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柳絮、杨花的诗句描写杨花柳絮的诗句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啭:鸟鸣宛转.北周·庾信《春赋》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杨花:柳絮.榆荚:榆钱,榆树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唐·韩愈《晚春》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杨花:柳絮.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不知,不能.禁:制止.杨花:柳絮.宋·晏殊《踏莎行》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意谓柳絮自由自在地飞舞,不流连于画堂朱户的富贵之家.宋·王安石《清平乐》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春色:指杨花.二分尘土:杨花有三分之二落在路旁尘土之中.一分流水:杨花有三分之一飘落水面.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杨花:柳絮.宋·王令《瀹瀹》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唐·刘禹锡《杨柳枝河九首》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蹊:小径.花带重:花盛开而使枝条下坠.这两句写小径两边鲜花盛开,交结遮掩,看上去象花洞,柳条交结沉甸甸地垂下,一派阳春景象.唐·李贺《春怀引》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宋·张先《剪牡丹》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香成阵卷絮风头:吹卷着柳絮的阵风.寒欲尽:寒意将尽.粉红.指花片.香成阵:香气阵阵.宋·晏殊《蝶恋花》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落絮:飘落的柳絮.意谓柳絮伴着几点雨星,无声地飘落下来,好象春天为自己的结束暗暗流泪;月亮时时被浮云遮掩,似乎羞涩地不愿抛头露面.宋·吴文英《浣溪沙》。 2. 描写棉花的诗句《七绝·咏棉花》 (作者:左河水) 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注: (1)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一般为1到2米。花朵有乳白色、蛋黄色的。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棉织物保暖性好,坚牢耐磨,吸湿和脱湿快速,穿着舒适。 (2)夏花。棉花通过夏季开放乳白色或紫红色的花朵后结果。 (3)舍子。棉花在使用前须将其在纤维中的棉籽分离出去。 第一句:“不恋虚名列夏花”。棉花在夏季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有乳白色、蛋黄色、红色的。这时,蜜蜂也迎来了一个丰收的季节。但是,在人们的记忆里及百花的名列之中,也包括“夏花”之中,并没有列入棉花的名字,人们所说到的棉花只是它可供人们使用的纤维。对于诗人笔下采用拟人手法所写的棉花,自身也是“不恋”其芬芳之“虚名”,它与社会中某些贪图和追求个人名利的人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句:“洁身碧野布云霞”。形象地描绘了棉花的白色纤维在碧野的万丛之中表现得洁白无瑕,犹如白云一片;又在阳光的辉映之下如彩霞般的美丽壮观,以“布”来装点中国美丽的山河。但它的装点过程中是洁身自爱的,表达了人们的一种廉洁自律的精神风貌以及美德与职业操守。 第三句:“寒来舍子图宏志”。棉花的纤维在使用前必须把其中的棉籽分离出来,以便纺纱织布或做成棉衣棉被等。而诗中的意象是,棉花要服务于大江南北的人们,或者说它要“图宏志”,为温暖千家万户,还需忍心“舍子”,与“爱子”分离,从而奔向神州大地的四面八方,这是一种多么感人的大爱无私的精神,这正是千百年来我国许多仁人志士的献身精神。而现实社会中,却有些人不仅无“宏志”,还为了自己的子女贪财害民,不惜以身试法,使人感到痛心。 第四句:“飞雪冰冬暖万家”。这是棉花最终的重要价值,也是棉花的“宏志”,是它一生一世的归宿与奋斗目标。诗中的意象表达了我们人生的价值与目标取向,而不是个人贪图享乐。全诗短短四句,意味深长,表象为笔致细腻地写棉花,实则意味深隽地暗喻了人的仁者爱人的情怀和献身精神。 全诗28个字,写了棉花从开花朵到用于保暖的整个过程,用了“不恋虚名”、“洁身”、“舍子”、“暖万家”11个字,将棉花人格化,行为化,通过托物言志,谱写了一曲爱国爱民的诗篇。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写棉花的诗词已不少,其中也不乏有许多好作品,但这首咏棉花诗可谓是其中的绝唱。 此诗发表在中国《词刊》2012年第9期。由于诗情感人,意境高远,引用者较多。 3. 形容杨树的诗句杨柳枝词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杨柳枝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朝代:宋代 作者:王雱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芳心苦·杨柳回塘 朝代:宋代 作者: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4. 赞美杨树的诗句杨花诗 年代:【清】 作者:【舒位】 歌残杨柳武昌城,扑面飞花管送迎。 三月水流春太老,六朝人去雪无声。 较量妾命谁当薄,吹落邻家尔许轻。 我住天涯最飘荡,看渠如此不胜情。 东门之杨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东门之杨,其叶将将,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晰晰 赞白杨树 树中淑女有白杨,一身正直腰杆壮。 风情林中精神爽,妩媚眼睛分外亮。 5. 描写杨花的诗句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啭:鸟鸣宛转。 北周·庾信《春赋》 描写杨花的诗句: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花:柳絮。