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不孝顺父母的诗句有哪些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出处】《别老母》——清代·黄景仁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译文】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今天你们应有体验!【出处】《燕诗示刘叟》——唐代·白居易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译文】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出处】《蓼莪》——先秦·佚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译文】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后继人是最大的不孝。 【出处】《孟子离娄上》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译文】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 【出处】《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译文】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出处】《蓼莪》——先秦·佚名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译文】老燕啊,切莫悲叹,你们应当回想从前:【出处】《燕诗示刘叟》——唐代·白居易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出处】《别老母》——清代·黄景仁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译文】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出处】《蓼莪》——先秦·佚名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译文】不要用不孝的罪,来枉费吃掉人间的无骨。 【出处】《劝孝歌》——清朝·王中书。 2.形容不孝顺父母的诗句 七个字的 或者十一个字的都可以 谢谢关于描写“孝顺父母”的,找到一首当代诗坛名家诗人写的有关的古诗词名篇名言名句之一如下供参考:孝文/李者也天地沧桑有大道,人间百善先为孝。 父母以其沧桑颜,换我今日面与貌。幼时爷娘我之依,老时我是其之靠。 寸心欲报三春晖,当在晚晴夕之照。【注】董永公园,位于孝感市孝南区。 董永,西汉人,家境贫寒,幼年丧母,与父相依为命。父去世后,又契身葬父,是《二十四孝》中卖身葬父的主角。 传说因其孝心感动天地,七仙女下凡与其结为夫妻,孝感市因此得名。关于董永是哪里人,还有其他版本,如千乘人(今山东省博兴县)等说法。 3.形容孝顺的诗句【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青天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4.形容尽孝的古诗词有哪些1、《导引·吾皇尽孝》 年代: 宋 作者: 楼钥 吾皇尽孝,宗庙务崇尊。巨典备弥文。巍巍东向开基主,七世祔神孙。追思九闰整乾坤。环宇慕洪恩。从今密迩高宗室,千载事如存。 2、《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燕姞贻天梦,梁王尽孝思。虽从魏诏葬,得用汉藩仪。 曙月残光敛,寒箫度曲迟。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文卫罗新圹,仙娥掩暝山。雪云埋陇合,箫鼓望城还。 寒树风难静,霜郊夜更闲。哀荣深孝嗣,仪表在河间。 3、《事君尽忠行》 年代: 宋 作者: 释文珦 为子当尽孝,事君当尽忠。 凡人不知此,斯与犬豕同。 臣子固贞亮,君父或颛蒙。 乃知守忠孝,亦系於遭逢。 比干忠以戮,申生孝而终。 忠戮得称仁,孝终宜曰恭。 古今每如此,片言安可穷。 炳然垂竹帛,于以开盲聋。 所遭虽若彼,力行诚在躬。 於焉二本立,足为百行宗。 忠孝苟纯至,闻望当昭融。 此理亘万世,来者能无从。 4、《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 年代: 宋 作者: 吴芾 我不望汝,勋业济时。 纵得入侍,朝夕论思。 欲供子职,何如在兹。 人能尽孝,忠岂远而。 5、《悼李公奇(二首)》 年代: 明 作者: 兰江濋公 万里关山双虎节,十年寒暑一纶巾。 忧民忧国又忧主,尽孝尽忠还尽身。 厚地血凝为琥珀,高天魂聚作星辰。 功成但在凌烟阁,如此两全能几人。 5.形容不孝顺的句子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红楼梦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隔窗望儿喂孙儿, 想起当年我喂儿 我喂儿来儿饿我, 当心你儿饿我儿。 诗歌背景: 从前,有位姓宋的私塾先生,为人厚道,很受人们尊敬,不幸的是,儿子尚幼时便丧妻,因家境贫寒,又怕儿子受继母的气,未能续弦。他含辛茹苦的将儿子抚养成人。儿子结婚后,却听信媳妇的谗言,致使老人衣不暖体,食难饱腹,还恶语伤人,备受虐待。邻居看在眼里,气在心上。十分同情宋先生。 有一天清晨,宋先生隔窗看小俩口高兴的给孙儿喂饭。他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回屋里便提笔写了一首小诗贴在大门外的墙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