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童心的诗句犹如一首离歌的芬芳 奏不出花季雨季的忧伤 还没看到怀中的布绒娃娃长大 还没找到能许愿的七色花 还没收到女巫的回信 还没享受完童年的无知和快乐 我们早已拿上人生的单程车票 匆匆 坐上一列叫青春的永不回头的火车 当成长中的烦恼越来越多 盒子里的彩色玻璃弹珠越来越少 我知道我已经长大了 可是 童年梦境中的那只红蜻蜓 被涂上梦幻的水彩 还在我身边飘逸、舞蹈 童心还在扑通扑通跳 长长的公式,定理 挡不住童心的快乐发酵 当鸭子在叫 我说:它的最多像奶油味瓜子啊 我还在看蚂蚁王国的迁徙,不亦乐乎 我还在听窗前黄莺的浅唱,如痴如醉 我依旧狂奔舞蹈贪婪的说话 喜欢矢车菊般的蓝天 长满金色翅膀的葵花 眷恋着星星、太阳 童心依旧 依旧快乐,只不过脱去了稚气 依旧幻想,只不过丢掉了无知 美好给童心上了‘妆" 童心让自己卸了"装" 我们正在长大,好多梦正在飞 我们正在长大,好多梦还要追 就让这永久的童心一直飞在我身边 让我真实 陪着我 探索大大的世界,宠爱小小的自己 2.关于桃符的诗句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释]这首诗说,宋代人的春节一定要喝屠苏酒,因为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二要及时在门两旁贴上新桃符,以驱鬼辟邪。可见过年的意义在于对新的一年寄于美好的希望。 新年诗词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新年换桃符 朝代:宋 作者:薛嵎 桃符频换句难新,休对春风诉旧贫。 近日儿童谈道学,几时徵诏及闲人。 山田收薄官输在,树雪吹残曙色真。 慨昔巢由老岩穴,终身击壤作尧民。 3.描写童心的诗句有哪些描写童心的诗句如下: 1、《已亥杂诗》 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 少年哀乐过于人, 歌泣无端字字真。 既壮周旋杂痴黠, 童心来复梦中身。 2、《归山与酒徒别》 年代: 唐 作者: 李端 野客本无事,此来非有求。烦君徵乐饯,未免忆山愁。 红烛侵明月,青娥促白头。童心久已尽,岂为艳歌留。 3、《牧童》 年代: 唐 作者: 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4、《梦中作四截句其二》 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5、《夏日杂咏》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蒲苇萧萧晚,楸梧肃肃阴。 山童惊大鼾,林鸟伴微吟。 蛮砚深潴墨,吴牋熟捣踸。 新诗与醉帖,自笑尚童心。 6、《园中归戏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醉里来寻涧上花,已飘残雪散余霞。 麴生也解欺人老,风伯无端妒物华。 不恨童心伴蜂蝶,但愁病眼厌风沙。 归来隐几东窗下,一卷黄庭送日斜。 7、《园中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谁采桄榔寄一枝,北来万里为扶衰? 风光最爱初寒候,怀抱殊胜未老时。 闲引微泉成曲涧,尽除枯蔓补疏篱。 花前自笑童心布,更伴群儿竹马嬉。 8、《松堂小憩同绛》 年代: 当代 作者: 钱钟书 桃夭李粲逞娉婷,拥立苍官似列屏。 花罅蜂喧方引睡,松颠鹊语忽喷醒。 童心欲竞湖波活,衰鬓难随野草青。 共试中年腰脚在,更穷胜赏上山亭。 4.关于赞美秋天的家乡的儿童诗一、什么是儿童诗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 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 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 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二、儿童诗的特征 (一)饱满的儿童情感 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 儿童诗也不例外。但由于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表面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满绿阴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出岁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对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 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说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 ……”诗人于幽默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宣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二)儿童式的丰富想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 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 如邵燕祥的儿童诗《小童话》:“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 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遥远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而这现实中傣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一步地联想,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三)新颖巧妙的构思 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 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 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在同类题材的情感挖掘上并无太大的创意,但却依然是同类题材作品的典范之作。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巧妙的构思模式,达成了别具一格的表达效果。 又如舒兰的《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 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四)天真而精粹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 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如刘饶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它睡。 5.关于吉祥的诗句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家家户户更进一步 春节祝福 猴岁怀抱幸福走,鸡年腰揣欢喜来.