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形势严峻的诗句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②,甲光向日金鳞开③。 角声满天秋色里④,塞土燕脂凝夜紫⑤。 半卷红旗临易水⑥,霜重鼓寒声不起⑦。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⑧。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 据说,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自目曰《高轩过》。 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 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 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 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注释] ①雁门太守行:乐府相和歌瑟调三十八曲之一。 ②这句以黑云压城好象将要摧毁的形象,表现形势紧急。 ③这句说,太阳照射在将士鱼鳞般的铠甲上,光芒耀眼。 ④角:古代军中的号角。 角声满天,是描写战斗的激烈。 ⑤燕脂:即胭脂,指战士流的血象胭脂一样红。 这句说,塞上战士们的鲜血在夜里和土壤凝结成紫色。 ⑥半卷红旗:红旗不能充分展开,描写急行军的样子。 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 ⑦这句说天冷霜重,鼓皮受潮,响声不大。 ⑧君:皇帝。黄金台: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 战国时,燕昭王筑台,置千金于台上,以招揽天下“贤能”。玉龙:这里指宝剑。 这两句说,为了报答皇帝的重视,决心手提宝剑,为他战死。 [译文] 军情急,狼烟四起烽火腾空,敌情重,乌云压城危城撼动。 夕阳下,敌兵的铠甲闪鳞光,残阳中,攻城的刀枪在晃动。 角声振,撕裂长空满天飞扬,怒吼声,伴随秋风阵阵悲壮。 边塞上,一场血战可歌可泣,战士血,凝成胭脂夜色更浓。 红旗半卷,直逼易水,奇兵飞袭,鼓面冻裂,鼓声不响,寒霜重重。 愿报那黄金台上恩情隆,手握宝剑为统一祖国往前冲! 赏析 这首短诗,后面写兵临易水、提剑誓死?其主题确与战斗有关。但前四句 着重写景,除“甲花”、“角声”表明此处有兵士而外,围城、突围等等全无 明确描写。 因此,解说之分歧,多出于对“言外之意”的不同体会。“言”外 之“意”虽在“言”外,仍然来自“言”。 一首诗积字成句,积句成篇,成为 有内在联系的整体。这篇诗前四句颇难碓解,后四句却比较显豁。 说清后四句, 再反观前四句,通篇的意义便不难领会。 先看后四句。 “半卷红旗临易水”,暗示“临易水”之前有一段进军过程。“半卷红旗” 是为减少阻力,是进军的特征,如“红旗半卷出辕门” 之类。 “临”字也表现行军的动势。那么,“临易水”之后是否遇上敌军?如果遇到的话,力量对比如何?形势对谁有利?这一切,后三句都未作正面描述,而言外之意却比较明晰:一、“临易水”表明前进受阻,又令人联想起《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二、击鼓为了进军,而“霜重鼓寒声不起”通过自然条件的不利暗示出战争形势的严峻。三、末尾两句,写主将提剑上阵,誓作殊死战斗以报君恩,则大敌当前,已不言可知。 首句于“云”上着“黑”字,已感气氛沉重。而这“黑云”又“压城”以至压得“城欲摧”,明显有象征意义。 “云”上特加“黑”字,自然不会用以象征我军而是象征敌军。敌军压境围城如此凶猛,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 “甲光向日金鳞开”,在色彩和形相上与上句形成强烈对比,明含欣喜、赞美之情,当然是指我军。始而黑云压城,适度围逼,既而黑云崩溃、红日当空,我军将士的金甲在日光下犹如片片金鳞,耀人眼目。 就是说己经杀出孤城,击败敌兵。 一、二两句写围城与突围,构成一个意义单位。 以下八句写乘胜追杀,直至兵临易水,是又一个意义单位。“角”,古代军用乐器。 《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有“吹角收兵”的记载。联系上下文看,“角声满天秋色里”一句,正是以虚写实。 在读者想象中展现敌退我追的壮阔场景。“塞上胭脂凝夜紫”中的“夜”字照应第一句中的“日”字,表明从突围至此,已过了较长一段时间,双方互有杀伤。 “塞上胭脂”,旧注引《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解释,大致不错。紧承“角声”、“秋色”描绘塞土赤紫,已令人想见战血;于“紫”前加一“凝”字,更强化了这种联想。 由“日”到“夜”,以至夜深“霜重”,追兵已临易水,敌军自然先到易水。追兵尾随,敌军倘要渡水,便可能全军覆役,因而只能背水一战。 “陷之死地而后生”,想到韩信的背水阵,就知道追兵面临的形势何等严峻!鼓声不起,主将誓死,正是这种严峻形势的反映。至于快战的结果如何,却让读者去想象。 诗人运用特殊的艺术手法表现独特的艺术想象,或用象征,或用暗示,或用烘托,或以虚见实、以声显形、以部分代全体,给读者留下了过于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读者的理解因人而异。 意象新奇,设色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这是李贺诗歌的突出特点。 在《雁门太守行》里,这些特点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体现。仅以后两句为例,看看他如何注意设色和造型。 这两句写主将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却不用概念化语言,而通过造型、设色、突出主将的外在形象和内心活动。 2. 形势紧迫的励志名言机不容发 比喻时机紧迫。 急不及待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同“急不可待”。 急不可待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急不可耐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须大家尽兴一乐。’” 急不择路 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张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择途;及明,困殆已极。” 急如星火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计穷势蹙 无计可施,情势紧迫。 出处:《元史·陈天祥传》:“深既不能制乱,反为乱众所制,军中乏粮,人自相食,计穷势蹙,仓黄退走,土兵随击,以致大败。” 计穷势迫 无计可施,情势紧迫。同“计穷势蹙”。 出处:明·蹇义《上言十事疏》:“计穷势迫,愿投充军,原其本情,岂所得已。” 