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描写花圃的段落100走出门外,隔壁就是个花圃,虽面积不大,仅百余亩地,但却关着满园春色。 诗人有句:“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兴许就是描写的这里的梨花。这里的梨花开得晚些,梨树已长出了翠绿茂密的嫩叶,洁白的梨花在茂密的翠绿衬托下显得更白更美。如果诗人看了这里的梨花,我想他再也不会吟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来了! “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梅借风流柳借轻”,这是诗人赞美海棠的句子。也许是海棠的盛花期已过吧,虽然看上去有点稀疏,但那朵朵猩红让人无法描述的陶醉,真是“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 这里还有大片的樱花,或白、或粉、或红,婀娜多姿,争奇斗艳,烂漫动人。原产我国,后被日本尊为国花的樱花婀娜多姿,争奇斗艳,烂漫动人…… 2.关于“花园”的诗句有哪些1、黄金莫惜买青春;白头纵作花园主。 (唐·雍陶·《劝行乐》) 2、花园四望锦屏开 (唐·李适适·《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3、花园应失路 (唐·王烈·《雪》) 4、花园羽帔星冠 (宋·侯置·《遥天奉翠华引》) 5、种柳栽花园数亩 (宋·沈瀛·《念奴娇·万般照破》) 5、种柳栽花园数亩 (宋·沈瀛·《念奴娇·万般照破》) 6、茉莉花园小象床 (宋·张鎡·《鹧鸪天·闲立飞虹远兴长》) 7、谁家不借花园看 (唐·张籍·《喜王起侍郎放牒》) 8、同占杏花园 (唐·元稹·《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至陕》) 9、花园欲盛千场饮 (唐·元稹·《追昔游》) 10、共占花园争赵辟 (唐·元稹·《赠吕三校书》) 劝行乐 唐代:雍陶 老去风光不属身,黄金莫惜买青春。 白头纵作花园主,醉折花枝是别人。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年代: 唐 作者: 李适适 玉辇金舆天上来,花园四望锦屏开。轻丝半拂朱门柳, 细缬全披画阁梅。舞蝶飞行飘御席,歌莺度曲绕仙杯。 圣词今日光辉满,汉主秋风莫道才。 王烈《雪》原文 雪飞当梦蝶,风度几惊人。半夜一窗晓,平明千树春。 花园应失路,白屋忽为邻。散入仙厨里,还如云母尘 3.关于花的古诗求牡丹、海棠、梅、荷、茉莉、桂、芍药、菊、水仙、兰兰花 《兰溪 》 【唐】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病起》 【唐】贾岛 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 2。梅花 《江梅 》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梅花》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3。 菊花 《晚菊》 【唐】韩愈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饮新酒》 【唐】元稹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 4。牡丹 《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牡丹》 【唐】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5。 海棠 《蜀中春日》 【唐】郑谷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春日书怀》 【唐】薛能 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 6。荷花 《韩?舍人即事》 【唐】李商隐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 桂花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唐】刘长卿 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 《送高三之桂林》 【唐】王昌龄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8。茉莉花 《法性寺六祖戒坛》 【唐】李群玉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9。荷花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10。 芍药花 【作者:张镃】 【年代:宋朝\代】 自古风流芍药花,花娇袍紫叶翻鸦。 诗成举向东风道,不愿旁人定等差。 4.