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独占鳌头”的诗句有哪些1、燕引雏 奉寄小山先辈 元代:大食惟寅 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词林谁出先生右?独占鳌头。诗成神鬼愁,笔落 龙蛇走,才展山川秀。声传南国,名播中州。 2、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代: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3、宫中行乐词 唐代:李白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4、清平乐·宫怨 宋代:黄升 珠帘寂寂。愁背银缸泣。记得少年初选入。三十六宫第一。 当年掌上承恩。而今冷落长门。又是羊车过也,月明花落黄昏。 5、妾薄命 唐代:李端 忆妾初嫁君,花鬟如绿云,回灯入绮帐,转面脱罗裙。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容颜南国重,名字北方闻。 一从失恩意,转觉身憔悴。对镜不梳头,倚窗空落泪。 新人莫恃新,秋至会无春。 从来闭在长门者,必是宫中第一人。 2.张籍的 枫桥夜泊 有何特别之处,能在几百篇描写枫桥寒山寺的诗句中1.首先是从作者的角度,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仅《枫桥夜泊》一首,使其名留千古。 2.然后是从诗歌的本身,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也许有人会问:诗人到底有什么忧愁呢?这首诗并没有回答.这正是中国诗的一个特点,它无论是写愁还是写乐,着力的是写出一种情绪,一种氛围,一种色彩和调子,而不是写出它的事实,或探讨它的原因.事实上短小到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的绝句,本来也不可能讲清事实和原因,诗的扬长避短,便形成了中国诗重抒情的特质. 诗的后两句,是用作者在客舱中的所闻所想,进一步衬托自己的孤寂.在万籁俱寂之中,诗人忽然听到远远地传来了钟声,那悠扬的钟声在夜空中回荡着.于是他猛地想起,著名的寒山寺就在近旁,这钟声一定是那里传出来的.仿佛撞钟,清音激越,难免会使诗人想到,人生逆旅中的种种境遇和遭际.这一点.诗中没有明写,给读者留下了丰富想像的余地. 3.再一个就是历史上的评说比较多 围绕着这首诗里的钟声、时间曾产生过激烈的争执:夜半究竟有没有钟声?宋代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指责说:“句则佳也,其如三更不是撞钟时。”因为寺院一般都是早上撞钟,晚上击鼓,用来报时。如唐代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云:“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唐代李咸用《山中》诗云:“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具体的你可以查看下百科 内容很全面~~~ 3.成语故事《独占鳌头》独占鳌头 【注音】dú zhàn áo tóu 【成语故事典故】宋朝时期,包公奏请宋仁宗加试恩科,湖广武昌府江夏县南安善村的范仲禹得知消息后暗自叹息,同乡得知他的才华,一定会独占鳌头、金榜题名的。刘洪义资助他100两白银与一头黑驴上京。范仲禹果然不出众望得中状元。 【出处】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 【解释】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第一名 【相近词】超群绝伦、鹤立鸡群、独一无二 【反义词】名落孙山 【成语造句】 ◎随着街心上建起的全市第一家简易人身保险储蓄所,这个原来让人看不起眼的险种,到去年年底已为南郊区保险公司赢得170万元保费收入,在全省独占鳌头。 ◎世界牦牛绒的集中产地青海省,引进牦牛绒分梳技术,开发的高档牛绒衫在全国市场独占鳌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