间不容息 间:中间;容:容纳;息:喘息。中间都不容喘一口气。形容时机紧迫,不容延误。 出处:《文子·道原》:“时之变则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及。” 刻不待时 谓时间紧迫。 刻不容缓 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帝王即位,即是好日,兼官历又吉,何疑?事不容缓。” 迫在眉睫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出处:《庄子·庚桑楚》:“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列子·仲尼》:“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 戎马倥偬 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如临大敌 临:面临。好象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八回:“到了抚院,又碰了止辕,衙门里扎了许多兵,如临大敌。” 3. 形容紧迫的词语成语如下: 1、风檐刻烛:风檐:科举时代的考场。指科举时代考场寒冷,时间紧迫,十分艰苦。 2、迫于眉睫:迫:迫近;眉睫:指眼前。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3、救火追亡:亡:指逃跑的人。像救火和追赶逃犯一样。比喻事情紧迫,不可延缓。 4、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5、稍纵即逝: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6、急于星火: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7、事不容缓:指事情紧迫,必须马上去处理。 8、刻不容缓: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9、迫在眉尖:迫:紧迫;眉:眉毛。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10、急不可待: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4. 形容紧迫的语句1. 焦虑不安是指由于出现迫在眉睫的、惩罚的征兆而产生的情绪状况。 2. 俯瞰大地,那光秃秃的重山岗峦,那逼近城区的黄土沙丘,使人感到绿化首都已经刻不容缓了。3. 防灾工作的准备已是刻不容缓。 4. 眼看火势蔓延到了整条街,救人救火工作刻不容缓。5. 马上就考试了,我还没有复习,时间迫在眉睫。 6. 治理水污染已经是迫在眉睫。7. 既然考试迫在眉睫,我不得不放弃做运动。 8. 甘肃阳曲最近几日又将出现强降雨天气,抢灾救灾工作迫在眉睫9. 现在的严峻形势已经迫在眉睫了。10. 恢复和发扬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大事。 11. 发展这门新兴科学,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12. 以往那些只依靠人的脑力来进行信息处理的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于是,自然赋予人的脑力的局限性暴露出来了,突破人脑的局限性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13. 信息在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生活中显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解放脑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14. 在大力推广这些新品种、新技术的同时,如何有效保护农业科技人员的智力成果,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的问题,就摆上了议事日程;如何以专利许可、科技成果的转让、科技信息及咨询、技术服务等方式,将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后的必然结果--有偿使用引入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就显得刻不容缓。 15.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仍然是要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迎难而上,加紧推进刻不容缓的政治体制与法制改革。16. 美国,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开始把品格教育作为刻不容缓的教育大计。 17.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持续、合理地利用急待加强,刻不容缓。18. 有些珍稀鸟类已到了濒临绝种的地步,所以保护鸟类是刻不容缓的事。 19. 这命令十分重要,刻不容缓,必须立即送到抗洪指挥部。20. 事情已经迫在眉睫了你才准备,是不是太晚了?21. 大火就要蔓延到那片红松林了;就在这迫在眉睫之时;消防队员赶来了。 22. 炮打个不停,估计一场进攻迫在眉睫。23. 那是一个暂时匮乏和灾难迫在眉睫的凄凉时代。 24. 亨利相信大衰退迫在眉睫,下令从今后产品计划中削减二十亿美元。25. 奥文认为他能够很明白地看出柯帕乌迫在眉睫的灾祸。 26. 若是死亡迫在眉睫,那我至少要说我已享受过人生的乐趣。27. 她迅速的举动表明,他跟阿切尔夫人一样觉得这事迫在眉睫。 28. 格劳科斯睁大眼睛,盯着迫在眉睫的灾难。29. 还有他的父亲--死期迫在眉睫,还在那里等着消息!30. 抗旱保苗,迫在眉睫。 31. 裁减工人迫在眉睫,恐怖气氛笼罩整幢楼房。32. 这次的联欢会迫在眉睫,可是我还没有准备好节目。 33. 房屋燃起了熊熊烈火,情况迫在眉睫,关键时刻,消防员奋不顾身冲进火场援救,终于化险为夷34. 现在形势已经迫在眉睫了我们必须刻不容缓地赶去他们修饰的对象不同35.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开发出新的替代能源已经迫在眉睫。36. 当打击迫在眉睫时,我一下子就跳到了一边。 37. 那是一个暂时匮乏和灾难迫在眉睫的清凉时代。38. 这条军规规定,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结果。 39. 由于所谓的迫在眉睫的婚礼,他们同住在一间客房里。40. 保护水产资源,也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41. 认识自然规律,注意生态系统的变化,设法使之向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这是人类刻不容缓的任务。