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表示“计划”的诗句1.《樵青歌 为黄仙裳作》 清 作者: 杜濬 当时同学十数人,两人引颈先朝露。一人万里足重茧,一个入海随烟雾。三人灭迹逃空门,四人墙东长闭户。一人卖药不二价,一人佯狂以自污。黄生计划无复之,门前便是青山路。昆吾宝剑千金值,改铸腰镰应有数。黄生终日无踪迹,上山清晨下山暮。有时昏黑犹在山,痛哭身当猛虎步。不知为樵定何意,黄生安肯言其故。但闻有一海陵樵,时时偷访钟山树。 2.《蜀相》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宋 作者: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4.《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宋 作者: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5.《南歌子·带酒冲山雨》 宋 作者: 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睛。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2. 形容事情已经开始按计划一步步进行的词语是什么循序渐进 读音:[ xún xù jiàn jìn ] 基本解释: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例句:学习要循序渐进,不先掌握基础知识,就无法深造。 近义词 : 循规蹈矩 按部就班 登高自卑 由表及里 反义词 : 揠苗助长 拔苗助长 一步登天 按部就班 读音:[ àn bù jiù bān ] 基本解释: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 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2. 【出自】:晋·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3. 【示例】:但黄公俊的祖父,他开始读了书,象一般读书人似的,他~的要将八股型的才学,“货与帝王家”。 ◎郑振铎《黄公俊之最后》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按照老规矩办事 例句:学习应当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近义词 循规蹈矩 循环渐进 遵厌兆祥 循序渐进 墨守成规 反义词 闻风而动 独出心栽 勇往直前 操之过急 出处: 1.循序渐进:《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2.按部就班:晋·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示例: 1.循序渐进:她通常是从一个角度写,而不是从几个角度写;还只是~地写,而不是错综交叉地写。 ---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 2.按部就班:但黄公俊的祖父,他开始读了书,象一般读书人似的,他~的要将八股型的才学,“货与帝王家”。 ---郑振铎《黄公俊之最后》 3. 形容“谋划”的诗句有哪些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释义: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粗大;毫末:指幼苗,比喻细小。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礼记·中庸》 释义: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哲学上反映的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3、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瀑布联句》 释义:近看巨大的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 4、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诗经·召南·采蘩》 释义:什么地方采白蘩,沼泽旁边沙洲上。采来白蘩做何用?公侯之家祭祀用。 5、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须自成。——《钱公良测语·规世》 释义:做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如果对自己都负不了责,又拿什么对别人负责。 6、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书》 释义: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7、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 释义:集中天下之利益(财富)的人,应承担天下人的忧患,(有权)享受天下乐趣的人,应分担天下人的忧虑。 8、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论衡》 释义: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释义: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知道经书有错误的人在诸子。 9、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诗集》卷四十二《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释义:发船渡海正是三更时分,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连绵下个不止的阴雨,总有停的时候;成天刮个不停的风,也总有止住的时候。 10、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九夷为藩篱,四海环我堂。卢生与若士,何足期渺茫。稍喜海南州,自古无战场。奇峰望黎母,何异嵩与邙。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分流未入海,膏泽弥此方。芋魁倘可饱,无肉亦奚伤。——《和陶拟古九首》 释义:谓涤净忧虑,恣逞情怀。放纵之情。动摇、涣散意志。年幼的时候,一门心思向远方出发,立志行走天下,无拘无束。 4. 形容“做事没有计划,不会安排,不懂装懂”的成语是什么1.一知半解 拼音:yī zhī bàn jiě 解释: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2.囫囵吞枣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宋·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山仑吞个枣。” 3.走马观花 拼音: zǒu mǎ guān huā 解释:走马:骑着马跑。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不求甚解 拼音:bù qiú shèn jiě 解释: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望文生义 拼音:wàng wén shēng yì 解释: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出处:清·张之洞《X轩转语》:“不然;空谈臆说;望文生义;即或有理;亦所谓郢书燕说耳。” 5. 形容“做事有计划”的名言警句有哪些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卫灵公》白话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卫灵公》白话译文: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战国时期·子思《礼记·中庸》白话译文:凡事有预谋就会成功,没有预谋就会失败。4、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战国时期·子思《礼记·中庸》白话译文:说话事先想好就不会语塞,做事事先想好就不会感到困难。行动之前事先想好就不会内心不安,法则事先想好就不会陷入绝境。 5、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蒋志强《爬山要爬高》释义:不要怕山高,山越高越有攀头;不要嫌路远,路越远越有奔头。 指目标越是高远,越能磨炼意志,成就大的事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庸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_卫灵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