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纷争四起的诗词宋无名氏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三国演义里那些诗词 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峰。——后人叹何进 汉朝天数当桓灵,炎炎红日将西倾。奸臣董卓废少帝,刘协懦弱魂梦惊。曹操传檄告天下,诸侯奋怒皆兴兵。议立袁绍作盟主,誓扶王室定太平。温侯吕布世无比,雄才四海夸英伟。护躯银铠砌龙鳞,束发金冠簪雉尾。参差宝带兽平吞,错落锦袍飞凤起。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水。出关搦战谁敢当?诸侯胆裂心惶惶。踊出燕人张冀德,手持蛇矛丈八枪。虎须倒竖翻金线,环眼圆睁起电光。酣战未能分胜败,阵前恼起关云长。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马蹄到处鬼神嚎,目前一怒应流血。枭雄玄德掣双锋,抖擞天威施勇烈。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喊声震动天地翻,杀气迷漫牛斗寒。吕布力穷寻走路,遥望家山拍马还。倒拖画杆方天戟,乱散销金五彩幡。顿断绒绦走赤兔,翻身飞上虎牢关。 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少帝被杀前作歌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少帝语 2.形容三国的诗句《历代诗·三国》 年代: 宋 作者: 杨简 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 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 孙权在金陵,鼎足互相图。 《观三国吟》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桓桓鼎峙震雷音,绝唱高踪没处寻。 箫鼓一方情未畅,弓刀万里力难任。 论兵狠石宁无意,饮马黄河徒有心。 虽曰天时亦人事,谁知虑外失良金。 《读三国志》 年代: 宋 作者: 项安世 曹刘有志混华戎,无奈吴儿两炬红。 赤壁焰烧云梦泽,夷陵光照永安宫。 人间自此鼎三足,天上无由日再中。 惟有葛公心未死,夜深寒月照孤忠。 《读三国志》 年代: 唐 作者: 李九龄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奉和御制读三国志诗》 年代: 宋 作者: 夏竦 白马当涂兆,黄家得岁兴。 金符威既重,玉版事堪凭。 汉火承前运,谁龙合旧徵。 青云开后叶,下武倍兢兢。 3.描写三国的诗句1. 《咏怀古迹》杜甫(唐)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2. 《蜀先主庙》刘禹锡(唐)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3. 《八阵图》杜甫(唐)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 《南乡子》辛弃疾(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描写三国时期的诗句有哪些一、《八阵图》杜甫(唐)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鉴赏随笔:首句赞武侯功绩,次句赞武侯才思。 武侯功成三分,更功盖三分;名成八阵,亦名高八阵。《隆中对》诉尽千古隐士之逸,《出师表》诉尽了千古臣子之忠,《诫子书》诉尽了千古慈父之爱。 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 先主能兴汉而不能吞吴,是天道乏人力;武侯能治蜀却不能并魏,是人事逆天心。沧海桑田,山石不转,可显武侯睿智;鼓角连营,白帝依旧,谁表先主恨心。 全诗评古与抒怀一体,赞美与惋惜交错。以至诗已尽,意未尽也。 二、《蜀先主庙》刘禹锡(唐)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鉴赏随笔:首句咏叹刘郎才气,次句追思昭烈遗风。“三足鼎”是建立基业,“五铢钱”是光复礼制。 今日刘郎咏叹昔年刘郎,昔年英雄仍是今日英雄。巴蜀之险峻,荆楚之形胜,章武之伟业,蜀汉之全盛,只寥寥数句,皆娓娓道来。 三顾茅庐,得相开国,世人乐道鱼水;一生艰辛,生儿败业,浑然不像父子。武侯有王佐之才却无王佐之寿,刘禅无帝王之质却有帝王之福。 五丈原秋风瑟瑟,锦官城降幡片片。古来创业何其难哉,然败业又何其快也。 此诗可作传世家训。