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帮忙找点赞扬清官的诗词.有谁知道关于唐 白居易 三年为刺使,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况钟《贻耆民》 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棉。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酾酒密如泉。 况钟(二) 捡点行囊一担轻, 京华望去几多程。 停鞭静忆为官日, 事事堪持天日盟。 于谦 手帕蘑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李汰(明) 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 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 叶存仁清 明月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 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明东林觉人 贺宝莹 为官十载一世穷,布衣粗茶慰平生。 何曾不识晋身路,祗缘未忘难为情。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人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作官, 囊中羞涩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山作渔杆。 晋代 吴隐之 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朱熹 葱汤麦饭两相宜, 葱补丹田麦疗饥; 莫谓此中滋味薄, 前村还有未饮时。 清 蔡信芳 罢郡轻舟回江南, 不带关中一点棉。 回看群黎终有愧, 长亭一别心黯然。 清末民初,《大公报》主笔的刘孟扬《戒贪铭》: 财富人所羡,但须问来源。来源果正当,虽多不为贪。 来源不正当,清夜当自惭。人皆笑我痴,虽痴亦自适。 不痴何所得,痴又何所失。居官本为民,贪求非吾志。 钱多终非福,人格足矜持。富贵等浮云,虚荣能几日? 人生几十年,所争在没世。 2.清官的诗词欣赏清官难(五首) 作者:叶千华 一 为官清廉易变难,弃私遭遇污吏怨。囊中羞涩怎请客?丢掉良心卧不安! 二 也羡富贵要脸面,杂念丛生惹祸端。不愿伸手算何过?就怕效仿得疯癫! 三 清官难做如登天,亲友想借滥用权。若不同流图私利,何止对君有意见。 四 正直无私也讨厌,不会交易卖弄权。受欺受罪笑活该,可悲之人说可怜。 五 坚持信仰凭志坚,难为清官做人难。鬼怪妖魔妖怪鬼,钱通神仙神通钱。——《读月楼诗存》 3.形容清官的成语两袖清风、高风亮节、高风峻节、一清如水、大公无私 一、两袖清风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解释】: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出自】: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 二、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解释】: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蓝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圣哲与伟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们的高风亮节。 三、高风峻节 [ gāo fēng jùn jié ] 【解释】: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 【出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翻译】:我对渊明高风高节,固然已无愧于商山四皓,但还是仰慕的,尤其看到他的好朋友之情的贤人,崇尚。 四、一清如水 [ yī qīng rú shuǐ ] 【解释】:清·清澈。像流水一样清澈。形容为官廉洁,不贪污、不受贿。也形容十分清洁。 【出自】: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你在衙门中一清如水,朝廷知你是个个廉吏,异日定来聘你为官。” 【翻译】:你在衙门里流水一样清澈,朝廷知道你是一个廉洁的官吏,有一天一定会让你当官。 五、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为人臣者;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翻译】:做臣子的;为了主人而忘记自己;为了国家而忘记自己家;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4.形容清官的词语一马当先 一身正气 万夫不当 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 气冲霄汉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 战无不胜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面不改色 勇冠三军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大智大勇 仰不愧天 一视同仁 一清二白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 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 克己奉公 严于律己 两袖清风 忍辱负重 奉公守法 表里如一 斩钉截铁 忠心耿耿 忠贞不渝 贫贱不移 高风亮节 涓滴归公 虚怀若谷 堂堂正正 深明大义 童叟无欺 谦虚谨慎 廉洁奉公 毅然决然 豁达大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襟怀坦白 5.