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含有“青烟”的诗词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倾。 2. 关于佛经的诗句六祖坛经里有很多: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法性 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生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 闇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 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锁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见,何劳向什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详见: 3. 有关描写青烟的佳句写一段原创的给你,不知道你要什么风格的。如果觉得可以就请采纳哦!很希望能帮上你的忙哦,嘿嘿。.. 原创: 雨,整整下了一夜。 清晨醒来,空气里弥漫着雨水漫过土壤时留下的味道,古朴而恬淡,那是青城水乡独有的风息。 玻璃窗外,无限的青嵩碧黛融入眼睛,可人的鸟儿在耳旁欢跃地鸣叫。 远远地,可以看见青烟袅袅地从不起眼的烟囱里慢慢地往外冒,被风一点点地吹散开来,像绸缎一样地交织在无限碧色的天际里。浩渺得像一缕记忆,凝结在雨后青色的天空里。 那便是农家人的生活,没有多余的执着于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时间的畎亩里, 平淡的,就像水,像烟。 哈,如果写得不好,还请见谅。其实,我觉得写东西要给定情景才好写,心境不同,所看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网上那么多东西,一百度出来的很多,但真正能写进我们心里的其实不多,只有你用心看到的才是属于你自己的。好好加油呀! 4. 关于佛语禅机的诗句格言十大经典佛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 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 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 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5. 关于佛语的诗句有哪些一切皆为虚幻。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己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6. 形容“念经”的诗句有哪些1.赠念经僧 唐代:周朴 庵前古折碑,夜静念经时。月皎海霞散,露浓山草垂。 鬼闻抛故冢,禽听离寒枝。想得天花坠,馨香拂白眉。 2.赠持《法华经》僧 唐代:齐己 众人有口,不说是,即说非。吾师有口何所为, 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日日夜夜终复始。乍吟乍讽何悠扬, 风篁古松含秋霜。但恐天龙夜叉乾闼众,畐畐塞虚空耳皆耸。 我闻念经功德缘,舌根可算金刚坚。他时劫火洞燃后, 神光璨璨如红莲。受持身心苟精洁,尚能使烦恼大海水枯竭。 魔王轮幢自摧折,何况更如理行如理说。 3.锦堂春(中秋) 宋代:詹玉 露掌秋深,花签漏永,那堪比夕新睛。正纤尘飞尽,万籁无声。 金镜开奁弄影,玉壶盛水侵棱。纵帘斜树隔,烛暗花残,不碍虚明。 美人凝恨歌黛,念经年间阻,只恐云生。早是宫鞋鸳小,翠鬓蝉轻。 蟾润妆梅夜发,桂熏仙骨香清。看姮娥此际,多情又似无情。 4.送僧讲罢归山 唐代:唐求 休将如意辩真空,吹尽天花任晓风。共看玉蟾三皎洁, 独悬金锡一玲珑。岩间松桂秋烟白,江上楼台晚日红。 依旧曹溪念经处,野泉声在草堂东。 5.赠念《法华经》僧 唐代:齐己 念念念兮入恶易,念念念兮入善难。念经念佛能一般, 爱河竭处生波澜。言公少年真法器,白昼不出夜不睡。 心心缘经口缘字,一室寥寥灯照地。沈檀卷轴宝函盛, 薝卜香熏水精记。空山木落古寺闲,松枝鹤眠霜霰干。 牙根舌根水滴寒,珊瑚捶打红琅玕.但恐莲花七朵一时折, 朵朵似君心地白。又恐天风吹天花,缤纷如雨飘袈裟。 况闻此经甚微妙,百千诸佛真秘要。灵山说后始传来, 闻者虽多持者少。更堪诵入陀罗尼,唐音梵音相杂时。 舜弦和雅熏风吹,文王武王弦更悲。 如此争不遣碧空中有龙来听,有鬼来听。亦使人间闻者敬, 见者敬。自然心虚空,性清净。此经真体即毗卢, 雪岭白牛君识无。 7. 形容人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诗句形容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诗句: 1、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偈》唐代:惠能 2、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满江红-小住京华》清代:秋瑾 3、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金朝:元好问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5、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杂诗》 魏晋:陶渊明 6、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8、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9、瞳凝秋水剑流星,裁诗为骨玉为神。《紫英-明光》 10、谁言别后终无悔,寒月清宵绮梦回。《梦璃-离歌》 11、剥落三千烦恼丝,寒寺青灯伴古佛。《红楼梦》 扩展资料 红尘,原指繁华热闹的所在。 佛教所说的“尘”,系译自梵语,意为污染,谓能污染人的真性。“尘”又与“境”同义,指外部一切感知认识的事物。佛教认为,尘境是一心所变现的,并非真正的客观实在,属于虚妄的“似外境现”。后因以红尘指虚幻的尘世间。 俗语看破红尘,谓看透尘世的虚妄污浊,不足留恋。常用以形容达观、洒脱。 看破红尘,是指在人生过程中因某种机缘对尘世中的事情进行了自我透彻的感悟,是一种自我思维突破的过程,在行为上一般采取消极逃避的策略和行为,通常把看破红尘理解为认识万物皆空的道理后,放下对金钱、权利、名利、美色等欲望的追求和执着。 看破红尘,对生活中的事和物采取置之度外的态度和行为,保持自我内心安宁是有用的,但其消极的行为不利于国家、社会、家庭的发展和个人责任的担当。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看破红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