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孙膑的诗句1、莫学庞涓怯孙膑 唐 《赠崔立之评事》 2、习武不如孙膑 宋 白玉蟾 《种桃斋写神赞》 3、孙膑不再生 宋 郭印 《夜坐》 4、休轻刖孙膑 宋 姜特立 《足弱二首》 5、门有孙膑铺 唐 李浩 《寄同参严康朝偈》 6、孙膑伏兵称有法 宋 邵雍 《孙庞二将》 7、从今莫信孙膑卜 宋 释子淳 《颂古一○一首》 8、孙膑能令田忌胜 宋 朱翌 《观诸公打马诗》 9、孙膑刖膝尚酣战 明 李东阳 《文敬携叠韵诗见过且督再和去后急就一首》 2.关于孙膑的诗句有哪些1.孙膑刖膝尚酣战,幼舆折齿还高歌。——李东阳《文敬携叠韵诗见过且督再和去后急就一首其一》 翻译:孙膑膝盖膝盖还战斗激烈,幼舆折齿回高歌唱。 2.孙膑能令田忌胜,诸人徐贺塞翁福。——朱翌《观诸公打马诗》 翻译:孙膑能让田忌胜,大家慢慢贺塞上老翁福。 3.孙膑伏兵称有法。——邵雍 《孙庞二将》 翻译:孙膑说,埋伏兵力有是方法的。 4.从今莫信孙膑卜。——释子淳 《颂古一》 翻译:从今以后不要再信孙膑了。 5.门有孙膑铺,家存甘贽妻。——李浩《寄同参严康朝偈》 翻译:门有孙膑铺,家有甘礼物妻子。 6.休轻刖孙膑,犹解杀庞涓。——姜特立《足弱二首其一》 翻译:不要轻视砍断孙膑,还解释了他。 7.孙膑不再生,畴能死穷庞。——郭印《夜坐》 翻译:孙膑不再生,畴能死穷庞。 8.习文不若陆贾,习武不如孙膑。——白玉蟾《种桃斋写神赞》 翻译:熟悉文章不如陆贾,练习武艺不如孙膑。 9.尔来但欲保封疆,莫学庞涓怯孙膑。——韩愈《赠崔立之评事》 翻译:你来只是想保住疆界,莫学庞涓害怕孙膑。 10.孙膑伏兵称有法。——邵雍 《孙庞二将》 翻译:孙膑说,埋伏兵力有是方法的。 3.写孙膑的诗词南海琼山子,香山居士孙。习文不若陆贾,习武不如孙膑。八千余里琴剑,二十一年水云。偶过庐山之下,痛饮蟾溪之滨。纵饶画得十分似,何似天边一月轮。 出自:《种桃斋写神赞》 年代:宋 作者: 白玉蟾 永夜不可寐,霜风恓北窗。一室何所有,书帙对寒釭。当今苦乏才,九鼎从敌扛。翠华尘屡蒙,南北分大江。有酒强排遣,饮湿难空缸。孙膑不再生,畴能死穷庞。肉食无远谋,狐裘正茸龙。我欲叩阊阖,钟以寸筳撞。理乱非吾事,忧心如是降。宴坐鸣天鼓,和声听逄逄。 出自:《夜坐》 年代:宋 作者: 郭印 脚力虽云弱,心灵尚宛然。休轻刖孙膑,犹解杀庞涓。 出自:《足弱二首》 年代:宋 作者: 姜特立 门有孙膑铺,家存甘贽妻。夜眠还早起,谁悟复谁迷。 出自:《寄同参严康朝偈》 年代:宋 作者: 李浩 孙膑伏兵称有法,庞涓{左金右賛}火一何愚。兵家诡诈尽如此,利害今人自不殊。 出自:《孙庞二将》 年代:宋 作者: 邵雍 道合平常绝异端,行人何必历艰难。从今莫信孙膑卜,龟壳无灵不用钻。 出自:《颂古一○一首》 年代:宋 作者: 释子淳 酒酣侑坐展博局,分曹并进角马足。过关验齿出天衢,入关未掩绕日轴。十骥并驱纵来往,一将折箠制起伏。击前叠后看腾骧,避堑守狭良局促。缓时秘若出门殿,妙处正须蚁封逐。孙膑能令田忌胜,诸人徐贺塞翁福。障泥在前解则行,杜蘅可采带宜速。莫疑檀溪坠三丈,终使青云成一蹴。 出自:《观诸公打马诗》 年代:宋 作者: 朱翌 4.孙膑说过的名言关于孙膑的成语有哪些1、田忌赛马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 失败了. 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 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 “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 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 “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 孙膑摇摇头说: “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 田忌毫无信心地说: “那还不是照样得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事吧.”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 便站起来讥讽地说: “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 子上,作为他下的赌钱. 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 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 “那就开始吧!” 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 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齐威王站起来说: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 孙膑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 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 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 了. 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当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 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通过写孙膑为田忌设谋,使田忌在与齐王的赛马中取胜的故事,表现了孙膑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运筹能力.小中见大,写出了人物特点包含简明的运筹学原理.2、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3、增兵减灶 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魏将庞涓听到消息,放下韩国赶回,但齐军已经越过齐境而西进.孙膑对田忌说:“他们三晋的军队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兵法上说,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孙膑估计魏军的行军速度,天黑应当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马,于是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齐军善射者持上万张弩,埋伏在道路两旁,约定好“天黑见到点着的火就一起放箭”.庞涓果然于夜晚来到削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树上写着字,便钻木取火来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乱失去队形.庞涓自知无计可施,军队已彻底失败,只好自刎,临死说:“总算叫这小子成了名!”齐国乃乘胜全歼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回国,孙膑因此而名扬天下,世人皆传习他的兵法.4、因势利导 解 释 因:循;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己方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孙膑的大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兵如神.当时,魏国进攻韩国,韩向齐国求援.齐国便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领兵攻魏.在战斗中,孙膑利用敌人骄傲狂妄、轻视齐军的心理,向田忌献策,他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建议用逐日减灶的计策,伪装溃败逃跑,诱敌深入.田忌采纳了他的计谋.骄傲的魏军果然中计,大摇大摆地尾随齐军进入一个叫马陵的险恶地带.这时,早已埋伏好的齐兵万弩齐发,一举歼灭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