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东西好吃的诗句古文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 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2. 描写东西好吃的诗句古文1. 《虞美人·寒来暑往何时了》 年代: 宋 作者: 刘学箕 寒来暑往何时了。世故催人老。一人口插几张匙。何用波波劫劫、没休时。饥来吃饭困来睡。莫把身为累。谁能较短与量长。落叶西风一梦、熟黄粱。 2. 《满江红·细阅浮生》 年代: 宋 作者: 吴潜 细阅浮生,为甚底、区区碌碌。算只是、信缘随分,早寻归宿。造物小儿忺簸弄,翻云覆雨难擐触。谩一堆、岁月鬓边来,跳丸速。 田二顷,非无粟。官四品,非无禄。更不知足后,待何时足。恰好园池原自有,近来新创三椽屋。且饥时、吃饭困时眠,不为福。 3. 《感怀》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4. 《病后遇过王倚饮赠歌》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 尚看王生抱此怀,在于甫也何由羡。 且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 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沈年苦无健。 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 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肴膳。 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 长安冬菹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 兼求富豪且割鲜,密沽斗酒谐终宴。 故人情义晚谁似,令我手脚轻欲漩。 老马为驹信不虚,当时得意况深眷。 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 5. 《玉楼春·少年才把笙歌》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少年才把笙歌盏。夏日非长秋夜短。 因他老病不相饶,把好心情都做懒。 故人别后书来劝。乍可停杯强吃饭。 云何相遇酒边时,却道达人须饮满。 3. 描写“东西好吃”的诗句古文有哪些1、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 食荔枝》宋代苏轼 释义: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上元竹枝词》清代:符曾 释义: 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3、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代:梅尧臣 释义: 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 4、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宋代:苏轼 释义: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5、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初食笋呈座中》唐代:李商隐 释义: 幼嫩的箨,香美的苞——新笋刚出竹林。拿到於陵市中议价——贵重胜似黄金。 4. 形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诗句有哪些1、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宋-苏轼《守岁》 译文: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 2、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宋-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译文:虽然现在是过大年,但是自己却无法添置新衣,所以索兴连旧衣也懒得换洗;又因为贫穷所以连酒也不能赊来借以独酌守岁。那怎么办呢?只好折来些梅枝,用赏花来度过这漫漫除夕之夜吧。 3、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唐-皇甫冉《春思》 译文:燕地小草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叶翠枝绿。 4、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唐刘长卿《新年作》 译文: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 5、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宋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译文: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在井悬冻酒。 5. 形容早快好的古文句子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 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战国楚·屈原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三国·魏·曹植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晋·陆机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唐·孟浩然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 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 --唐·刘禹锡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清·朱经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清·魏源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唐·窦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花有重开日,人无在少年 6. 形容人长的好看的古诗古文曹子建 《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 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 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 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 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 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 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衤农】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 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 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 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 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 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 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 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 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 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 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 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 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 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 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 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 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 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 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李延年的《佳人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还有长恨歌中也有好多,楼主自己搜一下吧,累死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