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自由自在的动物的词语1、任其自流 [ rèn qí zì liú ] 释义 :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出 处:《淮南子·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2、无拘无束 [ wú jū wú shù ] 释义 :拘、束:限制、约束。 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出 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没有约束。” 例 句: 小鸟在天空~地飞翔,自由极了。 3、逍遥法外 逍遥法外 [ xiāo yáo fǎ wài ] 释义: 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 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 出 处:南北朝·萧统《梁昭明集·林钟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披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玩老聃之两卷;恍惚怀中。” 4、自由泛滥 [ zì yóu fàn làn ] 释义 :指某种错误的思想言行没有约束,到处扩散。 出 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十六:“如果让资产阶级这样猖狂进攻,自由泛滥下去,真的像陈市长所说的,我们国家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就不能建设成功,人民的生活也不可能改善,社会主义的前途更不可能实现。 5、安闲自在 [ ān xián zì zài ] 释义: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 形容清闲无事。 出 处:明·李贽《焚书·预约·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6、独往独来 [ dú wǎng dú lái ] 释义 :指行动自由,没有阻碍。 又指作文用字独具一格,后指单独往来。 出 处:《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7、一饮一啄 [ yī yǐn yī zhuó ] 释义 :饮:喝水;啄:鸟类吃食。原指鸟类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 后也指人的饮食。 出 处: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8、自由放任 [ zì yóu fàng rèn ] 释义 :不加约束,任它自由发展。 出 处:**《反对自由主义》:“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 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 这是第二种。” 9、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释义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出 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 ’”。 2. 描写田园悠闲、自由自在的古诗描写田园悠闲、自由自在的古诗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归园田居 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归园田居 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归园田居 其四 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 归园田居 其五 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饮酒 其九 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不如来饮酒七首 白居易 莫隐深山去,君应到自嫌. 齿伤朝水冷,貌苦夜霜严. 渔去风生浦,樵归雪满岩. 不如来饮酒,相对醉厌厌. 莫作农夫去,君应见自愁. 迎春犁瘦地,趁晚喂羸牛. 数被官加税,稀逢岁有秋. 不如来饮酒,相伴醉悠悠. 莫作商人去,恓惶君未谙. 雪霜行塞北,风水宿江南. 藏镪百千万,沉舟十二三. 不如来饮酒,仰面醉酣酣. 莫事长征去,辛勤难具论. 何曾画麟阁,只是老辕门. 虮虱衣中物,刀枪面上痕. 不如来饮酒,合眼醉昏昏. 莫学长生去,仙方误杀君. 那将薤上露,拟待鹤边云. 矻矻皆烧药,累累尽作坟. 不如来饮酒,闲坐醉醺醺. 莫上青云去,青云足爱憎. 自贤夸智慧,相纠斗功能. 鱼烂缘吞饵,蛾焦为扑灯. 不如来饮酒,任性醉腾腾. 莫入红尘去,令人心力劳. 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且灭嗔中火,休磨笑里刀. 不如来饮酒,稳卧醉陶陶. 3. 写鸟叫声婉转悠扬的诗句有那些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和答的鸣声。雎(jū)鸠(jiū):水鸟,喜捕食鱼类,雌雄的情意专一。 洲:水中陆地。这是《诗经》第一篇作品的起句。 写雎鸠和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晦:昏暗。已:止。 由于风雨交加,天昏地暗,雄鸡以为天还未亮,仍啼叫不住。后人往往比喻为黑暗中的呼声不绝。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诗经•邶风•燕燕》颉(xié):上飞。 颃(háng):下飞。