吉祥幸福 春节祝福 竹报平安全家福花开富贵满堂春 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 八方秀色 五星高照 六畜兴旺 三阳开泰一室清辉 四海欢腾 二气雍和 两岸连心 龙飞凤舞 一派正气 一堂春色 一元复始月满春盈 两袖清风 七巧良缘 百福骈臻 年逢大有 莺歌燕舞 一帆风顺 庆云兆日日过小康 虎跃龙腾 四季平安 芳草迎春 春盈四海 百业兴旺 春和景丽 梅开五福花漫九州 五谷丰登 国泰民安 竹报三多 四时为柄 闻鸡起舞 年年大发 东风解冻万象皆春 跃马争春 岁岁有余 春日载阳 鹊送喜报 鸡鸣晓旦 丹凤来仪 神猴辞岁鸡传佳音 燕舞阳春 金鸡报晓 金凤迎春 五彩声屏,看大千世界.书画琴棋,添几分潇洒.喜四时春色,铺满万里河山.写写诗词歌赋,倾一代风流 金猴辞旧岁,千家万户喜听春消息.雄鸡迎新春,五湖四海欣然披绿装 猴岁吉祥,竹梅报喜报祥至.鸡年幸福,莺燕衔春衔福来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家过小康欢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壮丽山河多异彩 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大地歌唤彩云 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色满园 盛世千家乐 新春百家兴 横批:欢度佳节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共享锦绣年华 相伴健康天使 横批:福如东海 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占天时地利人和 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高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天地和顺家添财 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春归大地人间暖 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内外平安好运来 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日日财源顺意来 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创大业千秋昌盛 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精耕细作丰收岁 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发愤图强兴大业 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6.有关小孩玩雪的诗句有关小孩玩雪的古诗有《稚子弄冰》稚子弄冰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 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 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扩展资料 传统冰上体育活动-冰嬉 冰嬉作为我国北方人民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其由来已早,但具体起源于何时,现无确切考证,但至迟在宋代就有了“冰嬉”的明确记载。 据《宋史·礼志》记载,当时的皇帝就喜欢冰上的娱乐活动,在后苑里“观花,作冰嬉”。明朝时,冰嬉就被列为宫廷体育活动。 明末,努尔哈赤已有擅长滑冰的军队。努尔哈赤于天命间(1616-1626) 征服了巴尔虎特部落,率大兵离去后,巴尔虎特部落又叛变,围攻墨根部甚急。 此时,努军已远行数百里之外,据《清语摘钞》中“乌拉滑子”记载:“时有费古烈者,所有皆着乌拉滑子,善冰行,以炮驾爬犁,沿脑温江冰层驰往救,一日夜行七百里……满兵至,巴尔虎特尚弗知。”这里所说的在冰层上驰行的“乌拉滑子”,实际上就如同现代的冰鞋。 清朝是中国古代冰嬉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与统治清朝的满族人的风俗习惯有直接的关系。冰嬉是清代宫中流行的众多冰上活动的统称。 它既是娱乐活动,也是军事操练。清代,由东北到关内,从宫廷到民间,冰嬉大为盛行,故有“国俗”之称。 于敏中在《日下旧闻考》卷二十一《国朝宫室》中曰:“(西苑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当时冰嬉规模之大,参加人员之多,前无类例。 据《清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五《乐考二十一》记载:“每岁十月咨取八旗及前锋统领、护军统领等处,每旗照定数各挑选善走冰者二百名。内务府预备冰鞋、行头、弓箭、球架等项。 至冬至后,驾幸瀛台等处,陈设冰嬉及较射天球等伎。分兵丁二翼,每翼头目二十名,服红黄马褂,余俱服红黄齐肩褂。 射球兵丁一百六十名,幼童四十名俱服马褂,背小旗,按八旗各色以次走冰较射。”由此可以推算出,参加冰嬉的人员至少在1600人以上。 当时的冰嬉活动主要在西苑太液池(今北京北海) 举行,有时也在中海举行。到时候,“圣驾御冰床临观焉”。 今北京北海漪漾堂,就是乾隆皇帝和后来的慈禧太后观赏冰戏的地方。当时进行冰嬉活动所穿的冰鞋是由鞋和冰刀两部分组成。 形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一铁直条嵌鞋底中,作势一奔,迅如飞羽”(《养吉斋丛录》卷十四),这种冰鞋与现代滑冰所用的冰鞋很相似;另一种是“底合双齿,使啮凌而人不踣焉”(《日下旧闻考》卷二十一引乾隆“冰嬉赋序”),这是一种双刀的鞋,因冰刀安装在鞋底木条两旁,故不易倾跌倒下。清代初年,冰嬉一度入于兵家。 清廷把一系列冰上活动视为军事训练,设冰鞋处专门管辖。久之,军事训练的目的逐渐淡薄,游艺性慢慢突现出来。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冰嬉图》,它是乾隆年间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翰所绘,该画使我们对清代宫中冰嬉有了一个形象而直观的了解。清代的冰嬉活动不仅在皇宫内苑,而且在民间也较为普及。 康熙年间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写道:“捷足行看健步纷,寒流趁冻雪花春。铁鞋踏破奔驰甚,悔作银河冰上人。” 注曰:“足看铁底鞋,一步恒数丈,行冰上,兼有能格斗跳舞者,都门入冬,城河最多。” 《帝京岁时纪胜》中“滑擦”条亦称:寒冬之时,“都人于各城外护城河上,群聚滑擦(即滑冰)”。 《帝京岁时纪胜补笺》中说:“什刹海、护城河冰上蹴鞠,则皆民人练习者。”由此可见,民间滑冰活动的内容也十分丰富。 光绪三十二年(1906)刊印的《燕京岁时记》记载,这些民间开展的滑冰活动一直流行到清末之时,经久不衰。甚至直到今天,这项活动依然流行,经久不衰,《冰嬉图》一次次地被人们演绎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冰嬉。 7.关于百合花的诗句大全说说:“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陆游。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1、月映九微火。风吹百合香。 关于百合花的诗句2、尔丛香百合,一架粉长春。堪笑龟堂老,欢然不记贫。 3、方石斛栽香百合,小盆山养水黄杨。