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壕吏中表达诗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的诗句是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 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 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2. 同情劳苦人民疾苦诗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 苦恨年年押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 蚕 妇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希望能帮助你。 3. 求一篇关于劳苦大众的作文在800字左右我眼中的劳动人民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洁净的水泥路,你知道它曾经肮脏的样子吗?不,我们似乎看到的总是它最美丽的一面。是谁,为她梳妆?商店的物品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你知道它曾经不起眼的样子吗?不,我们似乎不能想象以前的它是什么。是谁,为她粉饰?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洁净的水泥路,你知道它曾经肮脏的样子吗?不,我们似乎看到的总是它最美丽的一面。是谁,为她梳妆?商店的物品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你知道它曾经不起眼的样子吗?不,我们似乎不能想象以前的它是什么。是谁,为她粉饰? 每天清晨的那个忙碌的身影,手执大扫把,不停地挥动着手臂,把垃圾扫起。从这边到那边。街道随着她的动作开始变得一尘不染。她,是我们的环卫工人。她们总是赶在太阳的前头,当我们还在睡梦中时,她们已经开始为我们的城市工作。太阳冉冉升起,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条干净的马路,可她们却静静退去,似乎是不让我们看见她们所做的事情。她们在城市的背后默默的工作。是那一条条干净的街道使我们的城市更为美丽。 灯火通明的工厂里,流水线上,一列列物品从流动皮带上滑过,拾起一件,仔细地挑选出错误和遗漏,使物品更加优质。她,是我们的工人。她们总是在不停地挑拣错误,用她们那一双双长茧的手,仔细地观察发现所有的错漏。从白天到黑夜,为我们能有更好的物品而付出着。付出她们的时间,付出她们的精力,付出她们的体肤。她们是人们最熟悉的,也是人们最不为所知的。她们在为我们的生活质量默默奉献。是那一样样精美的物品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一道道亮丽的风光。 在我们的身边,劳动者都在默默地工作,默默地奉献。农民为我们制造了粮食,司机为我们提供了方便的交通工具,建筑工人为我们建造了美丽的城市。。。。。。劳动人民为我们周遭的一切付出了他们最为重要的东西。 劳动人民是我们生活中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