42. 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山区资源,保护山区环境,加强旅游区的保护和建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43. 为了能赶回家过年,必须马上出发,我十万火急地往机场赶。44. 爸爸交给我一个信封,叫我马上送去给张伯伯,说这是一封十万火急的信。 要我务必在10分钟内送到。45. 我十万火急地要按预定时间完成报告。 46. 我忘把作业本拿回家啦!十万火急的赶到学校,生怕大门关了。47. 这件事情十万火急。 48. 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毫不犹豫,勇敢无畏的挡住子弹,最后壮烈牺牲。49.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个人的出现挽救了危局。 50. 一个小学生不看车子横穿公路,一辆轿车飞快驶来,在这千钧一发时刻,突然跑来一个中年人,把孩子迅速强拉到路边,避免了一场不幸的发生。51. 这事十万火急,岂容你犹豫不决,贻误时机!52. 十万火急的情况下,大伙急中生智终于赶在周一之前大告成完成了这个任务。 53. 奥巴马的保护者们说,美国被迫用送礼物的方式哄着以色列说明情况十万火急。54. 这是野战军首长拍来的十万火急的电报。 55. 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明天我真的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处理。56. 如果十万火急,员工可以在征得上级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和同事交换使用时间。 57. 什么事十万火急非得在周日晚上拖我出门?58. 弗朗兹一挂上电话,就十万火急地去接他。59. 另一位朋友十万火急的在电话中说:“帮忙办一个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一定要加盖公章,我要用来作为收入凭证买房。” 60. 如今事情已经是十万火急了。61. 在北德克萨斯州正上演千钧一发的一幕,两个小孩差点就被雷电击中了。 62. 真是千钧一发,不过,很幸运地,敌人找错了目标。63. 在帝国主义的蹂躏下,中华大地满目疮痍,保卫祖国刻不容缓。 5. 形容形势非常紧张的成语趁火抢劫趁着别人紧张时去捞取私利或害人瞪目结舌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 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汗流满面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急不择言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箭拔弩张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动魄惊心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黑云压城城欲摧摧:毁坏。 黑云密布在城的上空,好象要把城墙压塌似的。比喻恶势力一时嚣张造成的紧张局面。 寒毛卓竖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汗不敢出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急张拘诸形容局促不安、紧张慌乱的样子。剑拔弩张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 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金鼓齐鸣金钟战鼓一齐响起。 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捏一把汗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屏气敛息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如释重负释:放下;重负:重担子。 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谈虎色变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 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一触即发触:碰;即:就。 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张口结舌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 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不遑暇食没有时间吃饭。 形容工作紧张、辛勤。急处从宽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毛发倒竖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 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 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 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山雨欲来风满楼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神色不动神色:神情面容。遇到意外或紧张的情势,能镇静对待,表情不变。 瞪眼咋舌〖解释〗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同“瞪目结舌”。屏气慑息〖解释〗暂时止住了呼吸。 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若释重负〖解释〗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同“如释重负”。神色仓皇〖解释〗仓皇:惊慌,慌张。 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神色张皇〖解释〗张皇:惊慌,慌张。 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同“神色仓皇”。 晏然自若〖解释〗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八公草木将八公山的草木视为敌人。形容心情极为紧张和恐惧。 拔刃张弩刃:指有铎刃的兵器;弩:用机械发箭的弓。拔出刀,张开弓。 形容战斗前的紧张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