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风土人情的词语词 目 风土人情 使用频率 常用 发 音 fēnɡ tǔ rén qínɡ 释 义 风土:山川风俗、气候等的总称;人情:人的性情、习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出 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又问了问褚一官走了几省,说了些那省的风土人情,论了些那省的山川形胜。” 示 例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对于匈奴的~有一定的了解。” 示 例 我们这村上的人,一个个如此模样,难怪~如此颓败。 ★清·颐琐《黄绣球》第一回 近义词 风俗人情 用 法 联合式;作宾语;指地方习俗等 2. 风土人情 诗词1·新年: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挑换旧符。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端午: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行香子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3·重阳 /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207543&postid=2894922&idwriter=0&key=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踏莎行 辛弃疾 夜月楼台, 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 当年宋玉悲如许。 ?? 随分杯盘, 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 重阳节近多风雨。 4·中秋: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不想想了~~头痛了~~~~还有很多的~~ 3. 描过安庆桐城风土人情的诗句第一首 溪路行将尽,初过北峡关。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乡信凭黄耳,归心放白鹇。 龙眠图画里,安得一追攀。 第二首 山河壮丽,景凝芳华。 雄恢千仞,积土为龙眠之山; 渺旷万顷,荡水成嬉子之湖。 岳娇川媚,坤震崔嵬而耸秀; 物美风醇,明月颠连而联娟。 层峰逶迤,百岭延绵。 域厚势重,宛若屏峦。 天赋其秀,熔山川之形胜; 地倚其丽,得自然之真趣。 旅游景区繁集,名胜古迹纷呈。 重峦叠翠,龙眠秀色, 映紫来桥,之风月; 深壑绝涧,鲁谼胜境, 笼望母岭,之云烟。 小龙景区,雄伟险奇。 神工疑似,鬼斧, 诧世界,之少见; 人文,融入自然, 惟中国,之独有。 桐梓雄踞,呈绝巘峭拔之势; 藻青俏立,露巉岩突兀之状。 岩如金鸡,姿势逼真, 迎旭日而高啼; 洞若羊角,形貌神似, 送夕阳,而轻咩。 佳木葱郁,展玉峡之清幽; 幽邃莫测,三道崖之神奇。 崖高九丈,陡峭乎如利剑擎天; 壁立千寻,峨冠者若雄狮踞地。 山势峥嵘,野山和乱岩争秀; 琼岭狰狞,石猴与凤凰竞幽。 投子寺金碧璀璨,佛门圣地; 谷林寺古柏参天,禅学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