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继承传统的诗句

1.有哪些关于继承优良传统的诗句

《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品评:习古堂国学网有人鉴赏说,这首诗意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这种鉴赏是外行人看热闹,不知诗作者写诗的本意及思维方式方法,于继承唐诗优良传统于事无补,反而误导当代写诗者不能写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诗。

我从如何写诗的角度品评这首诗,揭示盛唐诗人如何写诗的,有助后人继承之。

王维首联何等寥郭,那是终南山给他的感受,若仅仅如此写来,不含个人的思想情感,就成平庸的诗什了。王维虽写山,却包含社会,朝廷。他用了近天都,到海隅的辞表达了自己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的意思。这个写诗手法就是兴起,王维继承古诗写法传统,我们后来者岂能抛弃?!王维就社会朝廷方面展开诗什。中两联虽写终南山变化无常的景象,实寓朝廷的诡异和世事不可预料,于是引出退隐的想法,结就想隐而问樵夫,意在说自己象樵夫那样无忧无滤的生活。

这首诗的终南山在王维的笔下并不是意境清新的山水画,而是一副云诡波谲的社会朝廷的画面。

《归嵩山作》

作者: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品评:习古堂国学网从情感方面说:这首诗是描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这首诗的三四句移情于物,意象疏朗,五六句寄情于景,感情浓郁。

我从写作方面补充补充。一,写诗先蓄情志于胸,当然,人的情志是社会所致。看这首诗就知不虚。王维被罢官回嵩山,他是什麽心情?首联面对大好山川,其用去闲闲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去,失去也,闲闲,闲情逸致欤。王维的失落情绪到了低谷。中两联说流水如果有情意,自己也不会被罢官,现在落得与暮禽那样匆匆而归。这是屈原的优良笔法,王维继承了。可惜当代写诗的人有几个继承,

他们写山就是山,写水就是水,这种复制品,毫无艺术可言。从社会导致的情志,攫取能符合情志的景物予以表达,这是一个辩证的思维过程,是诗人必须坚持的优良传统。王维低落的情绪贯穿到底,门关上了,与世隔绝。

2.表达传承的诗句有什么

1、唐.李峤《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旧宫贤相筑,新苑圣君来。运改城隍变,年深栋宇摧。

后池无复水,前殿久成灰。莫辨祈风观,空传承露杯。

宸心千载合,睿律九韵开。今日联章处,犹疑上柏台。

2、宋.任希夷《郊坛斋宫七首》

汉苑空传承露盘,不闻临幸又春残。

吾君薛俭前无比,只向郊祠响玉銮。

3、宋.许月卿《香潭八首》

老师当日启灵篇,亲手传承岂偶然。

残月晓风空夜夜,垂杨芳草自年年。

报恩男子那无地,未丧斯文决有天。

月在香潭照心曲,更饶一雨洗娟娟。

4、宋.杨简《历代诗·三皇五帝》

混沌凿开吞几岁,洪荒莫考传承裔。

但闻前史载三皇,伏义神农及黄帝。

三皇之后五帝传,少昊颛顼高辛继。

唐尧虞舜又继之,天下于斯为盛际。

3.描写“传承”的诗句有哪些

1、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战国:荀子《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

译文: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竹 》郑燮

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二首》朱熹

译文: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

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五首·其二》赵翼

译文: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6、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就义诗》夏明翰

译文:杀了我夏明翰,还会有后来的人继承的未尽的事业。

7、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论诗》赵翼

译文: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的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即使能预支五百年的新意作诗,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

4.形容传承的诗词有哪些

1、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北宋刘斧《青琐高议》

译文:长江后浪推着前浪前进,世界上今人在智慧才能上胜过古人,意味着一代更比一代强。

2、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清代郑燮《新竹》

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3、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明郑板桥《题画竹》

译文:等到第二年新竹变成了老竹,它也开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这样,竹子才能一年比一年多,一棵比一棵高,最终形成了成片的竹海。比喻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译文: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5、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论诗》清代赵翼

译文: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的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即使能预支五百年的新意作诗,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

5.关于继承的诗句

1.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

【出处】汉·陆贾《新语·慎微》

【讲解】闺门:闺房的门,这里泛指屋门。垂:流传。意思是:在天下成就伟大功业的人,

要从在家里加强修养开始;在千年万代流传伟大名声的人,要从细小的事情认真做起。

2.枥骥不忘千里志,病鸿终有赤霄心。

【出处】明·张居正《慰刘生卧病苦吟》

【讲解】枥:养马的地方。意思是:拴在马厩里的骏马不忘日行千里之志,生病的鸿鹄

始终怀有展翅长空之心。

3.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

【出处】宋·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序》

【讲解】持重:谨慎、稳重,不浮躁。务必要谨慎稳重,不要急于求得眼前的细小功利,不

要丢掉远大的理想抱负。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讲解】我希望天公重新抖擞精神,

打破常规,使各种人才降生出来。

表达了要求变革现实

的愿望。

4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出处】

《北齐书·元景安传》

【讲解】大丈夫:泛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意思是:大丈夫宁做玉器被打碎,

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牺牲,不愿苟全性命。

5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出处】宋·苏轼《晁错论》

【讲解】古时候能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仅有超出世人的才能,而且还有坚忍不拔的志气。

6

.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出处】宋·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讲解】志:有志于,动词。学习如不立下远大的志向,那么即使学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6.表达传承的诗句有什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 清 · 赵翼《论诗五首·其二》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唐 · 文秀《端午》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 宋 · 陆游《关山月》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 唐 · 李白《长相思·其二》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 唐 · 杜甫《戏为六绝句》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 南北朝 ·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何曾为细传 —— 宋 · 晏殊《破阵子·海上蟠桃易熟》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 —— 唐 · 吕洞宾《绝句》先生先生莫外求,道要人传剑要收 —— 唐 · 吕洞宾《绝句》匣中宝剑时时吼,不遇同人誓不传 —— 唐 · 吕洞宾《绝句》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 唐 ·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北帝南辰掌内观,潜通造化暗相传 —— 唐 · 吕岩《七言》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 —— 唐 · 杜甫《杜鹃》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 唐 · 柳宗元《咏荆轲》气术金丹传在世,象天象地象人身 —— 唐 · 吕洞宾《忆江南·淮南法》。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