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夏天叶子的古诗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二、《苏幕遮燎沉香》 作者:宋代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译文: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 三、《赠荷花》 作者: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译文: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扩展资料 相关介绍: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 2.《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主要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 3.《赠荷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开头四句拿荷花与其他花卉对比,突出荷花花叶相配、交相辉映的特殊美,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在表明他自己与女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的期望,也写出了诗人的隐忧。 2. 描写夏天树叶的现代诗《夏天的百叶子》 作者:骈邑散人 现代 一枚叶子于午后, 吸食了大片阳光, 被一阵风挟持着, 去流浪。 鸟的鸣叫, 洞穿了叶脉, 风的语言横亘千年, 化为苍凉。 生无如夏花般绚烂, 却为其作深沉的铺垫, 舞者总是以飘然的姿态, 应对风雨的讥讽度, 隐藏于其上的蝉, 为其持久地鸣不平。 南冠的客思, 一声声, 原来,夏季也如此冰冷。 扩展资料 描写夏天的知四字词语: (1)、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2)、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道气专非常热。亦作“皎阳似火”。 (3)、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属盛的样子。 (4)、炎阳炙人: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 (5)、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近义火伞高张 (6)、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 3. 描写夏天树叶的词语寸草不生、吴牛喘月、 电闪雷鸣、热气腾腾、 骄阳似火、绿树成荫、 四时八节、沉李浮瓜、 火伞高张、阑风伏雨、 簟纹如水、有脚阳春、 夏阳酷暑、冬日夏云、 五黄六月、燕雁代飞、 寒来暑往、颗粒无收、 秋行夏令、烈日炎炎、 肉山脯林、赤地千里、 暑雨祁寒、汗如雨下、 寒耕暑耘、秋收冬藏、 夏雨雨人、焦金流石、 蝉不知雪、流金铄石 4. 夏天叶子的诗句1、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2、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____佚名《江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____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____元好问《骤雨打新荷》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____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____曾几《苏秀道中》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____李商隐《赠荷花》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____曹植《美女篇》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____李白《古意》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____王昌龄《采莲曲》。 5. 写夏天树叶和绿草的古诗句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江边柳袅袅古堤边, 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 留取系郎船。题柳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独柳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柳绝句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柳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本文由古诗文网整理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