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栖霞山枫叶的诗句,谢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 游栖霞寺诗的尾联表达作者怎样思想感情结尾两句转而谱写出激情慷慨的绝唱,这样的情调转换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 身陷敌手的文天祥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3. 形容古塔的诗句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王昌龄 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 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 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 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 白居易 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赤蔷安掸师塔 卢照邻 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 烟霞朝晚聚。猿乌岁时闻。 水华镜秋色,山翠含夕瞟。高谈十二部,细核五千文。 如如数冥昧,生生理氛且。古人有糟粕,轮扁情未份。 且当事芝术,从吾所好云。登栖霞寺塔 蒋涣 三休寻磴道,九折步云霓。 瀍涧临江北,郊原极海西。沙平瓜步出,树远绿杨低。 南指晴天外,青峰是会稽。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储光羲 金祠起真宇,直上青云垂。 地静我亦闲,登之秋清时。苍芜宜春苑,片碧昆明池。 谁道天汉高,逍遥方在兹。虚形宾太极,携手行翠微。 雷雨傍杳冥,鬼神中躨跜。灵变在倏忽,莫能穷天涯。 冠上阊阖开,履下鸿雁飞。宫室低逦迤,群山小参差。 俯仰宇宙空,庶随了义归。崱屴非大厦,久居亦以危。 登扬州栖灵寺塔 刘长卿 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 遥对黄金台,浮辉乱相射。盘梯接元气,半壁栖夜魄。 稍登诸劫尽,若骋排霄翮。向是沧洲人,已为青云客。 雨飞千栱霁,日在万家夕。鸟处高却低,天涯远如迫。 江流入空翠,海峤现微碧。向暮期下来,谁堪复行役。 登广陵栖灵寺塔 高适 淮南富登临,兹塔信奇最。直上造云族,凭虚纳天籁。 迥然碧海西,独立飞鸟外。始知高兴尽,达与赏心会。 连山黯吴门,乔木吞楚塞。城池满窗下,物象归掌内。 远思驻江帆,暮时结春霭。轩车疑蠢动,造化资大块。 何必了无身,然后知所退。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登西灵塔 陈润 塔庙出招提,登临碧海西。 不知人意远,渐觉鸟飞低。稍与云霞近,如将日月齐。 迁乔未得意,徒欲蹑云梯。登西灵塔 陈润 塔庙出招提,登临碧海西。 不知人意远,渐觉鸟飞低。稍与云霞近,如将日月齐。 迁乔未得意,徒欲蹑云梯。早秋登慈恩寺塔 欧阳詹 宝塔过千仞,登临尽四维。 毫端分马颊,墨点辨蛾眉。地迥风弥紧,天长日久迟。 因高欲有赋,远意惨生悲。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刘禹锡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刘禹锡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题雁塔 许玫 宝轮金地压人寰,独坐苍冥启玉关。 北岭风烟开魏阙,南轩气象镇商山。灞陵车马垂杨里,京国城池落照间。 暂放尘心游物外,六街钟鼓又催还。登慈恩寺塔 张乔 窗户几层风,清凉碧落中。 世人来往别,烟景古今同。列岫横秦断,长河极塞空。 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题光福上方塔 顾在镕 苍岛孤生白浪中,倚天高塔势翻空。 烟凝远岫列寒翠,霜染疏林堕碎红。汀沼或栖彭泽雁,楼台深贮洞庭风。 六时金磬落何处,偏傍芦苇惊钓翁。题护国大师塔 杜荀鹤 莫认双林是佛林,禅栖无地亦无金。 塔前尽礼灰来相,衲下谁宗印了心。笠象胤明双不见,线源分派寸难寻。 吾师觉路余知处,大藏经门一夜吟。题泗洲塔 徐夤 十年前事已悠哉,旋被钟声早暮催。 明月似师生又没,白云如客去还来。烟笼瑞阁僧经静,风打虚窗佛幌开。 惟有南边山色在,重重依旧上高台。