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一个人抢了别人的功劳”的成语有哪些贪天之功、鸠占鹊巢、鹊巢鸠居、占为己有、据为己有 一、贪天之功 [ tān tiān zhī gōng ] 【解释】:贪:贪图。把天所成就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现指抹杀群众或领导的力量,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译文】:盗窃别人的财物,还说是盗窃,何况贪天之功,认为自己的力量吗? 二、鸠占鹊巢 [ jiū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46361 zhàn què cháo ] 【解释】:斑鸠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 【出自】:周 孔子编订《诗经·召南·鹊巢》:“维雀有巢,维鸠居上。” 【译文】:喜鹊筑巢在树上,但是斑鸠不会做窠,它常强占喜鹊的窠 三、鹊巢鸠居 [ què cháo jiū jū ] 【解释】: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 【出自】:周 孔子编订《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集传:“鹊善为巢,其巢最为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译文】:喜鹊筑巢在树上,布谷飞来就居住。“朱熹集传:“喜鹊善于为巢,其巢最为完善。鸠拙不能为巢性,有的人在喜鹊的巢的成功。 四、占为己有 [ zhàn wéi jǐ yǒu ] 【解释】:意为将不是自己的东西占为自己所有。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姓》:“又以他人之物,占为己有。” 【译文】:又把他人之物,占为己有 五、据为己有 [ jù wéi jǐ yǒu ] 【解释】: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出自】: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二十四出:“先从片进,累建大功,童贯占为己有欺瞒皇上。” 【译文】:先从一进,屡建大功,童贯占为己有欺瞒皇上 2.用什么成语形容一个人抢了别人的功劳说是自己的贪天之功 【拼音】:tān tiān zhī gōng 【解释】:贪:贪图。把天所成就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现指抹杀群众或领导的力量,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示例】:岂敢~,遂尔僭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四回 【语法】:作宾语;指攘夺他人的功劳 【成语故事】:晋国公子重耳流亡19年后重新回国执政,成为晋文公。他对跟随他流亡的人论功行赏。唯独把割大腿肉熬汤给他喝的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很有气节,他称病回家隐居,侍奉老母,靠编草鞋为生,他认为那些受到奖赏的人是在贪上天的功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