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南北朝的诗句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赋 庾信 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楼里作春衣。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 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开上林而竞入,拥河桥而争渡。 登江中孤屿 谢灵运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扶 风 歌 鲍照 昨辞金华殿,今次鴈门县。寝卧握秦戈,栖息抱越箭。 忍悲别亲知,行泣随征传。寒烟空徘徊,朝日乍舒卷。 望 孤 石 鲍照 江南多暖石,杂树茂寒峯。朱华抱白云,阳条熙朔风。 蚌节流绮藻,辉石乱烟虹。泄云去无极,驰波往不穷。 啸歌清漏毕,徘徊朝景终。浮生会当几,欢酌每盈衷。 秋登长安怀庾信 旆旌飐飓角声残,不见金陵雍塞难。 锦牖深闱柔靡赋,边城孤帐冷青衫。 长安暮昃银磐砕,建邺荻秋铁索寒。 惋叹浮生多少梦,仍留一梦在乡关。 2. 描写南北朝的诗句江南春 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赋 庾信宜春苑中春已归,披香楼里作春衣。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 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开上林而竞入,拥河桥而争渡。 登江中孤屿 谢灵运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扶 风 歌 鲍照昨辞金华殿,今次鴈门县。寝卧握秦戈,栖息抱越箭。 忍悲别亲知,行泣随征传。寒烟空徘徊,朝日乍舒卷。 望 孤 石 鲍照 江南多暖石,杂树茂寒峯。朱华抱白云,阳条熙朔风。 蚌节流绮藻,辉石乱烟虹。泄云去无极,驰波往不穷。 啸歌清漏毕,徘徊朝景终。浮生会当几,欢酌每盈衷。 秋登长安怀庾信旆旌飐飓角声残,不见金陵雍塞难。 锦牖深闱柔靡赋,边城孤帐冷青衫。 长安暮昃银磐砕,建邺荻秋铁索寒。 惋叹浮生多少梦,仍留一梦在乡关。 3. 魏晋南北朝的诗句有哪些魏晋南北朝诗选〔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注】: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东汉末年,以黄巾军为代表的农民革命武装,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曹操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接着他又"挟天子以令诸侯",逐个地打败了其他地方割据势力,最后统一了北方,形成了与吴、蜀相峙的三国鼎立局面,并为日后的晋朝进一步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他又采取了一些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广行屯田的措施,对当时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曹操的一生大半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因而他的作品也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思想积极,风格慷慨悲壮。 他的诗今存二十余首,都是采用的乐府古题,明显地表现了对汉代乐府的继承关系。他的文章也一变东汉以来的典雅繁缛,而以"清峻通侻"著称,显示着他崇尚刑名,反对儒学传统的突出特点。 鲁迅曾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的著作今有辑本《曹操集》,诗歌注本以黄节的《魏武帝诗注》较为详备。 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蒿,同,枯也,人死则枯槁,故云。 《蒿里行》是汉乐府《相和歌。相和曲》中的一个曲调名,是当时人们送葬时所唱的挽歌。 这里是曹操按照旧题写作的新辞。作品叙述了袁绍等军阀讨伐董卓不成,转而互相攻战,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这表现了作者对割据势力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同时也暗含着作者要削平战乱,建立一个统一国家的愿望。〔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注】:《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属《相和歌·平调曲》。 这里是曹操按旧题写作的新辞。从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一文看,此诗可能作于建安十三年征孙权的前夕。 原作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作品反映了曹操为实现他统一全国的政治理想而广泛招揽人才的急切心情。 第一节调子比较低沉,这是时代乱离和汉末以来社会上流行的颓废人生观在作者思想上引起的回波反响。从第二节起调子变化,作品出现新境界,新场面。 最后四句直抒胸臆,抑扬顿挫,慷慨激昂,是不可多得的四言警句。〔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第一首。《步出夏门行》是汉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瑟调曲》。 曹操曾用这个旧题写过新辞,全诗共四首,前面有"艳"(序歌)。正当东汉末年,中原地区军阀混战的时候,活动在辽西一带的乌桓民族强盛起来。 他们攻汉州郡,掠虏汉民,成为北部的严重边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打垮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袁绍死,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中去了。 当时曹操的处境是,南有盘据荆襄一带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弟勾结的乌桓,形势是严重的。曹操采用了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207)八月,出奇兵袭击乌桓,大破乌桓于柳城(今辽宁省兴城县西南)。 九月,胜利回师。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就作于回师的途中。 《观沧海》描写了碣石山下深秋的海景,通过写景,自然巧妙地抒发了作者对于当时的社会动乱,生计艰难,人心不定的种种忧虑,并暗含着他削平割据、稳定时局、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图。作品情景交融,境界场面极其壮阔。 〔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龟虽寿》是《步出夏门行》的第四首。 作品从哲学角度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他否定方士们关于神仙的种种妄谈,也否定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那种消极颓废和及时行乐,而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与豪迈气概。