题华严寺木塔 张泌 六街晴色动秋光,雨霁凭高只易伤。 一曲晚烟浮渭水,半桥斜日照咸阳。休将世路悲尘事,莫指云山认故乡。 回首汉宫楼阁暮,数声钟鼓自微茫。登慈恩寺塔 杨玢 紫云楼下曲江平,鸦噪残阳麦陇青。 莫上慈恩最高处,不堪看又不堪听。题慈恩塔 荆叔 汉国山河在,秦陵草树深。 暮云千里色,无处不伤心。吊双泉大师真塔 齐己 塔耸层峰后,碑镌巨石新。 不知将一句,分付与何人。静坐云生衲,空山月照真。 后徒游礼者,犹认指迷津。福州神光寺塔 周朴 良匠用材为塔了,神光寺更得高名。 风云会处千寻出,日月中时八面明。海水旋流倭国野,天文方戴福州城。 相轮顶上望浮世,尘里人心应总平。福州开元寺塔 周朴 开元寺里七重塔,遥对方山影拟齐。 杂俗人看离世界,孤高僧上觉天低。唯堪片片紫霞映,不与蒙蒙白雾迷。 心若无私罗汉在,参差免向日虹西。题三义塔 鲁迅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阿育王塔 朱存 堵凝然镇梵宫,举头层级在云中。 金棺舍利藏何处。 4. 形容雁门关的诗句有哪些1、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古离别》南北朝:江淹 2、高关闲独望,望久转愁人。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 河遥分断野,树乱起飞尘。时见东来骑,心知近别秦。——《雁门关野望》唐代:许棠 3、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虮虱生虎虮。心魂逐旌旃。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古风五十九首》唐代:李白 4、羊马群中觅人道,雁门关外绝人家。 昔时闻有云中郡,今日无云空见沙。——《云中道上作》唐代:施肩吾 5、匹马向何处,北游殊未还。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 一路傍汾水,数州看晋山。知君喜初服,只爱此身闲。——《送薛承矩秩满北游》唐代:刘长卿 5. 关于琅琊的诗句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醉翁亭记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游栖霞寺 朝代:唐代 作者:李建勋 原文: 养花天气近平分,瘦马来敲白下门。晓色未开山意远, 春容犹淡月华昏。琅琊冷落存遗迹,篱舍稀疏带旧村。 此地几经人聚散,只今王谢独名存。 水龙吟(题连州翼然亭呈欧守) 朝代:宋代 作者:严仁 原文: 翼然新榜高亭,翰林铁画燕公手。滁阳盛事,何人重继,湟川太守。太守谓谁,文章的派,醉翁贤胄。对千峰削翠,双溪注玉,端不减、琅琊秀。 坐啸清香画戟,听丁丁、滴花晴漏。棠阴画寂,细赓赓客,竹枝杨柳。只恐明朝,绨封趣观,未容借冠。尽江山识赏,盐梅事业,焕青颤旧。 同越琅琊山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原文: 石门有雪无行迹,松壑凝烟满众香。 馀食施庭寒鸟下,破衣挂树老僧亡。 6. 描写新安江的诗句《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沈约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万丈见游鳞。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新安江上寄处士》 年代: 唐 作者: 孟云卿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 人远禽鱼静,山空水木寒。 啸起青苹末,吟瞩白云端。 即事遂幽赏,何必挂儒冠。 《宿新安江深渡馆寄郑州王使君》 年代: 唐 作者: 朱长文 霜飞十月中,摇落众山空。 孤馆闭寒木,大江生夜风。 赋诗忙有意,沈约在关东。 《新安江行》 年代: 唐 作者: 章八元 江源南去永,野渡暂维梢。 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 雪晴山脊见,沙浅浪痕交。 自笑无媒者,逢人作解嘲。 《新安江上次程南仲韵》 年代: 宋 作者: 杨公远 石阑斜护崎岖迳,村酒频浇磊魄胸。 好是黄山供望眼,白云分出两三峰。 《新安江舟中奉酬孙观书记》 年代: 宋 作者: 张伯玉 十年塞外忆江山,今日扁舟纵眼看。 匝岸野花红似簇,避人沙鸟起成团。 放怀自古酒为得,老笔到今诗最难。 君解高吟我方饮,几人能共此清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