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年画”的古诗《九日题蔡国公主楼》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主第人何在,重阳客暂寻。水馀龙镜色,云罢凤箫音。暗牖藏昏晓,苍苔换古今。晴山卷幔出,秋草闭门深。篱菊仍新吐,庭槐尚旧阴。年年画梁燕,来去岂无心。 《南柯子 嘲阿骢 以上袁易静春词三十首赵万里》 年代: 元 作者: 袁易 玉雪娟娟秀,铅华浅浅涂。生儿何事苦怜渠。奈此绣绷珠络小于菟。转眼长过户,他年画作图。门生不用举监□。看我醉眠牛背阿骢扶。据百字词本校改。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清溪到山尽,飞路盘空小。红亭与白塔,隐见乔木杪。中休得小庵,孤绝寄云表。洞庭在北户,云水天渺渺。庵僧俗缘尽,净业洗未了。十年画鹊竹,益以诗自绕。高堂俨像设,禅室各深窈。奔泉何处来,华屋过溪沼。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长松度翠蔓,绝壁挂啼鸟。我友自杭来,尚叹所历少。归途风雨作,一洗红日燎。俄惊万窍号,黑雾卷蓬蓼。舟人纷变色,坐羡轻鸥矫。我独唤酒杯,醉死胜流殍。书生例强狠,造物空烦扰。更将掀舞势,把烛画风筱。美人为破颜,正似腰支袅。明朝更陈迹,清景堕空杳。作诗记余欢,万古一昏晓。 《秋山图》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前年放船九江口,秋风猎猎吹蒲柳。买鱼沽酒待月明,不知江上青山走。三更吹笛欲唤人,□□白露依衣巾。故乡遥遥书断绝,空见过雁如飞云。去年却下七里滩,秋水满船秋月寒。子陵先生钓鱼处,荒台直起青云端。先生不受汉庭官,自与山水相盘桓。至今高节敦廉顽,清风凛凛谁能攀?泊舟登岸行复止,小径双岐通草市。石林远映树青红,正与今年画相似。茅庐半住林木里,白狗黄鸡小如蚁。翁媪无言童雇闲,可是太平风俗美。清水初落鱼蟹新,东邻酿熟呼西邻。相牵相把意思真,亲密不异朱陈民。李端笔力能巧妙,写我旧日经行到。岂是老梦眩水墨?不觉掀髯发长啸。殷家大楼沧海头,留我十日风雨秋。触景感动客邸愁,便欲卜筑山之幽。断桥流水无人处,添种梅花三百树。直待雪晴冰满路,骑驴相逐寻诗去。 《赵千里夜潮图》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去年夜渡西陵关,待渡兀立江上滩。滩头潮水倒雪屋,海面月出行金盘。水花著人如撒霰,过耳斜风快如箭。叫霜鸿雁零乱飞,政似今年画中见。寒烟漠漠天冥冥,展阮陡觉心神情。便欲吹箫骑大鲸,去看海上三山青。 《出游归卧得杂诗》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江村何处小茅茨,红杏青蒲雨过时。半幅生绡大年画,一联新句少游诗。 《题纯阳洞》 年代: 宋 作者: 蒲寿宬 路入松萝去,闲眠石顶云。半宵忽闻虎,六月不飞蚊。烟郭多年画,晴畴破衲纹。世无俱绝烂,持钵不如耘。 2.描写“年画”的古诗《九日题蔡国公主楼》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主第人何在,重阳客暂寻。 水馀龙镜色,云罢凤箫音。暗牖藏昏晓,苍苔换古今。 晴山卷幔出,秋草闭门深。篱菊仍新吐,庭槐尚旧阴。 年年画梁燕,来去岂无心。 《南柯子 嘲阿骢 以上袁易静春词三十首赵万里》 年代: 元 作者: 袁易 玉雪娟娟秀,铅华浅浅涂。 生儿何事苦怜渠。奈此绣绷珠络小于菟。 转眼长过户,他年画作图。门生不用举监□。 看我醉眠牛背阿骢扶。据百字词本校改。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清溪到山尽,飞路盘空小。红亭与白塔,隐见乔木杪。 中休得小庵,孤绝寄云表。洞庭在北户,云水天渺渺。 庵僧俗缘尽,净业洗未了。十年画鹊竹,益以诗自绕。 高堂俨像设,禅室各深窈。奔泉何处来,华屋过溪沼。 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长松度翠蔓,绝壁挂啼鸟。 我友自杭来,尚叹所历少。归途风雨作,一洗红日燎。 俄惊万窍号,黑雾卷蓬蓼。舟人纷变色,坐羡轻鸥矫。 我独唤酒杯,醉死胜流殍。书生例强狠,造物空烦扰。 更将掀舞势,把烛画风筱。美人为破颜,正似腰支袅。 明朝更陈迹,清景堕空杳。作诗记余欢,万古一昏晓。 《秋山图》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前年放船九江口,秋风猎猎吹蒲柳。买鱼沽酒待月明,不知江上青山走。 三更吹笛欲唤人,□□白露依衣巾。故乡遥遥书断绝,空见过雁如飞云。 去年却下七里滩,秋水满船秋月寒。子陵先生钓鱼处,荒台直起青云端。 先生不受汉庭官,自与山水相盘桓。至今高节敦廉顽,清风凛凛谁能攀?泊舟登岸行复止,小径双岐通草市。 石林远映树青红,正与今年画相似。茅庐半住林木里,白狗黄鸡小如蚁。 翁媪无言童雇闲,可是太平风俗美。清水初落鱼蟹新,东邻酿熟呼西邻。 相牵相把意思真,亲密不异朱陈民。李端笔力能巧妙,写我旧日经行到。 岂是老梦眩水墨?不觉掀髯发长啸。殷家大楼沧海头,留我十日风雨秋。 触景感动客邸愁,便欲卜筑山之幽。断桥流水无人处,添种梅花三百树。 直待雪晴冰满路,骑驴相逐寻诗去。 《赵千里夜潮图》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去年夜渡西陵关,待渡兀立江上滩。 滩头潮水倒雪屋,海面月出行金盘。水花著人如撒霰,过耳斜风快如箭。 叫霜鸿雁零乱飞,政似今年画中见。寒烟漠漠天冥冥,展阮陡觉心神情。 便欲吹箫骑大鲸,去看海上三山青。 《出游归卧得杂诗》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江村何处小茅茨,红杏青蒲雨过时。 半幅生绡大年画,一联新句少游诗。 《题纯阳洞》 年代: 宋 作者: 蒲寿宬 路入松萝去,闲眠石顶云。 半宵忽闻虎,六月不飞蚊。烟郭多年画,晴畴破衲纹。 世无俱绝烂,持钵不如耘。 3.形容年画的有哪些词形容年画:吉祥喜庆 色彩鲜明 丰富多彩 驱邪纳祥 色彩明丽 线条流畅 形容皮影: 栩栩如生 真切动人 人巧工精 惟妙惟肖 身临其境 形容雕刻: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 独具风格 别具一格 精湛圆熟 入木三分 神态各异 形容花灯:流光溢彩 技术精湛 眼花缭乱 璀璨夺目 玲珑剔透 溢彩纷呈 造型新颖 大胆夸张 1、年画的题材包罗万象,总它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神仙与吉祥物 、(二)世俗生活、 (三)娃娃美人 、(四)故事传说 2、由于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陇东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 3、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各种雕塑工艺,如牙雕、玉雕、木雕、石雕、泥雕、面雕、竹刻、骨刻、刻砚等,是中国工艺美术中一项珍贵的艺术遗产。牙雕、玉雕等工艺由于材料昂贵,做工又十分的精细,所以逐渐从实用品转变为欣赏品,因此被人们称为“特种工艺”。 