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拜访的诗句

1.关于拜访朋友的诗

兴而来,兴尽而返

王子猷(名徽之,书法家王羲之之子)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西晋文学家)《招隐》诗(描述田园之乐的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shàn,今浙江嵊县),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迭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

王子猷住在山阴,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雪,他一觉醒来,打开房门,让家人备酒,四面一望,一片皎洁明亮。他便起身左右徘徊,吟诵左思的《招隐士》诗,忽然想起了戴安道。当时戴安道正在剡地,他马上连夜乘船去戴家。船行了一夜才到剡地,到了戴安道家门,却不进去,又回转山阴去了。有人问他是怎么回事?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去的,兴致尽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

小议

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雪夜访友人戴安道,到了门前却又返了回来,说“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后来用为成语,表示随兴致行事。后又转化为“乘兴而来,败兴而返”,抱着希望而来,却失望而归。

ps:在网上帮你查到的 希望采纳~

2.拜访朋友的诗句

直译:

形势本来是互为因果的,在原理上也并没有哪一方更好的说法。

出处:势本相因,理无偏胜,窃意二家宗派,当调停相济。合则双美,离则两伤。《阅微草堂笔记》作者:清·纪昀

参考:

(原文)

益都李词畹言,秋谷先生南游日,借寓一家园亭中。一夕就枕后,欲制一诗,方沉思间,闻窗外人语曰:公尚未睡耶?清词丽句,已心醉十余年。今幸下榻此室,窃听绪论,虽已经月,终以不得质疑问难为恨,虑或仓卒别往,不罄所怀,便为平生之歉。故不辞唐突,愿隔窗听挥麈之谈,先生能不拒绝乎?秋谷问君为谁,曰:别馆幽深,重门夜闭,自断非人迹所到,先生神思夷旷,谅不恐怖,亦不必深求。问何不入室相晤,曰:先生襟怀萧散,仆亦倦于仪文,但得神交,何必定在形骸之内耶?秋谷因日与酬对,于六义颇深。如是数夕,偶乘醉戏问曰:听君议论,非神非仙,亦非鬼非狐,毋乃山中木客解吟诗乎?语讫寂然。穴隙窥之,缺月微明,有影蓬蓬然,掠水亭檐角而去。园中老树参天,疑其木魅矣。词畹又云,秋谷与魅语时,有客窃听,魅谓渔洋山人诗,如名山胜水,奇树幽花,而无寸土艺五谷;如雕栏曲榭,池馆宜人,而无寝室庇风雨;如彝鼎罍洗,斑斓满几,而无釜甑供炊灶;如纂组锦绣,巧出仙机,而无裘葛御寒暑;如舞衣歌扇,十二金钗,而无主妇司中馈;如梁园金谷,雅客满堂,而无良友进规谏。秋谷极为击节。又谓明季诗,庸音杂奏,故渔洋救之以清新;近人诗,浮响日增,故先生救之以刻露。势本相因,理无偏胜,窃意二家宗派,当调停相济。合则双美,离则两伤。秋谷颇不平之云。

译文:

益都的李词畹先生说:秋谷先生游历南方的时候,借住在一个朋友家的园亭里。有一天晚上睡下之后,想要写一首诗,正在沉思着构思,听到窗外有人说话:“先生还没有睡着吗?您写的清雅秀丽的诗句,我已为之心醉十几年了,现在幸而遇到您在这个亭室中暂住,我暗中旁听你跟友人的高论,虽然已经有一个多月时间,但是终究因为不能当面向您询问疑难而引为恨事,又担心假若忽然之间您离开这里转到别处游历,我再不能有机会向您畅言心怀,那就要成为平生的大憾事了。所以现在不辞被您责备我的唐突冒昧,愿隔着窗子听您如魏晋名士一般挥麈清谈,先生能够不拒绝我的请求吗?”

秋谷先生问:“你是谁?”

窗外人回答:“这座别馆幽僻深静,一重重的门扃深夜严闭,自然决不是人迹所能潜到的地方,先生神思开朗,心怀坦荡,谅来也不会因为我是异类而感到恐怖,也就不必深究我是什么吧。”

秋谷先生又问:“那您为什么不进来相见而谈呢?”