关于花园的诗句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畔独步寻花(唐)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日(宋)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村居(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元旦(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关于描写花圃的段落100庄园整体布局为中轴大体对称的大规模三路构筑,各路皆有三重堂宇。 左路建筑有东花园、粮仓、绣楼等。东花园也称“亦园”,用于接待客人。 园内有花圃客房等,其建筑十分精美。花圃错落有致,客房装修华丽,院坝青石铺就,院墙彩绘粉饰,古色古香,十分幽雅。 中路建筑有大堂、二堂和正堂,各路堂宇之间均有石坝或内墙间隔。高大的砖筑院墙,墙檐下砌筑斗拱,显得古朴厚重。 犹可想见,当年的土司庄园守备森严,肃穆庄重。院内进深80余米,横宽60余米,整个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布局层层深进、重重抬高,气势宏伟壮观。 其石作、木作以及家具雕刻的各类图纹具有鲜明的彝族文化艺术特征,是研究民族、民俗学的珍贵实物资料。 一段对颐和园的描写: 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 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 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 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 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 曲江一带素来是西安的文脉之地,秦汉隋时这里便建过囿,到了唐 代,更是皇家御苑和公共自然景区。 但明清以后,所有建筑、植被被毁 于兵火,残山剩水,废成了一片荒野。新世纪之初,江的北岸大兴土木 ,再建芙蓉园,辟地999亩,水阔333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创意 之新,做工之良,叹为观止。 园内南为山峦,北为水面。如果进西御苑门,一经芙蓉桥,日光便 先来水上,山势急逼到眼前。 沿波池阪道深入,愈入愈曲,两旁嘉树枝 叶深深浅浅,疑有颜色重染,树下异草,风怀其间。山峦东高西低,紫 云楼建于主峰之侧,阙亭拱卫,馆桥飞渡,雄伟不可一世。 登楼临窗, 远处的秦岭霞气蒸蔚,似乎白云招之即来。回首北边湖面,烟水浩淼, 白鹭忽聚忽散。 对岸有望春阁,却是另一番态度。一个如龙盘山顶,一 个如凤栖水边,两相欲语,却一湖雾漫,白茫茫一片,好像又坐忘于数 千年里的往事中,销形作骨,铄骨成尘,更因风散。 忽听得有丝竹管弦 从山后传来,寻声而去,过南馆院,转廊槛,由码头驾船到凤凰池,但 见笋穿石罅,荷高桥面。山后果然有戏馆,有唐集市,有曲水流觞,有 御宴宫,只是游人如蚁,极尽繁华。 绕过山脚,找一块僻静处,路上就 有灰雀,鸡蛋般大,起落如掷石子,撵了灰雀到一片林前,看小桃花开 泛了,道边花分五色,忽一齐飞起,方知是蝴蝶蹁跹。从溪上小桥通过 ,步入峡谷,唐人诗句刻于崖上,一群小儿在下咿呀念诵,便见一鸭从 溪中爬出,摇头晃尾而来。 抱鸭出谷,拣一奇石歇息,盯一处妙地,思 想此间可起小楼,驯鹿招鹤,指月评鱼。正得意着,天空恰好飘过一朵 云,倏忽细雨洒下,细雨是脸上有感觉,衣衫却不湿。 跳跃着跑进一簇 馆舍,却怎么也找不着出路,流水穿过这家庭院又穿过那家楼阁,墙那 边的葱竹竟荫了墙这边的弄堂。蓦然回头,竟是长廊,廊则绕湖南往湖 北,走走停停,还不够山巅、坡侧、临岸、水上的楼亭台阁依势而筑, 隐显疏密。 扶廊栏探身,湖水是掬不着的,荷叶翻卷,俯仰绿成波浪, 金鲤成群,宛若红云铺底。遂坐船自划到湖心岛上,岛上有古石,藓斑 大如铜钱,有老梅枝压亭檐,立于亭前听一女子弹琵琶,忽见湖面微皱 ,如抖丝绸,岛似乎在移动。 买一杯茶来,慢慢品尝,直至天近黄昏时 ,再驾船到北岸,望春阁下,丽人馆外,成群结队的女子,个个衣着新 鲜,或嘻戏于浅水滩,或围坐于草坪中,有花能解语,无树不生香,她 们即看风景,又让人看,一直要等待夜幕降临,观看水幕电影和焰火表 演。 闻名来游园,游园而忘归。 芙蓉园之所以让国人震撼,世界惊奇, 它不再是中国传统的山水写意园林的模式,而将盛唐最有代表性的,如 帝王、诗词、歌舞、市井、佛道、饮食、妇女、杏园、茶酒、科技等主 题文化让建筑园林大师们赋以景点,每一处都有说法,每一处都成了文 化祖庭。古人讲:“天生大唐则有长安这样的城邑以成其都,有长安城 则有曲江这样的池园来辅助其功”。 几千年来,中国从未像当今如此渴 望强盛,人民从未像当今渴望生活的从容优雅,芙蓉园体现了大唐气象 ,传达着一种精神上的向往和需求。人无精神者颓,城无精神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