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丁丁:伐木之声。 嘤嘤:鸟和鸣之声。幽:深。 迁:升。乔:高。 以伐木起兴,描写鸟儿飞迁求伴。诗句被后人用于对求友、求上进、求寓所、求升迁的祝贺和鼓励。 “乔迁”一词源于此。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诗经•小雅•鹤鸣》九皋(gāo):很深的沼泽。写深泽的鹤声可直冲上天,比喻正义之声是掩盖不住的。 ●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汉•张衡《归田赋》王雎(jū):鸟名,雎鸠。 鸧鹒:黄莺。颉颃(xié háng):鸟儿上下翻飞的样子。 关关嘤嘤:鸟的鸣声。生动地描绘了雎鸠和黄莺飞翔的动态和悲鸣的声音。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匝(zá):周,圈。 依:栖、攀。写良禽择木而栖,比喻贤人良才当择主而事。 体现作者渴望招贤纳士,以实现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欣:高兴。托:依托、栖宿。 庐:茅庐、住所。以鸟之爱巢,比己之爱庐,表现田园生活的闲适。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仰望和俯视禽鱼,自己感到惭愧。 当官要违反自己的意愿,而鸟鱼却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归隐思想。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南朝•梁•萧纲《夜望单飞雁》应:会。这是孤雁在总结生活经验,认为应求其独立,颇有哲理。 ●雨雪霏霏雀劳利,长觜饱满短觜饥。 南朝•梁•《雀劳利歌辞》霏霏:大而密的样子。 劳利:觅食的噪声。觜:即“嘴”。 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下,有权势、会钻营的人可饱腹肥肠;反之则挨冻受饿。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朝•北周•庚信《春赋》啭:鸟的啼鸣声。用鸟啭和花飞来传达春天的信息,形象生动。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秋。 唐•卢照邻《昭君怨》逐:追逐、跟随。 一度秋:一年一度的秋归。极言昭君因见雁飞而思乡的强烈感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骆宾王《咏鹅》项:指鹅的长颈。全诗仅十多个字,已把鹅群戏水时的神态声色都逼真地描绘出来。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唐•祖咏《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致:达到。 啭:鸟的啼鸣声。任:听任。 天姿:天资。捕捉人们不经意的鸟雀飞啭的自然现象,暗寓事业的成功有赖于实践和天资相结合的深邃的道理。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壑(hè):山沟。 杜鹃:鸟名。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密布的样子。阴阴:幽暗的样子。 啭:啼唱。写久雨后的乡村自然景色,广阔无际的水田上边,白鹭展翅飞翔;浓荫蔽日的夏林深处,黄鹂宛转歌唱。 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对偶工整。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唐•王维《听百舌鸟》千般语:各种鸣叫。拂曙:拂晓。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唐•李白《观放白鹰》秋毫:禽鸟在秋天长出的新的细毛。 形容在一片清白之中最易明察,哪怕是最微小的事物。这两句也可视为某种艺术表现手法。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唐•杜甫《秋兴八首》碧梧:梧桐。 地面上可见鹦鹉啄剩的米粒,梧桐上可见栖息的凤凰。形容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写春日田野风光。 富有生机活力,动态逼真;黄、绿、白、青相间,色彩鲜明。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唐•杜甫《画鹘行》鹘(hú):鸟名,隼属动物的旧称。青黑色,多鸣叫。 秋骨:鹘至秋而善击。此以英姿飒爽的生鹘,以引起下文对画鹘的描写。 ●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唐•杜甫《朱凤行》竹实:凤的食料。 及:给。蝼蚁:蝼蛄、蚂蚁。 鸱(chī)枭(xiāo):两种鹰类的飞禽。赞扬朱凤爱有幼小动物,不畏凶恶势力的精神。 ●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枝。 唐•杜甫《薄暮》写自然界中喜阴暗幽深的生物,可用于比喻人的性格和处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唐•杜甫《绝句二首》逾:愈、更。 然:燃,这里指红似火烧。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唐•杜甫《江村》堂上:又作“堂前”、“梁上”都是一个意思。描写燕鸥的闲情野趣,表现出恬静幽雅的江村景象,衬托出诗人的淡泊宁静的心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唐•李贺《南园》初生:开始上涨。 描绘作者家乡的动人春色。 ●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白:发亮。“雄鸡一声”每被后人当作新时代催生者的声音。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