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需表达“力不从心”的诗句(一)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牙璋:古代发兵时所用的兵符。 (2)凤阙:泛指皇宫。(3)龙城:匈奴祀天地祖先神鬼的地方。 (4)凋:使动用法,使色彩脱落。(5)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诗中既有声又有色,烘托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2、点题写出军事行动迅速、凌厉的声势逼人的诗句: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3、诗的一、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从军)的背景;其中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 4、直抒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5、品读全诗,说说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现了诗人忠君报国(保边卫国)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 (二)西官春怨 王昌龄 西官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1)(昭阳:指昭阳宫,皇帝的居处。 这首诗紧扣“ ”一词,以景写情,所写之景有 :春怨、静夜、月光、树色。 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诗句。 (1)表现了少女春恨绵绵内心活动的诗句:欲卷珠帘春恨长。 (2)表现少女百无聊赖之余的举动和情态的诗句:斜抱云和深见月 。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被幽禁在深宫里的少女孤独、幽怨和痛苦的感情。 (三)塞下由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诗歌中的“只有寒”,写出了边塞生活的 艰苦 ,“春色未曾看”意为从未见过春天的景色。 2、诗中极言军旅生活的紧张的诗句是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3、诗歌最后两句,语气 雄壮 ,慷慨振起,表达了 守边将士的爱国之情。 (四)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诗中写窗内近景,动中寓静,给人以小见大的审美感觉的诗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诗中写窗外远景,静中含动,给人以近就远的纵深空间感的诗句是: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3、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中描绘了烟云、竹林、(竹)落日、鸟(鸟儿)、四种生动美丽的山中景物,构成了一幅 山景夕照图。 4、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流露出了诗人恬淡出世的安闲情怀。 (五)书愤 陆游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2)楼船:战舰。 瓜洲:地名,陆游曾在战事紧张时,冒雪到瓜洲一带侦察敌情。(3)铁马:披着铁甲的马,大散关:为当时南宋与金的南部边界。 (4)塞上长城:南朝刘宋名将檀首济自称“塞上长城”,此处作者用以自比,(5)伯仲:原指兄弟间长幼次序,伯为长,仲为次,后引申为衡人物等差之词。 1、这首诗前四句:追怀往事 ,后四句:抒发感慨 ,表达了自己的 壮志难酬 的激愤之情。 2、颔联回顾自己战斗的历程,时间有 雪夜、秋地点有:瓜洲渡,大散关 3、作者用“塞上长城”来比作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4、“《出师》一表真名世”表明了什么? 对历史变迁无情的沧桑之感。 (六)伤田家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1)粜:卖。(2)剜却:挖掉。 (3)绮罗筵:指富贵人的的筵席。(4)聂夷中:晚唐诗人。 1、诗的前四写出了唐未农民怎样的境况。 农民迫于生计,在丝未成,谷未熟的时候,用低价把它们卖出去的情形,表明了农民生活十分艰难,悲惨。 2、“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把解决农民和地主阶级的尖锐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君主善心的思。 3、“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两句体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对逃亡农民深切同情的思想。 4、诗的三、四句形象地运用了比喻,“眼前疮”比喻 眼前的急难“心头肉”比喻 丝谷等农家的命根 (七)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别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1)寻芳草:喻追求理想境界。 (2)违:分离。(3)当路:当权者。 (4)假:宽容。 1、诗人入长安竟然无功而返,心中甚是惆怅,不遇的叹息的诗句 是: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 表明诗人视王维为知音的诗句是:知音世所稀 。 3、这首诗表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既有对朝延压抑人才的怨愤,也有不忍远别知心朋友王维的心情,同时还有对自己情才不遇的嗟叹。 (八)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起,蒸藜炊黍饷东苗。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天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藜:草名,初生可食。 这里指蔬菜。(2)黍:这里指饭食。 (3)饷:致送。 (4)朝槿:即木槿,夏秋之季开花,朝开暮谢,古人以为人生无常的象征。 (5)露葵:一种绿色蔬菜。 1、描写山庄自然景物,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诗中有画的诗句是:漠漠水田飞。 2.形容自己力不从心无法改变现状的语言(一)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牙璋:古代发兵时所用的兵符。(2)凤阙:泛指皇宫。(3)龙城:匈奴祀天地祖先神鬼的地方。(4)凋:使动用法,使色彩脱落。(5)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诗中既有声又有色,烘托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2、点题写出军事行动迅速、凌厉的声势逼人的诗句: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3、诗的一、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从军)的背景;其中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 4、直抒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5、品读全诗,说说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现了诗人忠君报国(保边卫国)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 (二)西官春怨 王昌龄 西官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1)(昭阳:指昭阳宫,皇帝的居处。 这首诗紧扣“ ”一词,以景写情,所写之景有 :春怨、静夜、月光、树色。 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诗句。 (1)表现了少女春恨绵绵内心活动的诗句:欲卷珠帘春恨长。 (2)表现少女百无聊赖之余的举动和情态的诗句:斜抱云和深见月 。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被幽禁在深宫里的少女孤独、幽怨和痛苦的感情。 (三)塞下由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诗歌中的“只有寒”,写出了边塞生活的 艰苦 ,“春色未曾看”意为从未见过春天的景色。 2、诗中极言军旅生活的紧张的诗句是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3、诗歌最后两句,语气 雄壮 ,慷慨振起,表达了 守边将士的爱国之情。 3.形容人老了的诗句形容人老了的诗句包括: 1、唐代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原文: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 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 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 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2、宋代苏轼《守岁》 原文: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译文: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 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 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 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努力爱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3、宋代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原文: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译文: 春来春去时光如飞催人老,我怎肯轻易输给年轻人?酒醉之后像少年一样狂放不羁,胡子白了根本没有关系。 头上插着花起身狂舞,要尽情地享受春光。让我们举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让花儿笑人们不懂惜春。 4、宋代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原文: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译文: 桃花没有变,依旧开的灿烂;而我的心境却变了,变老了。在这种凄苦潦倒心绪支配下,百无聊赖,我也想听听琵琶。但我不像宋代的某些高官那样,家蓄歌儿舞女,我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听了。 一曲终了,我的情绪沉醉曲种久久不能自拔,让我理解了白居易当年浔阳江上那份自伤沦落,却逢知己的激动心情。眼前东风万里,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沦陷,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笼罩在一片落日馀晖中,尽管还有一线淡淡的红色,但毕竟已是日薄西山,黄昏将近了。 5、元代白朴《清平乐·朱颜渐老》 原文: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译文: 青春的容颜逐渐衰老,鬓角又增添了多少白发?桃李、春风就这么全都过去了,只剩下夕阳的余晖映出桑榆长长的影子。 再次来到江南,无一丝烟火之气,自己就像是一片飘逸的闲云。我留恋这青山,不想离开,青山却不一定能永远留在欣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