4、花灯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它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的综合工艺品,也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 4.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苏州桃花坞 桃花坞木板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板年画。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 (桃花坞位于江苏苏州阊门内北城下)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 太平天国末年,清兵围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以后一直萎靡不振。 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苏州市文联组织艺人恢复生产,后又成立“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社”,在整旧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桃花坞年画,主要有门画、中画和屏条等形式,其中门画可谓集历代门神之大全。 桃花坞年画,系用一版一色的木版套印方法印刷出来,工艺精美,一幅画要套印四五次至十几次,有的还要经过“描金”、“扫银”、“敷粉”等工序。在色彩上,有桃红、大红、蓝、紫、绿、淡墨、柠檬黄等诸色。 在艺术风格上,桃花坞年画构图丰富,色调艳丽,装饰性强,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人物塑造、刀法及设色上,具有朴实、稚拙、简练、丰富的民间美术特色,故数百年来一直畅销于海内外,欧洲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及艺术馆都有收藏。 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民间传统审美内容。 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 ▲天津杨柳青年画 有着600年历史的杨柳青(位于天津市西20公里)的民间木版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当时有一名长于雕刻的民间艺人避难来到杨柳青镇,逢年过节就刻些门神、灶王出卖,镇上的人争相模仿。到了明永乐年间,大运河重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到发展。 杨柳青年画从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最为风行。杨柳青年画的画样(粉本)有几千种。 到了清代中期全盛时期,杨柳青镇的戴廉增画店一年生产的成品就达2000件,每件500张,共达百万幅。当时,杨柳青全镇连同附近的30多个村子,“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画店鳞次栉比,店中画样高悬,各地商客络绎不绝,是名副其实的绘画之乡。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杨柳青年画走向衰落。1926年,霍派五世传人霍玉棠创建了杨柳青镇最大的“玉成号”画庄,杨柳青年画渐渐走向复苏。 解放后,**总理还曾亲临视察并给画庄寄来急需的藤黄原料。“**”期间,杨柳青年画改为胶版印刷,传统工艺濒临绝迹。 天津杨柳青年画霍派第六代传人霍庆有(霍玉棠之子)从20世纪80年代起,继承父志,利用近三十年的时间苦心钻研勾线、刻板、刷画裱等传统技艺,掌握了全套杨柳青年画工艺,成为天津一带唯一的勾、刻、刷、画、裱“五项全能”的杨柳青年画艺人,使得曾几近绝迹的木版手工绘制的杨柳青年画得以复苏。 如今,“玉成号”画庄已建成为家庭博物馆,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人文景点。 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 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因此,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富于中国气派。 杨柳青年画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杨柳青年画通过寓意、写实等多种手法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尤以直接反映各个时期的时事风俗及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点。 如年画《连年有余》,画面上的娃娃“童颜佛身,戏姿武架”,怀抱鲤鱼,手拿莲花,取其谐音,寓意生活富足,已成为年画中的经典,广为流传。 杨柳青年画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题材等,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 以这些优秀作品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形成杨柳青年画艺术的主流,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杨柳青年画的艺术特点是多方面的,形成其艺术特点的条件也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显明突出的则是表现在制作上。 杨柳青年画的制作程序大致是:创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绘、装裱。 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 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而杨柳青年画的后期制作,却是花费较多的工序于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而且还由于彩绘艺人的表现手法不同,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未经彩绘处理的墨线或套版的半成品)。 可以分别画成精描细绘的“细活”,和豪放粗犷的“粗活”,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各俱独自的艺术价值。 ▲山东潍坊杨家埠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