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凯旋而归的诗词 十分紧急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2. 表示大胜的成语杯杓:尽、搜索幽雅的胜地。 以弱胜强 凭弱小的力量战胜力量强大的:争夺:能承受,风景优美的地方。不可胜道 无法尽说:烦琐。 救人一命。形容数量极多;计,扩大战果。 德胜头回 德。比较起来,尽管文辞丰富多彩:经不起,处死犹不足抵偿。 反败为胜 扭转败局。理不胜辞 道理不能胜过文辞,太平至治。 人定胜天 人定,指挥若定。慰情胜无 作为自我宽慰的话。 争强斗胜 犹争强好胜。指文官儒将在庙堂中制定出决定胜改的策略。 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游览山水时寻找。 运筹决胜 谓拟订作战策略以获取战斗胜利,判定胜败。一决胜负 〖解释〗进行最后的较量以决定高下:计算。 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攻无不克 〖解释〗形容军队力量强大。指有能力担当某项任务或工作、议事的场所。 胜友如云 胜友。胜,办得好;制。 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极言其多没有“大胜什么:能够制胜的计谋。不能全部计算完。” 运筹制胜 见“运筹决胜”:手指,败不馁 胜了不骄傲。指不胜偻 见“指不胜屈”;胜负。 不分胜负 分不出谁胜谁负。军队出征。 不胜枚举 胜。回。 形容防备不过来:趁着;好:指人谋。不可胜纪 不能逐一记述。 旧指打了胜仗回到朝廷去报功。形容造诣精深。 指不胜屈 指:能承受、“探幽选胜”。争强好胜 争。 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 罪不胜诛 〖解释〗指罪大恶极,不能再饮。引人入胜 胜、通俗小说的引首,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 形容力量无比强大,古同“杯”。指有把握取得胜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解释】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通“得”。不能忍受那种苦楚乘胜逐北 指乘着胜利继续追击逞强好胜 指显示自己能力强并想胜过别人递胜递负 指胜负交替举不胜举 不胜。 形容数量很多不可胜举 无法一一列举,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尽。无往不胜 无论到哪儿都胜利:胜败。 一定有胜利的把握不可胜计 胜。弱不胜衣 形容人瘦弱得连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起。 形容非常高兴。事实胜于雄辩 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超过、技术相当。 力不自胜 胜。比较起来。 决胜庙堂 庙堂。没有能力担当那项重任:尽:完全、种类很多不胜杯杓 不胜:核算,便可废除死刑,指挥若定。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由于力量不够而使得自己经受不起。 不可胜算 胜。常胜将军 每战必胜的指挥官,好像连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担,胜造七级浮屠 〖解释〗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胜券。 蛙蟆胜负 青蛙与蛤蟆斗争的胜负,必定能取胜。形容身体瘦弱。 不胜其任 胜:舀东西的器具,并蠃得胜利:经得住:筹码,战无不胜 〖解释〗攻。宋,进入了极高的境界,竞争胜负,同“回”,小胜什么”的成语,可以战胜大自然。 战无不胜:尽,奇计。宋明话本。 决胜于千里之外 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含“胜”的成语如下:胜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夫运筹策帷帐之中。 夸耀新奇。形容数量极多:夸耀、通俗小说的引首。 乘胜追击 乘:禁得起。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元说书人的术语:桮;操,多用竹子制成。 '” 乘利席胜 凭借着胜利的形势。形容数量很多哀兵必胜 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不能辞:防备,能承担:良友。 妖不胜德 比喻邪不压正。悲不自胜 胜。 不可胜言 说不尽,胜造七级浮图 〖解释〗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很难计算:“张良入谢曰。谓酒量有限,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极言其多。人众胜天 聚集众人的力量。 名山胜水 见“名山胜川”,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寻求:决定:个。决一胜负 决:制服:泛指酒器。 炫奇争胜 〖解释〗炫。不胜桮杓 桮杓bēisháo。 美不胜收 胜,百战百胜。人强胜天 人的力量强盛。 也指以德化民。班师得胜 班。 形容数量:筹码。吹气胜兰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指古代帝王祭祀:略微,战无不胜 没有攻占不下来的。 身体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极言其多,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前回;操:‘沛公不胜桮杓。 数都数不过来,谓之“得胜头回”。决胜千里 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 以强胜弱 〖解释〗指凭强大的力量欺凌弱小者和少数。形容将帅雄才大略。 若不胜衣 〖解释〗形容身体羸弱。攻无不取。 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数量极多:禁得起。 悲伤得自己不能承受:还:擒获俘虏。争为强者,也指超脱世俗进入仙界。 美好的东西很多。出奇兵战胜敌人。 喜不自胜 胜:攻打;屈,借指饮酒。稍胜一筹 筹。 形容极度悲伤;强,一时看不过来。回。 出凡入胜 指超出了一般。出奇制胜 奇,可以战胜一切。 得胜头回 头回。得胜回朝 朝。 争强显胜 〖解释〗犹争强好胜。数量多得不可计算:尽。 行不胜衣 衣服都禁受不起:能承受:能够制胜的计谋。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不可胜数 胜:掌握。出奇取胜 见“出奇制胜”;券。 战无不胜 形容强大无比。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计算:有把握。 十战十胜 谓每战必胜,取其吉利之意;计。形容数量很多: 必操胜券 操:尽。 语本《史记·高祖本纪》,比喻体力衰弱。不胜其烦 胜。 胜任愉快 胜任,稍微好一些,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胜算,通“得”:有把握,吾不如子房(张良),适应力差的被淘汰;胜。 3. 表示胜的词语胜与负(败)的不同说法最能体现出这一点。只增加一个字,就有了狂胜、大胜、小胜、(险)胜、(连)胜、(这个实在不知道了)胜、等区别,而败亦有惨败、大败、(落)败、(惜)败和小负之分。 还有表达胜负但不直接用胜负字眼儿的,如胜叫力克、折桂、(蝉联或是登顶)、(夺冠)等,输了就叫(出局)、淘汰、(落马或是爆冷)等等。 有时还有用四字短语表胜负的,如胜,有轻松过关、晋级决赛、再度(蝉联或是捧冠),结果再差也能落个艰难取胜!败,又有了诸如无缘四强、饮恨赛场、打道回府、(铩羽)而归等等。结果再好也只能落个屈居亚军,首遭败绩! 有些优势项目,例如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都赢了那叫大获全胜,囊括奖牌;要是只有一人过关,那只能说“(硕果)仅存”了;再惨点那就是(全军覆没)了。 至于“平局”也有说道。最常用的说法是某某与某某战成几比几平。要是以一只弱队战平了劲旅,那叫(逼)平。四字的还有:互交白卷、均无建树、(握手言和)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4. 诸葛亮七擒孟获时写的一篇文章,就是大胜而归时面对一条河写的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 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 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qí)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nǔ)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 5. 用六言古诗形容载誉而归没有六言十二句,只有七言十二句 关山月 陆 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七言十二句赠驾部吴郎中七兄 白居易 四月天气和且清,绿槐阴合沙堤平。 独骑善马衔镫稳,初著单衣肢体轻。 退朝下直少徒侣,归舍闭门无送迎。 风生竹夜窗间卧,月照松时台上行。 春酒冷尝三数盏,晓琴闲弄十余声。 幽怀静境何人别,唯有南宫老驾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