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开创先例的诗句

1. 表达“结束过去,开创美好未来”的古诗词有哪些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行路难》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年代: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5、《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朝诗人柳永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 比喻开创历史 前所未有的成语

开天辟地 [ kāi tiān pì dì ]

释义

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出 处

清·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合传》:“乞君为我多方访之;冀得当以报我;此开天辟地第一吃紧事也。”

近义词

鸿蒙初辟 史无前例 天地开辟 筚路蓝缕 亘古未有

例 句

1. 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2. 红土地上,开天辟地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上市公司,老区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3. 开天辟地的退出事件,折射出资本的艰难处境。

4. 中国产生了**,就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5. 乌干比库拉是开天辟地时期从荒芜中自我诞生的两个生命。

6. 沧州历史悠久,史前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地之一,就源于沧州青县盘古镇。

3. 形容“开创”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开创”的成语有:

筚路褴褛、别创一格、别开一格、承前启后、创业维艰、开基创业、断鳌立极、鹅湖之会。

1、筚路褴褛

【成语】: 筚路褴褛

【拼音】: bì lù lán lǚ

【解释】: 形容开创新事业的艰难。同“筚路蓝缕”。

【出处】: 应修人《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我们筚路褴褛,孤军苦战,非为金钱,非为名誉,不厌不倦,但求心之所安。”

2、别创一格

【成语】: 别创一格

【拼音】: bié chuàng yí gé

【解释】: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出处】: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与苏涣》:“仅存的三首,从内容来说,实在是别创一格。”

3、别开一格

【成语】: 别开一格

【拼音】: bié kāi yí gé

【解释】: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出处】: 陈春华《丙午萍醴起义记》:“是役事迹,冯自由同志之《开国前革命史》已将大略记录,故本篇别开一格。将当日香港《中国日报》纪录及由各方面采集之资料,详细排叙,不厌求详。”

4、承前启后

【成语】: 承前启后

【拼音】: chéng qián qǐ hòu

【解释】: 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出处】: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庵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5、创业维艰

【成语】: 创业维艰

【拼音】: chuàng yè wéi jiān

【解释】: 开创事业是艰难的。

6、开基创业

【成语】: 开基创业

【拼音】: kāi jī chuàng yè

【解释】: 指开创帝业。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吾等自随孙将军开基创业,大小数百战,方才战得六郡城池。”

7、断鳌立极

【成语】: 断鳌立极

【拼音】: duàn áo lì jí

【解释】: 比喻开创新局面,创建伟业,树立最高准则。

【出处】: 《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8、鹅湖之会

【成语】: 鹅湖之会

【拼音】: é hú zhī huì

【解释】: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出处】: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4. 求一首表达结束过去,开创美好未来的古诗词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分析:这首词描写了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她“眼底”充满了“离恨”,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阑干(栏干)远望,足见其情之痴绝。

题菊花 (唐)黄 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分析: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而统观全诗,诗中的菊花寓意是当时社会上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这首诗中的写景主要是在二、三联,诗人先用“澄江少平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幽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看,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飞翔,多么欢快、多么自由啊!诗人正是通过绘制这样的“暖”色之景,抒发了一种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诗中的第三联描写生动,“落”“明”二字精练传神,是该联的诗眼。“落”给“泗水”以动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不说徂徕山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无邪。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