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茶具的诗句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苏轼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尝茶和公仪 梅尧臣 都篮携具上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 汤嫩水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 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 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 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和梅公仪尝建茶 欧阳修 溪山击豉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 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 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 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馀清。 2. 求大神赐教点古诗中茶盘的句子关于"茶具"的诗句1、有钓车茶具(宋·辛弃疾·《汉宫春》)2、修茶具(宋·周密·《满江红》)3、稳载取、笔床茶具(宋·刘克庄·《解连环》)4、都在酒瓢茶具(元·陶宗仪·《南浦 会波村,在松江城北三十里。 其西九山》)5、笔床茶具(元·张雨·《苏武慢 至正八年夏和虞道园 原作月高山》)6、试问钓车茶具外(宋·陶梦桂·《与弓王二尉谈诗二首》)7、茶具随行试一瓯(宋·杨光·《淳熙丁未初伏奉亲避暑中岩》)8、笔床茶具老空山(宋·黄升·《西河》)9、萧疏桂影移茶具(唐·皮日休·《褚家林亭》)10、茶具笔床陪语笑(宋·陈造·《次韵严文炳兼简张守二首》)11、每携茶具竹间来(宋·卢祖皋·《煎茶》)12、愿携茶具作清欢(宋·梅尧臣·《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13、酒壶茶具船上头(元·王冕·《吹箫出峡图》)14、酒壶茶具船上头(元·王冕·《吹箫出峡图》)15、茶具权行酒(宋·胡仲参·《过千顷寺访谷隐老》)16、茶具偏於野客宜(宋·欧阳修·《答杜相公惠诗》)17、午钔添茶具(宋·宋无·《答马怀秀兄弟见访》)18、惟携茶具常幽绝(宋·文同·《送提刑司勋》)19、陆子新茶具(宋·姚勉·《送庐陵郭佥判致仕归》)20、茶具邻家自借将(宋·郑刚中·《磨茶寄罗池一诗随之后以无便茶与诗俱不往今》) 沈存周(1629-1709年),浙江嘉兴人。据《耐冷谈诗话》载?「康熙初,沈居嘉兴春波桥,能诗,所治锡斗,镌以自作诗句。 钱箨石诗集中载有《锡斗歌》,颇令人称赞。元明以来,朱碧山之银槎,张鸣岐之铜炉,黄元吉之锡壶,皆勒工名,以垂后世,而不闻其能诗。 」沈存周善制各种式样的锡茶具,所雕刻的诗句、姓氏、图印均规整精良。这件沈存周刻诗句锡茶壶,高12.9cm、口径6.9cm、底径6.9cm,壶身呈核桃形,短直径嵌入饰白玉珠钮的拱盖,执柄镶嵌髹黑漆的紫檀,曲流,矮圈足。 壶腹部一面刻「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陆希生句,沈存周书」。 诗的右上角刻椭圆形「竹居」篆书白文戳记,句末刻方形「存」、「周」篆书白文连珠印。另一面刻「爱其真成癖,尝多合得仙。 徐弦句,存周再笔」,其后刻方形「存周」篆书白文戳记。底部圈足内刻方框「竹居主人」篆书款。 如果说这件锡茶壶上所引用的均为他人的诗句,那么在另一件锡茶叶罐上的吟荷塘采莲七律,则足以证明沈存周的诗文之工。诗云?「长歌一曲采莲舟,四壁花屏韵逼幽。 雨盖底擎独高珍,露花才吐半含羞。盘珠错落惊鱼戏,香气融合滞客游。 自恨欲无佳句赠,空余花片夕阳流。」末有「戊申冬月」及「沈存周」款。 西晋左思的《娇女》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登成都楼》,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孙楚的《孙楚歌》,用“姜、 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 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的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 珠翠歌钟 俱绕身”;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等等, 有的赞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诗人 的感遇,而广为后人传诵。 诗人袁高的《茶山诗》:“黎甿辍农桑,采摘实 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 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 手足皆鳞皴……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则表现了作者对顾渚山人民蒙 受贡茶之苦的同情。 李郢的《茶山贡焙歌》,描写官府催迫贡茶的情景,也 表现了诗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内心的苦闷。此外,还有杜牧的《题茶山》、 《题禅院》等,齐己的《谢湖茶》、《咏茶十二韵》等, 以及元稹的《一 字至七字诗·茶》、颜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等等,都显 示了唐代茶诗的兴盛与繁荣。 欧阳修的《双井茶》诗: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高启的《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观采茶作歌》诗: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 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 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 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 卢仝在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除写谢孟谏议寄新茶,和对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外,其余写的是煮茶和饮茶的体会。 诗中说由于茶味好,诗人连饮数碗,每饮一碗,都有一种新的感受: ……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 3. 形容茶具的句子有哪些1. 茶有茶道,器亦当有其道.茶、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香茶需好器,好器衬香茶.好的茶汤要有好的器皿来搭配,那么细品之下茶之滋味我想必有不同。 2. 一直觉得青花茶器像极了一个不谙世事、纯洁清新的少女.青花瓷的白皙能够更好地反衬茶汤的颜色,更快地让人们看到茶的内质.经过精雕细琢后的青花瓷精致、优雅、易碎,就像经历风雨后成长的少女依旧美丽,等待属于自己的有缘人.精致的青花瓷器不仅需要一个主人,更需要一个有着慧眼懂其价值的有缘人。 3.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按照现代观点,不应纳入器具。 4. 赞美“茶具”的诗词有哪些1、《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宋·苏轼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2、《尝茶和公仪》宋·梅尧臣 都篮携具上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 汤嫩水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 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 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 3、《和梅公仪尝建茶》宋·欧阳修 溪山击豉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 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 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 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馀清。 4、《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灶》唐·陆龟蒙 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 盈锅玉泉沸,满甑云芽熟。 奇香袭春桂,嫩色凌秋菊。 炀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 5、《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焙》唐·陆龟蒙 左右捣凝膏,朝昏布烟缕。 方圆随样拍,次第依层取。 山谣纵高下,火候还文武。 见说焙前人,时时炙花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