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家破人亡之恨得古诗1.死去无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 儿(陆游) 2、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陆游)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 愤(陆游) 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关山月》陆游 7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陆游 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陆游 1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11、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 1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找一首能代表作者家破人亡的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戌,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烟。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17 21:32 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看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张继《阊门即事》:“耕夫占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诗人的感慨是由登上城楼眺望而起。只见田园荒芜,百姓流散. 3.有哪些控诉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古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兵车行》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杜甫《石壕吏》 4.有哪些诗词是描写国破人亡的1、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唐·胡曾《长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唐·汪遵《长城》) 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清·杨鸾) 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清·赵翼) 2、关于二乔的典故,大家都知道的。曹操修铜雀台,曹植作《铜雀台赋》,中有“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的句子,指的是铜雀台旁的两座桥。诸葛亮游说东吴,为了说服东吴联蜀抗魏,就说《铜雀台赋》说的是“揽二乔”,说曹操父子是侮辱东吴无人,要打下东吴,霸占东吴二乔(孙策之妻和周瑜之妻)。 所以诗里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说如果不是有东风成全周瑜的火烧之计,曹操恐怕早就破了东吴,把二乔抢回去锁在铜雀台了。 同时,一般怀古伤今的古诗都有托物言志的意味,“国破人亡在此朝”这句实属平淡,不但不能为全诗增色,反而还会使整首诗篇变为毫无特色的咏古诗,而“铜雀春深锁二乔”虽没有明写亡国之殇,但是就通过“铜雀台”和“二乔”写出了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以警君主,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