谁知道每个朝代最有名的清官的名字1、东汉孔奋——孔奋,字君鱼,东汉初扶风茂陵(今陕西西安西北)人。 少年时跟随刘歆学《春秋左氏传》。遭王莽之乱,与老母和幼弟到河西地区躲避兵乱。 东汉建武五年(后29),任河西大将军窦融官署议曹掾,宁姑臧长。任职四年,虽在富庶地区为官,财产却无所增,为时人所笑。 侍奉母亲极孝。他自己生活极俭,却寻求珍膳侍奉老母。 后任武都太守,告病去官后,死于家中。所到之处,以廉洁著称。 2、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使期间,从未收受贿赂或向地方索取名贵物品,在其离任还乡时,发现箱内有两片玲珑可爱的山石,他遂写成一诗追悔已过。 三年为刺使,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3、明代况钟,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由京外放苏州知府。赴任后惩贪官污吏,平反冤狱,建修学堂,大兴水利,放粮赈灾,关心黎民疾苦,被苏杭人民称为“况青天”。 正统5年(公元1440年)他任职期满回京,临行前写诗与苏州百姓话别,体现了他在老百姓面前的坦坦荡荡,磊落襟怀: 捡点行囊一担轻, 京华望去几多程。 停鞭静忆为官日, 事事堪持天日盟。 于谦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监察御使,他很注重清廉自律。宣德年间,他由河南巡抚调京任兵部侍郎时,河南幕僚劝他:“你不向上司献金玉,就带上点土特产吧!如绢帕、蘑菇、线香之类的。” 于谦听罢仰面大笑,笑罢秉笔赋诗以明志: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碍阎罗话短长。 诗里行间的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使用的,如果都被当官的拿去讨好了上司,就会给人民生活所需带来困难,不要让老百姓指戳脊背。从此“两袖清风朝天去”挂上他的门楣,以示不为利禄所动。 “两袖清风”还被引申为“品德正直清廉官员”的代名词。 于谦为官之清廉刚正,一生家无私积,是与他青年时代读书写下言志诗《石灰吟》密切关联的: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代信阳知府胡守安,自律甚严,认为官吏在薪水之外谋取一分一文,都是于百姓有害的。 从他任满写的《任满偈城隍诗》里可见其思想面貌之一斑: 一官来此几经春, 不愧苍天不负民。 神道有灵应识我, 去时还似到时贫。 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又是清代著名的诗人,金石、书画家。他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时,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深为百姓拥戴,有诗为证: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人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据说,晋代吴隐之受任广州刺吏时路过石门,闻听此处有一“贪泉”,相当灵验。 当地人说无论怎么清廉的人,只要饮了此水,就会变作贪得无厌之徒了,吴违众劝,亲临泉边酌水而饮,后写诗道: 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朱熹任秘阁修撰时,一次去看他女儿和女婿,不巧女婿沈蔡外出去了,便被女儿留住吃饭。进餐时,女儿望着桌上的葱汤麦饭,眼噙愧泪。 女儿的心思,朱熹早就看出来了,便神情肃然地说:“俭朴度日,是我们一家的好家风。”饭后,他题了一首诗留给女婿: 葱汤麦饭两相宜, 葱补丹田麦疗饥; 莫谓此中滋味薄, 前村还有未饮时。 沈蔡归来,见岳父如此崇尚俭朴,备受感动,即把该诗贴在壁间,当作座右铬。 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湖南善化人蔡信芳在陕西蒲城作知县,正直清廉,重士爱民,勤政为官。 离任时,百姓拦道挽留,蔡知县大为感动,吟诗抒怀: 罢郡轻舟回江南, 不带关中一点棉。 回看群黎终有愧, 长亭一别心黯然。 无独有偶,郑板桥从潍县离任回扬州时,百姓也是夹道欢送,依依难舍,郑板桥胸中涌起无限波涛,遂画竹题诗以泻心迹: 乌纱掷去不作官, 囊中羞涩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山作渔杆。 詹天佑坐马车奔走我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1914年任粤汉铁路督办。 当时的政府想给他买一辆汽车。但他为了节约工程费用,坚决表示拒绝,而用自己的钱买了一辆马车,每天坐着它在铁路沿线奔走。 詹天佑死后,他的配偶、子女遵照他的遗嘱,将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了铁路债券,以支持铁路建设。季文子只穿布衣春秋时代鲁国的季文子,官居宰相,生活却十分俭朴。 他的全家老小都不着绸缎,只穿布衣;他家的骡马不喂粟米,而饲以青草。有人讥之为“吝啬”。 季文子答道:“我何尝不愿穿绸着缎、乘车骑马呢?可眼看着黎民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我心中不安啊。我只知道用自己的高风亮节为国家赢得荣誉,没有听说用自己的美食良马能给国家带来光荣的。” 诸葛亮事奉至俭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官高位显,身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事奉至俭,力戒奢侈。他的家业仅有钱800铢、田15顷,作为妻室儿女的生活来源。 他本人的衣食用度,由朝廷配给,奉资之外,分文不取。更为难得的是,他在暮年时立下了这样的遗嘱:“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刘统勋当众斥贿清朝宰相刘统勋为官清廉,一官员夜里想给他送一份厚礼,便登门求见。刘拒不接受。 次日一早,刘统勋便将那位送礼官叫到政事堂,当众斥责说:“昏夜叩门,贤者不为。 |