝粉黛泪,

魂萦梦索祭晚风。

贾惜春

谁言豆蔻不自知,

道旁唯叹众芳痴。

富贵犹在心已空,

青灯木鱼录旧诗。

贾探春

舟泛海外摇征槁,

东风欲尽心渺渺。

待得时迁枝败日,

众春谁比三春好?

王熙凤

恃宠十年王侯家,

几曾滴水露残花。

聪明一生机关尽,

秀女无辜溪浣沙。

李纨

清苦只为镜姻缘,

心血呕沥付孤兰。

幽香未及溢斗室,

无常已至叹经年。

妙玉尼

檀香佛卷妄言空,

速祸只缘心魔生。

洁质璞玉落淤淖,

残身渐颜向青灯。

史湘云

秉命不较百花同,

终身缘向绿林逢。

燕尔难释哭离日,

怎似观园醉桃红。

秦可卿

秋残花谢源自身,

锦丝悬素叹翁昏。

非是念外风雨至,

落枝犹可沐再春。

贾巧姐

柔枝无力事萧瑟,

莹泪堪忍风波恶。

幸得远戚酬旧恩,

柴门笑语学碾磨。

2. 关于红楼梦的诗词

楼梦引子

开辟鸿莺,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好了歌》(第一回)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 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 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解注》(第一回)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 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 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无材可去补苍天(第一回)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一局输赢料不真(第二回)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护官符》(第四回)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好事终》(第五回)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女娲炼石已荒唐(第八回)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说到辛酸处偈(第一百二十回)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3. 关于红楼梦的诗句

红楼梦十二曲——引子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一个枉子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十二曲——恨无常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芳魂销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 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中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 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红楼梦十二曲——虚花悟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将那三春勘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 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 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 上结着长生果。 红楼梦十二曲——喜冤家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一味的娇奢淫荡贪欢媾。 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 作贱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红楼梦十二曲——好事终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 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 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急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红楼梦十二曲——终身误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红楼梦十二曲——晚韶华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朱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 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红楼梦十二曲——留馀庆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 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 休以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 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红楼梦十二曲——分骨肉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 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宁府上房对联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临江仙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白云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葬花吟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

4. 形容红楼的诗句

花谢2113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5261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4102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1653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专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属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5. 有关于红楼梦里的经典诗词

推荐你去林黛玉吧、红楼梦吧……看一下 【世外仙源】(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 【杏帘在望】(林黛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 【题宝玉续庄子文后】(林黛玉) 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文。

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诋他人! ———————————————————————— 【参禅偈】(宝黛合作) 〖贾宝玉〗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林黛玉〗 无立足境,方是干净。

—————————————————————————— 【更香灯迷】(林黛玉)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 【葬花吟】(林黛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题帕三绝句】(林黛玉)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 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 【咏菊】(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 【问菊】(林黛玉)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 【菊梦】(林黛玉)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 【螃蟹咏】(林黛玉)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林黛玉)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续。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挑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 【芦雪广即景联句】(众合作) 一夜北风紧, 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 匝地惜琼瑶。

有意荣枯草, 无心饰萎苕。价高村酿熟, 年稔府粱饶。

葭动灰飞管, 阳回斗转杓。寒山已失翠, 冻浦不闻潮。

易挂疏枝柳, 难堆破叶蕉。麝煤融宝鼎, 绮袖笼金貂。

光夺窗前镜, 「香粘壁上椒。斜风仍故故」,(林黛玉) 清梦转聊聊。

何处梅花笛? 谁家碧玉箫?鳌愁坤轴陷, 龙斗阵云销。野岸回孤棹, 吟鞭指灞桥。

赐裘怜抚戍, 加絮念征徭。坳垤审夷险, 枝柯怕动摇。

皑皑轻趁步, 「翦翦舞随腰。煮芋成新赏」,(林黛玉) 撒盐是旧谣。

6. 关于《红楼梦》诗句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诗词鉴赏】 别人都交卷了,黛玉还没作。

李纨催她,她提笔一挥而就,掷给李纨等人,表现了黛玉才思特殊的敏捷。 和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相反,黛玉是“半卷湘帘半掩门”,任性任情,并不特别珍视贵族小姐的身分。

“碾冰为土玉为盆”,表明她玉洁冰清,目下无尘。她以白海棠自比,有梨花的洁白,有梅花的馨香。

“月窟仙人”不就是“绛珠仙子”吗?在清冷的月窟里缝白色的缟衣,多么颓丧;在秋天的深闺里悄悄哭泣,又多么可怜。满腹的心事不能向任何人倾诉,只好在西风落叶的季节,凄凄凉凉地送走一个又一个寂寞的黄昏。

诗社众人看了黛玉的诗,“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却说:“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宝钗)稿。”李纨的评价未必公允,但她的评论确也指出了林、薛二人诗的特点。

所谓“风流别致”,就是构思新巧,潇洒通脱,所谓“含蓄浑厚”,就是温柔敦厚,哀而不伤。李纨从“大家闺秀”的标准来衡量,自然要把四平八稳的宝钗的诗评为第一了。

只有最理解黛玉的宝玉理解了她的诗的内蕴,要求重新评价薛、林诗的高下,被李纨顶了回去。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7. 形容红楼梦的诗句

主要是两首

一首是正文中的五言诗: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一首是脂砚斋批语中的: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当然续书也有一首:

说到辛酸处,

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

休笑世人痴!

