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渡河的古诗《送魏万之京》年代: 唐 作者: 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砣。《洞仙歌·冰肌玉骨》年代: 宋 作者: 苏轼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菩萨蛮·双针竞引双丝缕》年代: 宋 作者: 张先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 不见渡河时。空闻乌鹊飞。 西南低片月。应恐云梳发。 寄语问星津。谁为得巧人。 《乞巧》年代: 唐 作者: 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 描写“河”的诗句有哪些1、《之零陵郡次新亭》南北朝:范云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译文:岸边的树木隐隐绰绰地飘浮,天的尽头一缕孤烟袅袅升起。江水蓝天浑然一体上下相合,缥缈云烟朦胧远树上下相似。江水浩浩汤汤难以穷尽其源,扬帆的小舟飘到哪里才停止? 2、《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3、《征怨》唐代: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译文:年年岁岁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挥舞马鞭手握刀环。时届暮春白雪飘飞归来塞外,万里奔波渡过黄河绕过黑山。 4、《书河上亭壁》宋代: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译文: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水,源源不断。那河边、远处,萧瑟秋风中,有片稀疏的树林,林后是耸立的高山,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 5、《公无渡河》唐代: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译文:黄河之水从西而来,它决开昆仑,咆哮万里,冲击着龙门。 尧帝曾经为这滔天的洪水,发出过慨叹。 大禹也为治理这泛滥百川的沮天洪水,不顾幼儿的啼哭,毅然别家出走。 在治水的日子里,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勤劳为公。这才治住了洪水,使天下人民恢复了男耕女织的太平生活。 虽然消除了水害,但是留下了风沙的祸患。 古时有一个狂夫,他披头散发大清早便冲出门去,要徒步渡河。 别人只是在一旁看热闹,只有他的妻子前去阻止他,在后面喊着要他不要渡河,可是他偏要向河里跳。 猛虎虽可缚,大河却不可渡,这位狂夫果然被水所溺,其尸首随波逐流,漂至大海。 被那白齿如山的长鲸所吞食。 其妻弹着箜篌唱着悲歌,可惜她的丈失再也回不来了。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7716.aspx 3. 关于过河的诗句唐 赵璜 《七夕》诗:“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七夕观新妇隔巷停车 隋·陈子良 隔巷遥停幰,非复为来迟。 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 七夕诗 (唐)赵璜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七夕(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4. 关于渡河公的名人名言名人说过的话叫(名言 ) 教育鞭策的话叫( 格言) 规劝告诫的话叫(箴言 ) 公开宣告的话叫(宣言 ) 狂妄自大的话叫(狂言 ) 使人进步的话叫(良言 ) 生前留下的话叫( 遗言) 随便嬉笑的话叫( 戏言) 应允别人的话叫(诺言 ) 以gong(工)为标准填字 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ong(恭 )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ong( 公)字 书写漂亮突出一个gong( 工)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ong( 攻)字 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ong(功 )字 根据意思写成语 指不受外界干扰、安乐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世外桃源 ) 形容数量多,连续不断的样子。 (络绎不绝 ) 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 纷至踏来) 在急风暴雨中同船渡河,一起与雨搏斗。后比喻共同度过困境。 (风雨同舟 ) 5. 形容自刎的诗句胡曾 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以《咏史诗》著称,共150首,皆七绝。每首以地名为题,评咏当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南阳》咏诸葛亮躬耕,《东海》咏秦始皇求仙,《姑苏台》咏吴王夫差荒淫失国。《自序》说:"夫诗者,盖美盛德之形容,刺衰政之荒怠,非徒尚绮丽瑰琦而已。故言之者无罪,读之者足以自戒。"说明其作《咏史诗》本旨,是托古讽今,意存劝戒。其诗通俗明快,褒贬明确,晚唐、五代时颇为盛行。《唐诗纪事》载:前蜀王衍宴饮无度,内侍宋光溥咏《姑苏台》诗,王衍为之罢宴。后来明人引入《列国志》、《三国志》等演义作品,流传更广。 《咏史诗》共 3卷,《四部丛刊三编》本有胡曾同时人邵阳陈盖作注及京兆米崇吉评注。另有《安定集》10卷,今佚。《全唐诗》共录为 1卷,仅存数首。事迹见《唐才子传》、王重民《补唐书胡曾传》(《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 全唐诗卷647_11 「咏史诗。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全唐诗卷647_42 「咏史诗。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垓下歌 汉•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项王》汪绍焻 6. 所有关于浪的诗句(急用)1 咏浪。 明知粉身碎骨,断无苟窃偷生!挺身摇旗呐喊,前扑后继向前。随风翻江倒海,遇阻惊涛拍岸!咆啸之声震天,化做茫茫一片!2 [木兰花] 晏殊帘旌浪卷金泥凤.宿醉醒来长瞢松.海棠开后晓寒轻,柳絮飞时春睡重. 美酒一杯谁与共.往事旧欢时节动.不如怜取眼前人,免更劳魂兼役梦.3 [南浦](春水)张炎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渌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馀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4 [贺新郎]清浪轩送春 严仁 碧浪摇春渚.浸虚檐、蒲萄滉漾,翠绡掀舞.委曲经过台下路,载取落花东去.问花亦、漂流良苦.花不能言应有恨,恨十分、都被春风误.同此恨,有飞絮. 人生聚散元无据.尽凭阑、一尊相对,苹州春暮.嫉色冲冲空怅望,泪尽世间儿女.君不见、千金求赋.飞燕婕妤今何在,看黏云、江影伤千古.流不去,断魂处. 5 相和歌辞·公无渡河 温庭筠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 百川喷雪高崔嵬.二十五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裴回.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神锥凿石塞神潭, 白马趁走覃赤尘起.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6 引极三首·怀潜君 元结海浩淼兮汩洪溶,流蕴蕴兮涛汹汹.下何有兮人不闻, 深溢漭兮居潜君.彼潜君兮圣且神,思一见兮藐无因. 思不从兮空踟蹰,心回迷兮意萦纡.思假鳞兮鲲龙, 激沆浪兮奔从.拜潜君兮索玄宝,佩元符兮轨皇道. 7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皮日休 刻石书离恨,因成别后悲.莫言春茧薄,犹有万重思. 江上秋声起,从来浪得名.逆风犹挂席,若不会凡情. 8 双脚踏翻尘世浪, 一肩担尽古今愁.9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10 苏东坡《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还有下阙,这里不再打下去了11 观 沧 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2 飞 天 狂风掀巨浪, 惊雷挟金鼓. 北极南斗任驰骋, 谈笑成此举. 雄心万里长, 功业不自许. 自古英雄多寂寞, 只身荡寰宇.13 润 之 赋狂风暴雨, 涤荡世间尘与土. 惊涛骇浪, 奔流到此成绝唱. 奇恣纵横, 喜怒哀乐都是情. 广天阔地, 诗中山河最壮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