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分寸的诗句1)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 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 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凝而成……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 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联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 诗人赞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爱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 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 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3)杜牧《江南春绝句》赏析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江南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领我们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 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 你看,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2.用来表达一个人要有恒心有分寸的诗句一叫水天沙鹤孤 , 个中岂是全无暑 。 人同红树岂经霜 , 要为苍生说辛苦 。 有个仙人拍我肩 , 恒随圣藻狎年光 。 心绕关河不忍闻 , 有客为儒二十霜 。 分明会得将军意 , 寸心十指有长短 。 一枝九节称身长 , 个里何妨击吾马 。 人於淡处交情耐 , 要为吾道垂休光 。 有个山僧倚松睡 , 恒随圣藻狎年光 。 心学庭槐空发火 , 有时出郭行芳草 。 分开野色收新麦 , 寸心唯系别离肠 。 3.表达分寸的句子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者:杜甫 出处:《春夜喜雨》 意思: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作者:白居易 出处:《钱塘湖春行》 意思: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3、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作者:杜牧 出处:《江南春绝句》 意思: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作者:荀子 出处:《劝学篇》 意思:没有一步半步的累计,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5、大小诸事,有成有败,有得有失。 作者:老子 出处:《人性论》 意思:世间之事,成败得失总有根由。有万千事, 即有万千根由。人处世之法,于事之成败关系颇大。 4.有什么关于分寸的名言1. 你在两个仇人之间说话要有分寸,以免他们和好后你将无地自容。(萨迪) 2. 世事不可尽出于己意。那些称侠道义、爱打抱不平者之流,往往愈是得意,便愈是容易失了分寸。原本似是为了助人,一旦惯扮英雄,便难免不会把这当英雄的利害放在前面。(张大春) 3.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周国平) 4. 虚荣的确是一种弱点。至于傲慢,由于只是一种精神的优越感,人们一直都把他的分寸把握得很好。(简·奥斯汀) 5. 一盏黄黄旧旧的灯,时间在旁闷不吭声,寂寞下手毫无分寸,不懂得轻重之分,沉默支撑跃过陌生,静静看着凌晨黄昏,你的身影,失去平衡慢慢下沉。(刘畊宏) 6. 我甚至觉得舅舅的书也起了变化,这是更糟的、最糟的情形。我一直以为它们是死的。但现在里面的一字一句——就像墙上的那些画像——都跑了出来,而且充满意义。我思绪混乱,说话也结结巴巴。我乱了分寸。(萨拉·沃特斯) 7. 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类间交际不可或缺的,也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如果把礼仪看得高于一切,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因此在语言交际中要善于找到一种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礼。这是最难又是最好的。(弗兰西斯·培根) 8. 别跟我说会注意分寸,你们之间的分寸我适应不了。(青衫落拓) 9. 爱是一种天份,还是一种天真?我不多想,我不多问,让爱忘了分寸,让我奋不顾身!(五月天) 10. 精神的伟大不表现为心高气盛,而表现为有节制、有分寸。(蒙田) 11. 我甚至觉得舅舅的书也起了变化,这是更糟的、最糟的情形。我一直以为它们是死的。但现在里面的一字一句——就像墙上的那些画像——都跑了出来,而且充满意义。我思绪混乱,说话也结结巴巴。我乱了分寸。(萨拉·沃特斯) 12. 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类间交际不可或缺的,也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如果把礼仪看得高于一切,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因此在语言交际中要善于找到一种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礼。这是最难又是最好的。(弗兰西斯·培根) 13. 你的痕迹还在我这,像尘埃没有分寸,如影随形着,狂妄刺痛着我。(林怡凤 ) 14. 谈恋爱我自有分寸,不会影响学习!(李宫俊) 15. 在语言交际中要善于找到一种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礼。这是最难的也是最好的。(弗兰西斯·培根) 5.形容分寸的词语【不亢不卑】:bù kàng bù bēi,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作谓语、定语;形容为人处事有分寸。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作宾语、定语;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g,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作谓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彬彬有礼。 【宽严得体】:kuān yán dé tǐ,得体:合乎分寸。宽厚和严格掌握得恰如其分。作宾语、定语;指有分寸。 【不抗不卑】:bù kàng bù bēi,抗: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作谓语、定语;形容为人处事有分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