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冬天夜景小雨的诗句

1. 初冬雨夜景诗句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刘驾《苦寒吟》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元稹《南秦雪》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杜甫《公安县怀古》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孟郊《苦寒吟》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隐《对雪二首》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李白《冬日归旧山》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诗经小雅角弓》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2. 初冬雨夜景诗句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刘驾《苦寒吟》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元稹《南秦雪》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杜甫《公安县怀古》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孟郊《苦寒吟》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隐《对雪二首》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李白《冬日归旧山》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诗经小雅角弓》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3. 描写初冬小雨的诗词

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2.有谁能想象出心中的委屈有多大仇恨有多深

3.雨点儿撒落在我的睫毛尖

4.《喜春雨有寄》作者:李中

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6.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清明》作者:杜牧

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宋张先《千秋岁》

9.远路应悲春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1.《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

1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六月二十七》

16.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 唐 张谓《郡南亭子宴》

17.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

20.须移户外屦,檐溜夜相侵。

21.天人醉引玄酒注,倾香旋入花根土。

22.漉酒迎山客,穿池集水禽。

23.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24.告别了漫长的冬眠;

25.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6.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27.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2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31.《渔歌子》作者:张志和

32.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33.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3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

35.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3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37.我会无私地飘到田野里,

38.哭的万物都忐忑不安

39.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40.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 毛熙震《清平乐》

41.是纷纷乱乱的琴弦。

42.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43.是纷纷乱乱的琴弦。

4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5.《初春小雨》作者:韩愈

46.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47.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48.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4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50.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5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3.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55.也许,那时你爱过我,我也爱过你

56.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57.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58.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4. 描写冬天下雨诗句

1、《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原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2、《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清代:纳兰性德

原文: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译文:天涯羁旅之苦却也无妨,只可恨那西风吹散吹灭了多少穿越古今的美梦。明天,行程还在延续,乍寒的新雨打湿衣衫,更觉凄冷孤单。

3、《夜雨》宋代:陆游

原文:

寒雨连三夕,幽居只数椽。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译文:寒冷的雨连着下了三个晚上,幽居在屋檐下已经有数天了。家贫所以过节也很简单,现在年老非常害怕新年到来。

4、《遣兴 其一》元代:王冕

原文:

破屋悬寒雨,空窗度晓云。

家贫无外虑,身老厌多闻。

译文:破屋之上下着寒冷的雨,空窗外飘着云朵。家贫没有什么多虑的,身老厌多闻。

5、《冥冥寒食雨》宋代:刘一止

原文:

冥冥寒食雨,客意向谁亲?

泉乱如争壑,花寒欲傍人。

译文:昏暗的暮色下着寒冷的雨,客人意向谁亲,泉水乱流如山壑,花也感到寒冷想要傍人。

5. 描写冬季雨的诗句

1、《虞美人·冬雨》

潇潇一晌残梅雨,独立无情绪。

且随湖柳入微茫,浑记荷花那日小池塘。

人生多少春秋里,留住一冬季,

怎禁妩媚破东风,几缀杜鹃红在雨丝中。

2 珠帘细细抚楼台,

漫拥千山带醉来。 冬 雨

在消沉的为生计繁忙、困惑的时光里

就这么迎来了你——季候的变迁

一场落叶,一场而

一场氤氲中深藏的寒意

和昏黄的、激发人无限惆怅的阴霾

走在微湿的枯叶洒满的草地

我体验着失落已久的

那种沉浸于孤单、缄默的甜美

冬雨,撒布于天地间的潮湿气息

令我忆起少年时迷醉的一首歌曲

那迷醉之后我经历了多少光明的打磨呵

就像这脚下

微湿着在步履催促下翻滚、喘息的树叶

我尽力地,去履行这个民族文字上的使命

小心着

不让时代的微尘打扰和阻碍

冬雨,冬雨过后黄昏翩然来到

我沉浸在美好世界的昏暗中

感受这微凉时节所带来的

往日回忆的温暖

饮泣芭蕉声不断,

撑天藕叶路边开。

6. 形容冬天雨天的诗句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