8. 关于红楼梦诗句

1.探春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2.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3.宝玉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4.湘云其一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其二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5.忆菊-蘅芜君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6.种菊-怡红公子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7.供菊-枕霞旧友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8.画菊-蘅芜君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9.簪菊-蕉下客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10.菊梦-潇湘妃子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访菊-怡红公子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愁.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11.对菊-枕霞旧友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12咏菊-潇湘妃子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13.问菊-潇湘妃子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14.菊影-枕霞旧友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15.残菊-蕉下客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 暂时分手莫相思.16.如梦令-湘云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17.西江月-宝琴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 偏是离人恨重!18.如梦令-黛玉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19.临江仙-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 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20.旷性怡情匾额-迎春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9. 红楼梦经典诗句

石上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赏析】 这是作者依托神话表明《石头记》创作缘由的一首序诗。

诗中借顽石说自己不能匡世济时,被弃置世间,半生潦倒,一事无成,只好转而蓍书,把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与成小说《红楼梦》。所谓“无才”,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作者的愤激之言,是一种“缚将奇士作诗人”的感慨;以顽石为喻,表现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

小说产生的清朝乾隆年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腐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封建制度行将全面崩溃。作者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后,嗅到了封建阶级垂死的气息;他不满现实,而想“补天”,挽回本阶级的颓势,可是,他又看到封建制度的“天”已那么破残,根本无法修补了,所以有枉生世间的悲叹。

这也正是《红楼梦》中经常流露虚无悲观的宿命论思想的深刻的时代和阶级根源。 但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坚持了他所说的“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这样,势必如恩格斯所说,“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拉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

(《致玛·哈克奈斯》)这就使我们从曹雪芹所叙的“身前身后事”变即小说中所真实描绘的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衰亡过程,看到了整个封建阶级必然“一败涂地”的无可挽回的历史命运。 自题一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是专门述说作者创作《红楼梦》的辛酸与苦衷的,也是全书唯一一首以作者身份出现的诗篇。

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红楼梦》这一旷世千古的奇书。不仅在作者,就是在后人看来,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脂砚斋甲戌本评语)”。

诗中所谓的“荒唐言”实际上并不荒唐,它是对封建社会人情世态的无情批判和揭露。既包括顽石幻化成“通灵宝玉”被神瑛侍者携入红尘的种种奇怪经历;也包括宝、黛、钗爱情故事的悲欢离合;一书中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内部斗争等等。

“辛酸泪”一句道尽曹雪芹一生经受的酸甜苦辣。作者创作《红楼梦》时已经由钟鸣鼎食的世家公子沦为“蓬庸茅椽,绳床瓦灶”的落魄书生,生活的艰辛和悲苦非言语所能尽述。

古今中外痴人不少,而曹氏独以一己之力,十年之功完成的《红楼梦》一书是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最好诠释。 太虚幻境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赏析】 书中第一回说,当年姑苏(现在苏州)城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住着一位乡宦甄士隐。此人摆脱名缰利索的员绊,在家里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小康生活。

一日午睡,在梦中遇见一僧一道(即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有幸在他们手中见到那块顽石(通灵宝玉),又不知不觉地随着僧道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石牌坊上这副对联。 佛教和道教是来历不同的两种宗教。

曹雪芹有意让和尚与道士同行,明显地带有调侃的意味,以增加小说的幽默感。况且用了“太虚”、“茫茫”、“渺渺”字样,就明明告诉读者这是凭空虚拟的“假语村言”。

但是这种虚拟有它的根据,就是佛道两教都对社会人生抱着虚无否定的态度,认为世人对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由此导致的扰攘纷争,全是虚幻无意义的,只有清净无为,靠精神力量去寻求精神的解脱——成仙成佛,才是有意义的。这副对联就反映了这种崇尚虚无的理论。

佛家的观点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就其现象说似乎是真,是有;就其本质说是假,是无。前者是世俗人的看法,所以称为“俗谛”;后者才是真理,所以称为“真话”。

这副对联就是本着这种唯心的理论来嘲笑世俗人的。它隐含的意思是:社会上的人们慕富厌贫,为名为利,劳力劳心,强争苦夺,就是把假的误认为是真的,把真的反而当成了假的;把虚无误认为是实有,把实有反而当成虚无。

曹雪芹要批判否定他所厌恶的那个社会现实,不可能有更先进的理论,而佛道两家也是否定现实社会的,就自然成了曹雪芹现成的理论武器。须要辨明的是,作者并不是要通过其著作来宣扬宗教教义,而是根据他的需要把某些宗教观念拿来为我所用。

曹雪芹是极其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否则他就不会竭一腔心血来写这样一部五彩摈纷的《红楼梦》了。我们读《红楼梦》,主要应该看作者所描绘的那个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和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的启示,而对带有虚无色彩的说教,则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清楚的认识。

中秋对月有怀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第一回中。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寄居着一个贫困落魄的书生贾雨村。

此人相貌魁伟,气度不凡,很得甄士隐的赏识。一日在甄家书房里,偶然瞥见甄家的丫鬃娇杏在院内掐花。

这个娇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贾雨村,就回头多看了他两眼,贾雨村便以为娇杏看中了自己,狂。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