〔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 4. 关于南朝历史的诗歌杜牧的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杜牧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5. 形容南北朝的成语1.三纸无驴----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2.十行俱下——一眼同时看十行书。形容阅读的敏捷。后常作“一目十行”。 3.千军万马——形容兵马很多。也形容声势浩大。 4.千万买邻——形容好邻居之可贵。原文是“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5.千金买笑——花费千金,买得一笑。谓不惜代价,博取美人欢心。 6.为人师表——在人品学问方面,作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7.白面书生——原指年轻识浅,阅历不多的读书人。后亦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8.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点,含有对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إ 9.爱不释手——喜爱到不肯放手的地步。 10.情不自禁——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 11.画龙点睛——比喻说话作文,在关键之处用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全篇精警得神。 12.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13.应对如流——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14.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很齐全。 15.酒囊饭袋——囊:口袋。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宋书 16.探囊取物——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إ 17.江郎才尽——比喻人的文思减退。 18.十二金钗——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后以“十二金钗”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 19.徐娘半老——指色衰而多风情的中年妇女。 20.步步莲花——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إ 21.乘龙佳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22.指腹为婚——旧时婴儿尚在胎中,就由双方父母指定婚约。 23.势均力敌——均:平;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24.腹背受敌——腹:指前面;背:指后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25.咫尺千里----指近在咫尺而相隔如同千里,多指人为的隔阂。 26.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27.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28.叱咤风云——: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29.乘风破浪——或“长风破浪”,表示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现在多指在好条件下或者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30.衣锦还乡——旧指功成名就后,回到家乡炫耀。إ 31.锦衣玉食——华丽的衣服,珍异的食品。指衣食都极精美。形容奢侈豪华的生活 32.后顾之忧——指在前进或外出的过程中,担心着后方发生问题或出乱子。 33.自毁长城——自行毁掉长城。比喻自行毁坏赖以生存的力量。إ 34.飞蛾投火——原来比喻不惜生命。后多比喻自寻死路。也作“飞蛾扑火”。 35.好好先生——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 36.难兄难弟----形容两兄弟都好,难分上下。现也反用,讽刺两兄弟都坏。 37.不舞之鹤——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38.听人穿鼻——比喻毫无主张,任人摆布。 39.寄人篱下——像鸟雀一样,寄居在人家篱笆底下生活。 40.顾盼自雄——左顾右盼,觉得自己了不起。 6. 关于中国朝代的诗歌1、简单版夏商周,春秋战。 秦朝以后是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夏辽。金元明清二十朝。 2、人教版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3、网络版黄帝尧舜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至民国。夏商周秦与两汉, 三国归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后十国, 北宋南宋元明清。 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扩展资料:朝代历史概述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近60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知道了用火。 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中国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人工栽培的稻谷和粟粒及农耕工具。 最古老的王朝夏朝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其势力和影响已达到黄河南北,并开始进入奴隶社会。 继夏而兴起的商、西周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度。之后是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 大约在5000年前,中国人已知道了冶炼铜的技术。3000多年前的商代,开始使用铁器;在制陶方面,有了白陶和彩陶;丝织生产也相当发达,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提花丝织技术。 到了春秋时期,制钢技术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空前活跃,涌现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孟子和军事学家孙武等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代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