老翁不是童儿态,无奈庵中白日长!4、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5、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 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藓井出冰泉,洗瀹烦襟了。 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6、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 7、腼腆的玫瑰花刺儿多得很,温驯的羊儿常拿角来吓人;百合花却一味在爱情里陶醉,没有刺也没有角损坏她的美。8、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 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藓井出冰泉,洗瀹烦襟了。 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9、方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 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10、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 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11、方石斛栽香百合,小盆山养水黄杨。 老翁不是童儿态,无奈庵中白日长!12、色泽鲜艳的花朵,新奇雅致的花姿,青翠娟秀的绿叶,亭亭玉立的茎干,还有那淡淡优雅的清香。13、当它历经磨难,终于从纷乱的野草丛中,迎风怒放出沾满晶莹露珠的花朵的时候,谁能不去赞美它和天鹅一样的高雅美丽呢。 14、南北朝时代,梁宣帝诗云百合花:“接叶多重,花无异色,含露低垂,从风偃柳”。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 15、宋代大诗人陆游也曾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16、它那副端庄淡雅的芳容确实十分可人。 它植株挺立,叶似翠竹,沿茎轮生,花色洁白,状如喇叭,姿态异常优美,能散出隐隐幽香,被人誉为“云裳仙于”。17、当它迎风怒放在峡谷中,怒放在野草丛中的时候,它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证明了自己的意义。 18、在刚刚盛开的百合花瓣中,沾满了晶莹的露珠。当其它野草都以为这是早晨的水雾时,只有百合花知道,那是自己喜悦的泪水。 关于百合花的诗句古寺 百合 宋 苏东坡 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百合花 清 严兆鹤 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 百合 南朝后梁 萧?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 百合花 英 布莱克 腼腆的玫瑰花刺儿多得很,温驯的羊儿常拿角吓人; 百合花却一味在爱情里陶醉,没有刺也没有角损坏她的美。山百合 作者: 席慕蓉 与人无争 静静地开放 一朵芬芳的山百合 静静地开放在我的心里 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它的洁白 只有我的流浪者 在孤独的路途上 时时微笑地想起它来 宋 陆 游 芳兰移取偏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 更乞两叶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百合花 清 严兆鹤 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 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百合 南朝后梁 萧?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百合花》严兆鹤 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 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结局】 现当代-席慕容 当春天再来的时候 遗忘了的野百合花 仍然会在同一个山谷里生长 在羊齿的浓荫处 仍然会有昔日的謦香 可是 没有人 没有人会记得我们 和我们曾有过的欢乐和悲伤 而时光越去越远 终于 只剩下几首佚名的诗 和 一抹 淡淡的 斜阳 【山百合】 现当代-席慕容 与人无争 静静地开放 一朵芬芳的山百合 静静地开放在我的心里 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它的洁白 只有我的流浪者 在孤独的路途上 时时微笑地想起它来 【百合花】 英国-威廉·布莱克 腼腆的玫瑰花刺儿多得很, 温驯的羊儿常拿角来吓人; 百合花却一味在爱情里陶醉, 没有刺也没有角损坏她的美。 关于百合花的诗句句子1、百合花的根像大蒜瓣一样,可以食用,据说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还可以药用。百合花长着一根很长的茎,茎上有许多嫩绿的叶子,它们成螺旋状分布。 茎的最顶端挂着许多铃铛似的百合花。百合花到了一定的时候,花骨朵自然就会炸开,里面冒出七根花蕊,其中一根是雌蕊,其余六根是雄蕊。 我们家的百合花叫做火百合。火百合是红色的,花瓣上有许多小黑点点。 有的百合花都开谢了,只剩下一根雌蕊。百合花的每片叶子上都有一个黑色的种子。 2、百合花的淡绿的花蕾昨天还刚刚张开了一个小口,今天就开花开得差不多了。花瓣雪白雪白的,花蕊金黄金黄的,叶片儿碧绿碧绿的,它分外引人注目。 一朵朵百合花就像一支支小喇叭。3、百合花沐浴着阳光随风摇曳。 那娇柔的花瓣,优美的形态,宛如一个个亭亭玉立的仙女翩翩起舞,高贵典雅,婀娜多姿。香水百合,不愧是百合女王,洁白的花瓣上看不到任何斑点,而那些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则羞羞答答低着头,仿佛是一位害羞的少女,掩面而笑„„4、自古以来,百合的美,常是诗人墨客和歌者吟咏的对象,一。 8.有关春节或春花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 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旦试笔(选一) ——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 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 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 ——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 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梦维鱼 钓帘欲迎新巢燕 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 并无尘事到吾庐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 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有关春花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