三、《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唐)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鉴赏随笔:首句写西晋楼船,一下千里,有势如破竹之态。 次句写金陵王气,黯然失色,有摧枯拉朽之样。“铁锁沉江底”吴人本想用金克木,“降幡出石头”晋人却用火克金。 哀吴帝之王略,思周郎之才俊,吊伯言之风流。如今只有潮打空城,月过女墙。 兴亡之感,油然而生。 人生几何,白驹过隙,不堪往事;山形依旧,百川入海,最怕飘零。 四海为家则是无家,一国三分则是无国。故垒萧萧,当知世事无常;芦荻瑟瑟,可晓兴衰难料。 以古鉴今,是诗人之感;由家思国,是臣民之叹。此诗可当上言之表。 四、《浪淘沙》**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鉴赏随笔:大雨磅礴,幽燕翱翔,任我扁舟一叶;洪波涌起,白浪起伏,尽赏秋景无边。 风吹浪打,闲庭信步,彰诗人之雅趣;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显伟人之胸襟。上阕借景抒怀,下阕以词言志。 诗人豪放之气,扑面而来。 往事千年,秋风一夜,恍惚如昨日;遗篇仍在,万代享誉,风流至今朝。 上阕一个“滔”字,意境全出;下阕一个“挥”字,气势全出。此炼字之功也。 秋风依旧,碣石山换了秦皇岛;人间虽变,曹孟德成了毛润之。始信人间从不乏英雄。 五、《南乡子》辛弃疾(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鉴赏随笔:上阕写眼前江河胜景,下阕写昔年天下纷争。长江滚滚,往事悠悠,是何等气魄;征途漫漫,硝烟滚滚,又是何等悲壮。 满眼风光,谁书锦绣,思英雄往事;槛外长江,无语东流,惆岁月悲歌。天下英雄谁敌手?全词便妙在这一问。 早年青梅煮酒,只有使君与操;日后望洋兴叹,才识孙家仲谋。盖天下唯英雄能识英雄,英雄不遇识者,正因天下无英雄如此人尔。 六、《赤壁》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随笔:前朝与今朝之辨,只因一折戟;成功与失败之隔,只因一东风。第一句是由物入情,第二句是由情入史。 第三句是由史入诗,第四句是由诗入梦。成败之猜测,兴亡之凭吊,史家之评判,戏说之诙谐,皆在短短四句诗中矣。 折戟沉沙,睹今朝之物而思前朝之人;评古论今,借前朝之事而抒今朝之感。奸雄大略,尚思二乔;周郎俊才,还需东风。 此天理战胜人欲乎?七、《蜀相》杜甫(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鉴赏随笔:上篇咏祠堂,下篇咏丞相。无丞相,祠堂则不显;无祠堂,丞相则不尊。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一个“自”字、“空”字,便凄旷之极。黄鸟有所求,虽隔百世而相感;君子尚古人,虽访旧迹而不见。 叹“隔叶”,更叹“隔世”也。 酬三顾之恩,指点三分,应达天时;受托孤之重,六出祁山,竭尽人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未”字、“先”字,便伤感之极。昔日老臣之谋,老臣之志,今日皆成老臣之伤;昔日英雄之计,英雄之心,今日皆成英雄之泪矣。 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鉴赏随笔: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下阙怀周瑜,着重言志。 5.描写三国人物的诗词蜀相. 作者: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前赤壁赋 苏轼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杜甫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6.描写三国人物的诗句《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7.关于三国的古诗唱西凉猛将 唱关羽 割须弃袍惊天地, 当年温酒斩华雄, 挑灯夜战鬼神泣。 人人都知美髯公。 八卦五行皆逆转, 一把大刀行千里, 西凉猛将马蒙起。 脚跨赤兔绰青龙。 唱张飞 咏赵云 长板桥上有虎喝, 昔日血战在当阳, 瓦口隘前败张合。 今朝飞身向大江。 丈八蛇矛敌丧胆, 年过七旬斩五将, 三国燕人张翼德。 常山赵云美名扬。 唱常山虎将 蜀相 常山自有虎将在, 三气周瑜建奇功, 胜负决定蜀兴衰。 上方谷下火熊熊。 一杆银枪勇无敌, 未克司马身先丧, 史书应留名万载。 可怜天下助英雄。 刮骨诗 华佗妙手能回春, 云长心中有分寸。 皮开髓露人惧惊, 刮骨疗毒血一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