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秋天的伤感诗句1、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咏月》李建枢2、月到中球圆,人圆梦难圆。——《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无可3、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 《秋野五首》 唐·杜甫4、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唐·李白5、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骆宾王6、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咏月》李建枢7、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无可8、夜深独与岩僧语,群动消声举世眠。——《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唐彦谦9、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书河上亭壁》 宋·寇准10、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骆宾王11、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 《题苏公林亭》 唐·钱起12、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月》 唐·杜甫1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秋夕》 唐·杜牧14、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茂陵山行陪韦金部》(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唐·李端15、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海上生明月》朱华16、榕树底下我伤心,独自一人,知向谁边?晓来百念皆空去,抬头望月月光寒。 ——《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无可1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18、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十七夜对月》杜甫19、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赠庐司户》 唐·李白20、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宋·林速21、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白居易22、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 他乡此夜客,对酌经多愁。——《中秋夜南楼寄友人》无可23、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24、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游休禅师双峰寺》 唐·刘长卿25、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秋夕望月》张九龄26、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十六夜玩月》杜甫27、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月二首》李峤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查看更多与本文《关于秋天悲伤的诗句》相关的文章。/sicijianshang/miaoxieleishici/225830145152258301621015.htm。 2.形容秋天的伤感诗句1、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咏月》李建枢 2、月到中球圆,人圆梦难圆。——《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无可 3、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秋野五首》 唐·杜甫 4、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唐·李白 5、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骆宾王 6、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咏月》李建枢 7、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无可 8、夜深独与岩僧语,群动消声举世眠。——《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唐彦谦 9、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书河上亭壁》 宋·寇准 10、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骆宾王 11、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题苏公林亭》 唐·钱起 12、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月》 唐·杜甫 1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 唐·杜牧 14、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茂陵山行陪韦金部》(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唐·李端 15、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海上生明月》朱华 16、榕树底下我伤心,独自一人,知向谁边?晓来百念皆空去,抬头望月月光寒。——《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无可 1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 18、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十七夜对月》杜甫 19、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赠庐司户》 唐·李白 20、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宋·林速 21、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白居易 22、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他乡此夜客,对酌经多愁。——《中秋夜南楼寄友人》无可 23、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24、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游休禅师双峰寺》 唐·刘长卿 25、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秋夕望月》张九龄 26、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十六夜玩月》杜甫 27、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中秋月二首》李峤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查看更多与本文《关于秋天悲伤的诗句》相关的文章。 /sicijianshang/miaoxieleishici/225830145152258301621015.htm 3.关于秋天忧愁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 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 —— 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4.描写秋天悲伤心情的诗句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3、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 4、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悲秋的诗句。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 5、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 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 7、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琼 8、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 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1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悲秋的诗句。柳永 1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 1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 13、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辛弃疾 14、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李白 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16、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 1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 18、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 19、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 20、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 21、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2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 2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 24、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钱起 25、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柳永 5.描写秋天忧伤的诗句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 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 无一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6.描写秋天忧伤的古诗词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宿雨:昨夜的雨。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描写秋天伤感的诗句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7.形容秋天的悲伤凄凉的诗句有哪些1、《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秋词》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秋思》 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