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虫子的诗(全部诗句加作者)1、《月夜》——唐代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2、《杂感》——清代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译文: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抒发心中的不平。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3、《秋日三首》——宋代秦观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译文:碾好的月团用茶碗泡着,喝完后,让孩子背诵楚辞。没有风,小院里也没有落叶,几只虫子相对,正在吐丝。 4、《闻虫》——唐代白居易 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译文:本来在这阴雨连绵的秋夜就辗转难眠,暗处的秋虫还在唧唧叫个不停。好像唯恐愁人能睡得安稳,一声声渐渐靠近卧床之前。 5、《浣溪沙·庚申除夜》——清代纳兰性德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 译文: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浓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红裙,还像往年一样绚烂吗?想起自家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 竹叶酒已经喝尽了,大家都在头上戴着彩绸做成的燕子来欢庆新年的到来。灯烛已经熄灭了,剩下的灯花仿佛一条条金虫在微微颤抖,如此风流快乐,全仗着天公的庇护啊。 2.含有虫字的诗句虫: 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向晚多愁思,闲窗桃李时。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3.描写春天虫鸟的句子1、在春天里,动物们也从沉睡中醒来。小草开始发芽了,大地上到处都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绿景象,就像一幅水彩画。 2、春天到了,真美呀!这是一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像蛇,熊,青蛙……之类的冷血动物都停止了冬眠,爬上地面欣赏春天。小鸟鸣春,百花争艳,小草发芽,燕子也飞回来搭窝了,春天使给大地恢复了万紫千红的气氛。 3、小燕子拖着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乡,它们“叽喳,叽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来了,春来了!” 4、在树林里,许多的小鸟在自由自在欢乐地飞翔着,高兴起来,便唱出清脆悦耳的曲子,和煦的春光吹拂着小河,河水忽然被一阵悦耳、动听的笛声所牵动,放眼望去,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正用垂柳的茎做柳笛呢!他们吹出了心里的幸福和快乐。 5、春季,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瞧,随着“春姑娘”的到来,可爱的小动物们都蹦蹦跳跳的跑出来了,孩子们也笑奔跑出来了,与风筝一同享受春的乐趣。 6、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香气。这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7、这是一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像蛇,熊,青蛙……之类的冷血动物都停止了冬眠,爬上地面欣赏春天。小鸟鸣春,百花争艳,小草发芽,燕子也飞回来搭窝了,春天使给大地恢复了万紫千红的气氛。 8、当冬天的严寒渐渐退去,春悄悄地到来了。山坡上的积雪渐渐融化,慢慢地露出青山一角,雪水顺着泥土流下来,唤醒了沉睡在地里头的所有生物。布局鸟欢快地歌唱着,自由地飞舞着,飞向森林,飞向城市,想世界宣告春天的到来。 9、春雨沙沙地下着,有如绣花针,有如牛毛。河面的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河水中,一只只小蝌蝌顽皮地游着,好像在找它的妈妈,可爱极了。 10、春天的景色太美了,春天里人们的心情更美。佝偻了整整一个冬季的腰板挺直了,欢快的笑脸充满着希望。公园里又热闹起来了,照相的青年人,钓鱼的老人,捕捉昆虫的小朋友,一个个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流连忘返。 11、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从我们头顶掠过,一只大蜜峰正落在一朵金黄的迎春花上,好看的蝴蝶飞舞在花丛中。春天到了,它们忙碌着,不辜负这大好时机。 12、在这一个温暖的季节里,在树林里,许多的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让,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约而同地飞来采蜜,在半空中飞来飞去。 4.关于昆虫的古诗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闻虫 白居易 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秋来 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送十五舅 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秋夜 陈文述 梧桐叶底见银河,露气当窗冷碧罗。 四壁虫声两行雁,不知何处得秋多。 七绝·咏蛙 **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5.有关春、夏、秋、冬、虫、鸟、鱼、兽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宋】僧志南 残暑蝉催尽,新秋燕带来。(白居易《宴散》)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西凉,开轩卧闲敞。(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王维 【辋川集·华子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春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几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基本上都是初三之前都学过的,兽的想着鸟应该也算吧。这些都是平常的诗句,不知道你需要多少,不够得话再追问吧。 春末到秋霜,那些夏天的繁华去了,所谓“残暑蝉催尽,新秋燕带来”秋天的意味有些清冷,可我却偏偏喜爱这样清冷的节气。“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不是吗?现在的景,现在的秋,丝丝的凉意,很恬淡。时间是水,回忆是水波里的容颜。夏的午夜,不想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喧闹,反而 多了一份恬静与空旷。“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这是当时李清照的词,很经典,现在我耳边的虫鸣正似这份心思。细品这一壶思绪,有时生活如空气中的羽毛, 难以捉摸。“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这边的秋意太深,晚风吹拂着竹林 ,金晃晃的空气 ,照射着不远处尊贵的琉璃。耳边,似乎也有不知名的乐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生活无论被别人怎样肆意雕琢,也许,有些东西却是不为所动的。隐居世外的桃花源,是不是真的那么美丽,是不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不是真的没有现世与纠纷。只是安然与干净。生活无论被人怎样肆意雕琢,靠着人内心的善美,终将会是美好。毕竟还是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怎样都不会令人冷到畏惧。 春,快来吧。期待看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看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黎明前的万物都那么死寂,只有夜未央。 都用上了,这么一段有点感叹人生的不知道可不可以。因为你没有说主题,我就随便了。你看到了再追问吧。 6.有关春天的诗句描写春天的诗句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 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7.有关瓢虫的诗句《闻虫》 唐·白居易 暗虫唧唧夜绵绵, 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 声声移近卧床前。 译文: 驿馆里一灯如豆,夜是那样的绵长,暗处的促织鸣声唧唧,让人更增惆怅,何况这是在令人伤感的深秋,天色又阴沉得快要下雨了。那可恶的促织还尤恐我这满腹惆怅的人得到暂时的休眠,唧唧声一声更比一声近地移到我的床前。 这首诗写秋虫的鸣声撩人愁绪。诗的题材并不新,但写法很新颖。 作者笔下的秋虫好像故意与愁人作对,本来愁人在这阴雨连绵的秋夜就辗转难眠,那躲在暗处的秋虫还唯恐他暂时入睡,唧唧之声越叫越近,一直叫到他的床前。作者赋予秋虫以人的感情,使作品别具情趣。 扩展资料: 瓢虫的成虫体长1.0~16.0mm,体型呈短卵型至圆形,身体背面强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从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紧密相连,通常宽度相近。头常嵌入前胸中,有时完全被前胸背板盖住。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细小短毛。 大多数瓢虫具有以下3个特征:即下颚须端节斧形,跗节隐4节式和第一腹板具后基线,这些特征可与其它近缘种相区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瓢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