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描写家的诗句1、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2、江 村 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3、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嫁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4、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王建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6、张 籍 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7、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8、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9、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2. 古代描写家的诗句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苏遮幕》[宋]周邦彦 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3. 古人对家描述的诗句有哪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家和万事兴,当家才知柴米贵,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仅供参考 4. 写家的古诗日暮乡关何处是——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 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 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 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 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 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 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 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 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 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 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 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 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 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 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 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 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 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 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 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 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 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 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练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 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菊花,“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还要一一去点数似的,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真是一往情深啊! 修书传语。关山难越,锦书难寄。 思乡的人啊,往往只能对月空吟,对影沉思。此时,要是遇到赶往故乡去的人,那叫诗人们多么欣喜啊!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终于可以给家乡捎封信了!诗人把全部的思乡之情都倾注在家书中。 他写了又写,看了又看。觉得该说的全说了,才把信封上。 但在行人要出发的时候,诗人还是禁不住又拆开封,再看看。生怕还有什么没说清楚。 诗中的“欲”。 5. 关于家的古诗一、《杂诗三首·其二》 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二、《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三、《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四、《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236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五、《望驿台》 唐代: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扑地花 一作:铺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译文: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六、《人日思归》 隋代: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译文: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6. 古代描写家的诗句《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邯郸至除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王维《杂诗》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 关于家的诗句大全.1、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2、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李世民《过旧宅二首》 3、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杜牧 《归家》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6、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马致远《寿阳曲。潇湘夜曲》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 8、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9、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 --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10、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李昂《题程修己竹障》 11、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韦应物《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1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 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5、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驿台》 1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之章《回乡偶书》。 8. 古人对家描述的诗句有哪些1、江 村 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2、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嫁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3、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王建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5、张 籍 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6、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7、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9. 描写家的古诗词有哪些月是故乡明,家是诗人心灵最好的,最后的归宿,一起聆听诗人对家的阐述.王维《杂诗》中“来日绮床前,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马致远《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肠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缕缕愁思.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那撩人的夜曲.张继《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夜半歌声.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似箭归心.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 关于家的诗词歌赋,要多.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