窗外人回答说:“先生襟怀潇洒脱俗,我也是个懒于礼仪斯文的,只要能神交就好,何必一定要俗礼相对、非要见到模样呢。”

秋谷先生于是每天都与它酬对谈论,发觉它对六义的领悟力颇为深厚。这样过了好几天,秋谷先生偶然乘着醉意开玩笑地问道:“听您的议论,不象是神也不象是仙,也不象鬼,不象狐妖,难道是如诗句中说的‘山中木客解吟诗’吗?”这话一说出来,窗外的语声立即就寂静了。秋谷先生从窗隙间望出去,天上弯月发着微明的光芒,有一道黑影蓬蓬然地飞掠过水亭的檐角消失了。这座园林之中老树参天,怀疑这真是树木所化的精怪吧。

李词畹又说:当时秋谷先生与这位风雅的精魅谈论之时,曾经有来拜访秋谷先生的客人在一边暗中听到,那位精魅说:“渔洋山人写的诗句,如同名山胜水、奇美的树与幽丽的花,但没有一寸土壤可种五谷;如同雕琢精细的栏杆与曲曲水榭、池苑馆轩风景宜人,但没有牢靠的寝室可以让人遮蔽风雨侵袭;如彝、鼎、罍、洗等精美古董,斑斓夺目地摆满了案几,但是没有锅头炊具可以煮饭填腹;如同灿烂锦绣织物,出于仙女的织机一般华丽,但没有温暖厚实的葛布皮裘可供人御寒;如同舞衣歌扇的美女、十二金钗的美艳,但却没有可以执掌家事的主妇;如同梁园金谷胜地,风雅而有情趣的客人济济一堂,但没有一个良友可以说出有益于人的诤言与劝告。”秋谷先生对这一番评论极其赞赏。

精魅又说:“明末的诗,凡庸的情调杂陈,所以渔洋山人以清新的诗风来挽救这种趋向;近代人所写的诗,浮躁空响的风格日渐增多,所以先生您就用锐刻显露的诗风来扭转它。流行的形势本来是互为因果的,在原理上也并没有哪一方更好的说法,我私下认为双方的风格流派,应当互相调停互补。正是合在一起就是‘双美’,硬要分隔开来则成了‘两伤’了。”秋谷先生对这番话意下貌似很是不平。

3.关于“拜访朋友”的古诗有哪些

1、宋代:杜耒《寒夜》 原文选段: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白话释义: 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2、唐代: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原文选段: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白话释义: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但是到了秋天也没有开花。

敲门后未曾听到一声犬吠,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 邻人回答他是到山里去了,归来时怕是要黄昏时分了。

3、唐代:雍陶《城西访友人别墅》 原文选段: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白话释义: 澧水桥西边的小路弯弯曲曲,太阳升得很高了还没有走到你家里。 村园的门巷多么相似,春风里处处都盛开着枳壳花。

4、明代:高启《寻胡隐君》 原文选段: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白话释义: 一路上渡过了一道水又一道水,河边路旁长满了看也看不尽的鲜花。 因为一路上春光明媚、风景幽美,我不知不觉就来到您的家了。

5、唐代: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原文选段: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白话释义: 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岭的流放者。 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

4.关于官场没落了就没人拜访的诗句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门可罗雀:成语,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后形容为官者昔日权势熏天,前来拜访的宾客甚多,门庭若市;而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

典故: 一位是汲黯,另一位是郑庄。汲黯,字长孺,濮阳人,景帝时,曾任“太子洗马”,武帝时,曾做过“东海太守”, 后来又任“主爵都尉”。郑庄,陈人,景帝时,曾经担任“太子舍人”,武帝时担任“大农令”。这两位大臣都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曾位列九 卿,声名显赫,权势高,威望重,上他们家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出出进进,十分热闹,谁都以能与他们结交为荣。 可是,由于他们太刚直了,汉武帝后来撤了他们的职。他们丢了官,失去了权势,就再也没人去拜访他们了。 开封的翟公曾经当过廷尉。他在任上的时候,登他家门拜访的宾客十分拥挤,塞满了门庭。后来他被罢了官,就没有宾客再登门了。结果门口冷落得可以张起网来捕捉鸟雀了。官场多变,过了一个 时期,翟公官复原职。于是,那班宾客又想登门拜访他。翟公感慨万千,在门上写了几句话: “一生一死,乃知交情;—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