榆荚:榆钱,榆树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唐·韩愈《晚春》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杨花:柳絮。 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不解:不知,不能。禁:制止。杨花:柳絮。 宋·晏殊《踏莎行》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意谓柳絮自由自在地飞舞,不流连于画堂朱户的富贵之家。 宋·王安石《清平乐》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春色:指杨花。二分尘土:杨花有三分之二落在路旁尘土之中。一分流水:杨花有三分之一飘落水面。 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 杨花:柳絮。 宋·王令《瀹瀹》 6. 关于杨棉害处的作文不能说许久不曾回家,但确实多年,没有在阳历五月回家了,到了金杞大地,扑面而来的,不是春的气息,也不是小麦的清香,而是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物体,当时还不知是什么,以为是蒲公英,也以为是柳絮(上次这个季节回杞县,是1995年,那时候,好象没有杨棉,即便有,也远没有现在多),第二天起早问,说是杨棉,才知道“飞的更高”的不一定是汪峰,有可能是杨棉……院子里、墙缝边、道路旁、房屋内、村庄外……仿佛是“此物只应中原有,见过之人不相思”,观其柔、摸其细,似若无物,又无缝不入,便知道这玩儿艺对呼吸道及过敏体质的人,有着相当的危害,可是,还有我没想到的危害在后头呢……几天后,去一发小家玩,刚进他院子,他正想采访我什么时候回?什么时候走?就听到外面歇斯底里的叫“失火啦、失火啦”,我们赶快跑出去,外面是个大坑,周围都是住家户,坑的周围梭了一圈子玉米秸,眼看着赤溜一下,全部起火,天干物燥,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烧起来了,很快,坑的圆圈,聚集了很多人,基本都是以自家院为防区,救火,端水的,拿木锨掘土的,我赶紧拿起手机,拨了几次,终于拨通了119,向值班人员准确报告地点、火状、路线图,等我说完,值班人员告诉我“由 于杨棉引起火患太多,救火车都出勤了,不够用,请你村群众自救……经过我村善良的村民齐心合力,这场因杨棉而起的火患,烧掉了坑周围所有的玉米秸,却没有给任何家庭带来灾难,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我所能做的,就是告诫那些留守的老人、妇女们,来年,别再拉玉米秸放在离家近的地方了,村民异口同声的说”并不是为了当柴禾,而是公家不让烧,又不知道怎么,据说,基本上每个村,都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是啊,怎么?杨棉之患,想必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公家”也该给百姓找个最合理、最安全的法了吧?不是找个“有关部门”的人在电视上咳嗽两声、说几句“杨棉不能点、实在太危险、如果不小心、可能烧住脸”之类老百姓先发现的常识……当务之急,先要解决不能让玉米秸、以及其它的易燃物进村,或者放在房前屋后,是比较可行的,当只有杨棉没可燃物时,一鸡了,也就没事了,至于彻底的解决杨棉问题,那就靠富有超级智慧的“公家”人,来想法加以引导了……一点个人见闻,如不合哪位之意,请见谅,因为,村里面住着的,都是善良的留守人员,每个人,都应该为他(她)们多考虑,但愿明年,金杞大地不再有杨棉之患……。 7. 关于杨花的诗句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周·庾信《春赋》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韩愈《晚春》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宋·晏殊《踏莎行》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王安石《清平乐》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春色:指杨花。二分尘土:杨花有三分之二落在路旁尘土之中。一分流水:杨花有三分之一飘落水面。 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 宋·王令《瀹瀹》 8. 描写木棉的诗句有哪些1、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唐 白居易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释义:袍里夹绒不干吃苦的活儿,说木棉花儿冷是徒有其名。2、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清 陈恭尹《木棉花歌》释义:木棉花长得像北方浓须大面的英雄汉子,充满豪气带着高冠英雄坦荡3、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 ——宋 刘克庄《木棉花》释义:几棵木棉树繁花盛开,占了半个天空,红色的花就像染的一样鲜艳。当地人说,这就 是木棉花。 4、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烈。——清 张维屏《东风第一枝·棉》5、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宋 苏轼《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6、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唐 李商隐 《李卫公》7、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 ——唐 李商隐 《燕台四首·夏》 8、隐竹阁楼台青青草,问木棉、羁客魂归否。——宋 刘辰翁《金缕曲·贺新郎》 9、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 ——明 屈大均 《南海神庙古木棉歌》10、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唐代 白居易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释义: 袍里夹绒不干吃苦的活儿,说木棉花儿冷是徒有其名。 11、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唐 皇甫松《竹枝》释义:木棉花开完了,荔枝(花)又垂了下来,千朵花万花都在等着情郎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